美国在火箭推动武器上的发展,要比德国及俄国落后。在战车防御武器上,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勃朗宁50重机枪,也是一片空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面对德国大量的先进装甲车辆,勃朗宁重机枪早已落伍,这时才警觉到亟需发展一种步兵携行的反装甲武器。
1939年,美国成立了一个国家防卫委员会(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NDRC)。其中有一个火箭组,这个小组的成员史金尔(Leslie Skinner)和尤尔(Edward Uhl)发展出了M1战车防御火箭筒的原型,并于1942年在阿伯丁(Aberdeen)试验场成功展示。军方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联系,表示了生产火箭推动的反装甲武器的意愿。5月19日美国军械部上校史塔勒(Rene Studler)与通用电气公司会晤,一方面提供了一些武器草图,一方面递交了5000只战车防御火箭发射器的采购合约。唯一的条件是,必须在30天内交货!
通用电气公司接受了这个挑战,立即开始工作,一天之内完成了草图设计,四天后完成了第一个样品,送到阿伯丁试验场测试。之后,连续有14个不同的原型送交给军方测试,每一个都有或多或少的改良。同时,通用电气公司开始设置生产线,准备开始量产。
由开始设计至完成合约,通用电气公司一共只用了22天时间,5000只战车防御火箭发射器便生产完毕,装箱准备运出。
新武器正式定名为一式战车防御火箭发射器(Launcher,Rocket,AT,M-1),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通用电气公司一共生产了50万只,最高纪录为每分钟生产两只。
此种武器,一般称之为火箭筒、火箭炮等,美军俗称为巴祖卡(Bazooka),因为其形状类似美国谐星伯恩斯(Robert Burns)在他的节目小品中,称之为巴祖卡的管形乐器。
火箭筒的构造及使用均非常简单,可以立射、跪射及卧射。使用时,装填手在射手右后方,右手将筒尾销压下,左手将火箭弹弹头由筒后塞入,取下保险针,然后全弹推入直到筒尾销卡住火箭弹尾翼上的缺口,这也是电流的接触点。另外,在弹尾翼上有一条胶带贴住的接触丝,将其取出,绕在筒身外的接触点,火箭筒即备便。射手报告装填完毕,准备射击。射手瞄准目标后,扣下扳机,电流接通,引发火箭弹的推动装药,火箭弹即向目标飞出。
引燃发射药的电流,一极直接与筒身接触,另一极以电线经过电珠、扳机部,再绕到接触点。扣下扳机时,即使没有火箭弹,电流回路接通,电珠亦会发亮,可用来测试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M-1火箭筒各部名称
火箭弹各部名称
火箭弹若因故未用,须将保险针装回。火箭弹的弹头为中空装药,击中目标后,弹体内有一个撞针,因惯性作用,继续向前而击发装药,将内部的铜披甲熔化,形成集中的一道热流,烧穿装甲。如果在保险针拔出状态,火箭弹在1.5米以上高度落下,亦会引发爆炸。
由于当初火箭筒并未经过野战测试,一出厂即投入战斗,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过了无数次的大小更改。主要更改如下:(www.xing528.com)
1.击发装置原由干电池供电,后来改为压发生电。
2.筒身原为一体,后来改为两截式螺接。
3.火箭弹原为尖头,后来改为圆头,使其不至于由目标滑开。
4.尾翼由鳍状改为圆筒状,增加飞行稳定性,也提高了准确度。
5.早期火箭弹无接触丝,以弹头上的铜圈与保险机接触,由于安全考虑,改为拉出之接触丝,取消保险机。
6.最后的更改为将筒身材料由钢改为铝,重量减轻了1/3。
M-1火箭筒使用时提前量表(采自参考书目30。M-1准星距离使用的单位是码,1码相当于0.9144米,在300米之内,此项差距可以不计)
火箭弹的威力在当时相当可观。100米可以烧穿13厘米的钢甲,对于装甲车辆及防御碉堡,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缺点是重量仍然偏重,长度过长,携行不便。火箭弹出筒时,有时由于环境温度及气压的影响,发射药燃烧不完全,燃气极易灼伤射手面部,筒后喷火在6米距离内对其他士兵容易造成危险,亦可能引燃稻草、树木及其他物质。因此各部队在使用前,必须对人员进行训练。
抗战时,国内最早配用战车防御火箭发射器的单位是忠义救国军,忠义救国军自民国32年(1943年)起即已在各地展开训练。民国34年(1945年)3月21日,别动军第8纵队的骑兵火箭炮分队,经由戈壁沙漠,在北京方向,与日军接触,以火箭炮摧毁1辆坦克、 4辆装甲车以及70名日军。
另外在印度的驻印军,配发了大量的火箭筒。国内出发的远征军,由于驼峰运输不便,仅有小量使用。抗战胜利时,国军报告显示,一共拥有1037只火箭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