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抗战机密档中日军队重型机枪史料

日本抗战机密档中日军队重型机枪史料

时间:2024-01-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制三十八年式重机枪三十八年式重机枪的原型为哈其开斯1900式,6.5×50mmSR口径,是日本采用的一系列重机枪中的第一型。大正三年式气冷式重机枪是基于明治三十八年式气冷式重机枪改进的重机枪,6.5×50mmSR口径,由南部骐次郎负责进行改良成型。东三省兵工厂曾进行仿造,改为7.92×57毫米口径,称为十三年式重机枪,至“九一八”事件,一共生产了100挺。

日本抗战机密档中日军队重型机枪史料

捷克造ZB-37,图中的脚架供陆射用

ZB-37来自生产ZB-26的捷克勃诺厂,外销型又称ZB-53。国府在民国26年(1937年)订购了1000挺,据说在德军下令禁运之前,只有850挺运出,分别于民国27年(1938年)、民国28年(1939年)经由香港、仰光运到,均配发到各部队使用。由现有的照片来看,曾经出现在黄河岸边、浙江,以及宜昌、鄂西(可能是陈诚的第18军)。这是较先进的机枪,可以快速更换枪管,这是卅节式重机枪及二四式重机枪都没有的功能。冷却方式为气冷式,使用金属弹链。

ZB-37的设计,在内部有一个机匣,活动组件包裹其中。按说如此设计,则不需要坚固的外枪匣,但是ZB-37仍旧中规中矩地铣出一个1厘米多厚的外枪匣作为支撑枪管、脚架及包复之用,无疑增加了许多重量,也提高了全枪的可靠性

民国32年鄂西天宝山官庄坡之役中国军队的ZB-37,应属于第6师第16团。由弹链模糊及抖动的样子来看,照相时本枪正在射击中,照片中并没有辅助射手,而弹链是直接由下方的弹箱供应的,由于ZB-37的供弹系统直接由瓦斯杆带动,因此比其他机枪强而有力(北京轻武器博物馆图)

ZB-37的联动杆与枪机,与勃然式轻机枪类似

ZB-37的闭锁示意图,上为联动杆脱出,正在向前,下为联动杆向前,将枪机顶上,形成闭锁,联动杆上的击铁柱撞击撞针,击发子弹

ZB-37的表尺有尖弹及重尖弹两种刻度,T(Tezky)为重尖弹、L(Lehky)为尖弹,均为捷克文

抗战末期浙东的一个步兵师进行检阅的照片,图中一字排开的都是ZB-37,其配置的脚架为陆空两用脚架

ZB-37不但设计优越,其制造工艺秉承了捷克兵工生产的一贯水平,上选材料,加工细致,说它是由一大块精钢雕出的也不为过。检视它的各部组件,其精致程度令人赞叹,无疑是古法造枪的末代产品,不但现在不会有人去这样造枪,即使是当时的中国,也没有这样的资源与条件去仿造。

ZB-37的弹链装弹器,其设计特殊之处,在于转一圈扳手,可以同时装填两发子弹

英国亦正式采用此型,配在装甲车辆上,并取得生产执照,在英国生产的称为贝莎(Brno,Enfield,(B)irmingham Small Arms,BESA)。由于英式.303子弹并不适用,贝莎仍旧使用7.92×57毫米子弹。对英国来说,由于采用新型武器而增加了一种制式子弹,这也是例外中的例外。随后又请捷克厂发展出15毫米弹药的型号,作为反装甲之用。

较有特色的设计为其射速可以调整为每分钟450/550发/分或700发/分、表尺上有尖弹及重尖弹两种刻度。调整射速的功能一向是某些军事家的迷思。实际作战时,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面对敌人,没有人有这种定力,永远是将射速定在最高猛打,所以这种装置是毫无实战用途的。

ZB-37并没有专用的拉柄,其握把部分与扳机组是活动的,兼作拉柄用,要拉动枪机时,将握把部前推,钩住联动杆后向后拉,至定位时停住,即可击发。扳机组有安全装置,不拉到定位,击发钮无法按下。

民国27年(1938年),第103师在麻城整编时“全部换发捷克式步枪、轻机枪及重机枪。重机枪性能较好,能平、高射两用,使用钢心弹时,可射穿轻型坦克的装甲”。

日制三十八年式重机枪

三十八年式重机枪的原型为哈其开斯1900式,6.5×50mmSR口径,是日本采用的一系列重机枪中的第一型。这一型开始出产时,曾引起了侵权的纠纷,后来正式向哈其开斯支付专利引进费才告解决。这一型并不是很成功的型号,总产量也很小,随即改良为大正三年式。

民国初年,东三省兵工厂、广东兵工厂及山西兵工厂均曾仿造,其特征为枪管上有7个散热环。民国6年(1917年),北洋陆军部向“泰平公司”采购了174挺,一共进口了681挺,此后陆续仿造,但数量不大,并不是主流。东三省兵工厂大约生产了1000挺。

大正三年式气冷式重机枪是基于明治三十八年式气冷式重机枪改进的重机枪,6.5×50mmSR口径,由南部骐次郎负责进行改良成型。东三省兵工厂曾进行仿造,改为7.92×57毫米口径,称为十三年式重机枪,至“九一八”事件,一共生产了100挺。

日制的重机枪亦有弹膛间歇无法准确掌握的问题,因此在进弹系统亦附上油刷,在子弹进膛前刷上一点油。如果枪械清洁、间歇正常,没有上油亦可正常工作。

美军老兵们将三年式、九二式等系列机枪称为“啄木鸟”,因为这些枪射速较慢,射击时,可以清楚地听出一发一发的爆音(相对于德军的MG42,由于射速高,射击时的爆音是连在一起的,有人形容像是撕帛的声音)。用保弹钣上弹,似乎射速不是固定的,开始时较慢,打到保弹钣中间时,也许因为重量改变了,射速增加,但是30发的保弹钣,随即又要更换了。其效率远不及弹链和弹带供弹的系统。基本上仍是哈其开斯的设计。

