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抗战机密档中陆军师内手枪建制历史

抗战机密档中陆军师内手枪建制历史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军事用途而言,手枪是防身武器。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与世界各国军队相同,除了军官配用手枪之外,特种部队也多配有手枪,如工兵、无线电兵、卫生兵、机枪兵等,大多数为盒子炮。抗战期间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生产手枪。所幸手枪由于其角色特殊,一般子弹耗损量很小。

抗战机密档中陆军师内手枪建制历史

军事用途而言,手枪防身武器。手枪子弹的弹头轻,装药量小,有效距离短,以手持枪,不如步枪放置射击稳定,当两军列阵作战时,作用不大;待敌人进入有效射程时,已经是50米之内,所以可以说是最后搏命的武器。

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与世界各国军队相同,除了军官配用手枪之外,特种部队也多配有手枪,如工兵、无线电兵、卫生兵、机枪兵等,大多数为盒子炮。按民国21年(1932年)整编师的编制,每个步兵连有12支驳壳枪,不足够配发到步兵班班长。另外一个步兵营有两支手枪配给营的正、副长官,手枪指的是勃朗宁、左轮手枪等型号——此处所说的勃朗宁为1900/1910/1922各型,因为M35 强力型手枪尚未生产。其中并注明,中级官以下配驳壳枪、中级官以上配自卫手枪。中级由这个编制表来看即是营长以下军官。步兵连配12支、机枪连配35支、炮兵连有配36支;一个步兵营共列有99支。

就步兵连而言,军官一共有连长、副连长、特务长、排长(3名)、副排长(3名),即已经9名,如果加上3名上士排副,正好是12把驳壳枪。

由于盒子炮加上木盒后,几乎可以作为卡宾枪使用,因此作战时仍有一定的效果。

中国国民党的高阶军官,尤其是指挥官,也像世界各国其他军官一样,爱配什么配什么,没有人管得着。有些枪是以往军阀内战时夺来的战利品,有的是馈赠品,也有些枪是自己掏腰包从洋行买来的,所以实在是没有什么制式可言,世界各国只要叫得出名字的手枪,中国大概都有。(www.xing528.com)

抗战期间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生产手枪。唯一有记录的量产单位是44厂,但其生产的左轮枪可能是美国史密斯-魏森(Smith & Wesson)提供一部分零件装配起来的。民国20~30年(1931~1941年)曾生产盒子炮的兵工厂,均已停产、停工。只有一些修械厂、所,个别的在工余生产一些,规模都很小。

有些旧式编装部队,有手枪连、营的编制,当然成员均配手枪,其任务与特务连、营类似,其勤务包括长官护卫、营区警备、纪律纠察等,不是作战单位。至于临时编组的敢死队等,虽也配有手枪,但这些属于志愿、任务编组,不是编制内的组织。

国人一向惯用口径来称——如.38口径左轮枪称为38号左轮枪、.32口径左轮枪称为32号左轮枪等。后来又衍生了另一种称呼,将长管盒子炮称为1号自来得、短管盒子炮称为2号自来得等。

高级军官的配枪则多为口径较小的防身手枪;通常是官越大、枪越小,7.65×17mmSR口径是最普遍的。当时兵工厂正式生产、供应的手枪子弹为7.63×25毫米口径,其他口径子弹则要自己想办法获得。所幸手枪由于其角色特殊,一般子弹耗损量很小。如果碰到情况要把子弹都打完,枪主大概也不会活着回来再要求补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