法国哈其开斯1897式

七七事件之前,第29军在北平游行的新闻照片(图中为清一式的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或中国的仿造品,注意其7个散热环)

广西南宁军校演习时,机枪队在作示范,使用的即为日制三年式重机枪,注意前方脚架上加装的携行杆(来自良友杂志115期,民国25年4月)

日军操作三年式重机枪(时为“一·二八”淞沪战役,照片来自日本人金井荣的相簿,作者收藏。当时有商家贩卖这些战场照片,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因此即使来自私人相簿,也并不表示这些照片是他拍摄的)

日制大正三年式重机枪,本枪装在特殊的轮型脚架上(原刊于美国陆军部出版的《日本地面和空中力量》(Japanese Ground and Air Forces,War Dept.USA))

法造哈其开斯1914式气冷式重机枪

哈其开斯(Benjamin B.Hotchkiss)为美国兵器发明家。美国内战之后,由于国内兵器工业萎缩,他于1867年移民法国,设立了哈其开斯公司。他于1885年去世。(www.xing528.com)

19世纪末时,世界的机枪市场被马克西姆机枪独占,由于其申请的各式专利毫无漏洞,哈其开斯公司无法研发出任何可行的管退式作业的机枪。

1892年瑞典军官奥得可来克(Adolf von Odkolek)提交了一个导气式的设计,哈其开斯公司立即看到了无尽的前景,将其专利买断,开始完善世界第一把导气式重机枪的设计。正式型号1897年完成,即被法国正式采用为制式重机枪,随后其设计为英、法、日等国广为采用,尤其在日本,由明治年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贯用的都是哈其开斯的设计。

民国21年(1932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会中亦曾决定以哈其开斯1930式为制式重机枪。

哈其开斯设计的重机枪简单可靠,使用子弹发射的瓦斯气,推动联动杆,将枪机脱出枪匣上的闭锁凹槽,完成退壳之后,复进簧将联动杆和枪机复位、上弹。其最主要的特征为使用金属条夹作为供弹机构,日本人称之为保弹钣,国内也跟着这么称呼。其枪管有5个环形散热片,是另一个外形上的特征。

哈其开斯重机枪在国内亦有仿造,主要为日式,其他来自采购。法国外交部的记录显示,经法国政府许可的销售为:

东三省:民国19年(1930年)100挺;

“八一三”淞沪战役时在上海附近的一个防空机枪阵地,其脚架为空射配置,注意士兵背负的草织背包

国府:民国19年(1930年)至民国25年(1930年~1936年)400挺;

云南:民国24年(1935年)30挺、民国26年(1937年)102挺;

广西:民国24年(1935年)120挺;

广东:民国24年(1935年)110挺、民国25年(1936年)330挺。

以上共1192挺,均为7.92×57毫米口径。

民国26年(1937年)对日作战开始之后,国府又采购了1300挺哈其开斯重机枪及2000万发子弹;其后仍有后续订单,但因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只运达额外的300挺。以上总数为2792挺,以标准配置而言,可以装备465个营的机枪连,算是当时国府部队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重机枪之一。

不知名的中国部队的1914式机枪,地上的弹箱由于保弹钣的设计,为扁平形状(Leland Ness提供)

俄制1910式马克西姆重机枪装在轮型脚架上,此张照片中没有配置防御盾

哈其开斯重机枪为气冷式,实际作战时,需要适时更换枪管,否则除了枪管会过热损坏,其他机件亦会发生故障。这是使用气冷式机枪必须遵守的射击纪律

1905年,美国对哈其开斯重机枪进行了测试,4分10秒连续发射了1376发子弹后即发生故障。报告中说,在1分8秒时,整个枪管及瓦斯管已经呈现暗红色,在4分10秒时,整个组件发出了鲜红的色彩。测试结束,将枪管切开,发现来复线因为高热、高压及子弹的磨擦已经大部分磨损,无法再用。

实战中,法国在1916年凡尔登(Verdun)战役中,曾有2挺哈其开斯重机枪在10天内发射15万发子弹的记录,平均每天每枪发射0.75万发。相较于此,日俄战争中,1905年时,俄国在沈阳附近有8挺马克西姆机枪在1天内发射了20万发子弹,平均每枪发射了2.5万发。

由这些实战经验来看,水冷式机枪固然较为笨重,持续射击能力而言,水冷式机枪在供水、供弹能保证的情况下,远胜于气冷式机枪。

抗战初期的几次俄援采购,一共进口了1300挺1910式水冷式重机枪。

索可洛夫机枪基本上与国产二四式机枪为同一设计,虽然尺寸不同,零件不能互换,但操作方式完全一样;子弹口径不同,因此在实际使用上有其限制。俄国是全世界生产马克西姆机枪数量最大的国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共生产了60万挺。

俄国生产的马克西姆机枪,可以装置防御盾,保护射手,脚架上附铁轮,利于运动。国内的巩县兵工厂曾经仿造此型,称为“巩造双轮七六二水机枪”。

民国28年至民国30年之间(1939~1941年),20厂曾生产俄式尖机弹,共生产85万余发,由此推论,俄式轻机枪、重机枪也在抗日战场上“怒吼”过。

四种马克西姆机枪机关体的比较:左起俄国1910式、德国MG08式、英国维克斯及二四式。注意除了德国MG08式的连接方式为螺旋式,其他均有快速装卸的套环

俄制1910式索可洛夫马克西姆重机枪双轮脚架,配置防御盾。防御盾固定在机枪上,而不是脚架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