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抗战时期兵工生产实录:中日军队轻武器史料

抗战时期兵工生产实录:中日军队轻武器史料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抗战时滇缅公路曾一度被英国关闭,兵工产量立即下降;这个问题后来由后方工厂研发出各式原料才得到解决。严格说来,当时中国的兵工生产,只是来料加工而已。许多研究中德关系的资料中认为在德国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时期,德国顾问对中国的兵工事业有重大的贡献。抗战时,开始规划军械生产的集中化。抗战一爆发,中国工业就开始了一次西向的大迁移,兵工生产事业迁到了后方。

抗战时期兵工生产实录:中日军队轻武器史料

抗日战争,实为军工事业之大分水岭,战前各项器材皆系依赖舶来品,而战后一切皆设法自给。”

——军用器材展览,民国31年(1942年)3月18日重庆大公报

《抗战建国纲领宣传指导大纲小册》倡导抗战、建国同时进行

民国23年(1934年)1月20日,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确立今后物质建设方针案,提出了关于今后国防建设的设想:“于经济中心区不受外国兵力威胁之区域,确立国防军事中心地……全国大工厂、铁道及电线等项之建设,均应以国防军事计划及国民军事计划为纲领,由政府审定其地点及设备方法……将内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国家及私人大工业今后避免集中于海口,以各种合作社筹划农业金融,并以政府之力推销农作物,使经济中心区之农业复兴;改订赋税缉纳制度,以保工商业之发达;道路航路之开辟,须首先完成西向之干线,使吾国于海口外,尚有不受海上敌国封锁之出入。”此处明确提出经济建设需着眼于未来国防需要,在国际战争中,沿海不可恃,必须经营内地经济地区以长久支撑。

民国26年(1937年)抗战爆发,战时“第一期的工业政策,其中心工作就是协助厂矿内迁”。8月10日,行政院第324次会议通过了资源委员会关于拆迁上海工厂的提案。

兵工厂和军需厂的拆迁工作由军政部兵工、军需各署负责执行。民国26年(1937年)10月以后,上海炼钢厂、电信机修厂、交通机械厂、株州炮技处、武昌被服厂、制呢厂等先后奉命迁往后方。

抗战爆发前后兵工署生产的装备上用的印记

抗战末期兵工署统一使用的印记,大约启用于民国31~33年间

在搬运过程中,除了机具,同样重要的是抢运原材料。当时许多兵工原料都依赖进口,如果失去了原料,生产立即面临停顿的危机。抗战时滇缅公路曾一度被英国关闭,兵工产量立即下降;这个问题后来由后方工厂研发出各式原料才得到解决。严格说来,当时中国的兵工生产,只是来料加工而已。采购人员按洋行提供的目录,购买各部分应用的适当材料~。由于来料运输时间长、单价贵,因此大量生产是不可能的事;最后成品的价格,也不会比外国同型军械便宜太多,也难怪当时不断向外采购武器。一些国外收藏家常说中国枪械材料不好,其实一直到抗战中期,中国兵工厂使用的各式钢材,和德国、奥地利所造军械使用的没有差别。

对于零件的加工,也有一定的程序,与外国生产方式一致。如21厂对渗炭件的热处理方法如下:

(1)渗炭——用固体(皮革炭)渗炭法,其温度为850~880℃,保温3小时,然后在箱中缓慢冷却至常温。

(2)第一次淬火——对渗炭件内未渗炭者之淬火,淬火温度在900℃左右,保温5分钟,急冷之。

(3)第二次淬火——对渗炭层之淬火,淬火温度在760~780℃之间,保温5分钟,冷于油中。

(4)退火——视各种枪件所需之韧性决定其温度。

步、机枪出厂之前,都要发射高压弹,确认机匣及各零部件没有损坏后才能出厂。通过今日尚存的“中正式”步枪,我们知道其枪匣的热处理非常透彻,强度比外国生产的枪匣还好。

许多研究中德关系的资料中认为在德国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时期,德国顾问对中国的兵工事业有重大的贡献。实际上,中德官方关系多是商贸性质的。虽然当时曾倡议修建株州炮厂、炮弹厂、大汽车厂、中央炼钢厂等事业,但主要是整厂输出,而且无一在抗战爆发前完成,对抗战并无直接的帮助。国府聘请的德国顾问,则着重于军队的训练、组织、指挥等,另外还会在军械采购上建议合适型号。各兵工厂中,并无德国顾问与中国技术人员并肩工作的时候。

中国的兵工事业,一直是扶不起的阿斗,主要是因为没有配套工业,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事实。直到抗战中期,各项工业齐头猛进,才将情势改观。当时的兵工厂,的确有各国的顾问,例如一个归化中国的俄国人拉力果夫,在航空兵器研究所工作,后来研制出了二八式榴弹发射器。

回顾战前的生产量,虽然年年有增加,但属于一种渐进式的成长;抗战开始之后,各项成长却是飞跃式的。这就完全推翻了任何一种外力使中国兵工事业起飞的说法。

抗战初期,兵工署开始了另一项重大的改革,也就是专业兵工厂的设置。以往中国的兵工厂是由枪到炮,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抗战时,开始规划军械生产的集中化。例如51厂生产捷克式轻机枪;20厂则集中了各厂的子弹生产机械,专业生产弹药;50厂为炮厂;1厂、11厂、21厂生产步机枪等。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被史学家忽略的重大改变,这项措施使管理人员能专注于擅长项目的生产。有的人却以为是政府为了控制兵工厂,造枪即不造弹,这是一种见树不见林的偏颇说法。

抗战一爆发,中国工业就开始了一次西向的大迁移,兵工生产事业迁到了后方。主要的目的地为四川重庆附近。有的工厂迁到了湖南,后来因为战事的漫延,必须再度迁移,例如广东兵工厂先是迁到广西,后来被迫再度迁往贵州

21厂生产的二四式重机枪的序号牌,有21厂的“卍”字厂记

马克西姆重机枪的零件表

21厂厂记,为佛教佛心记号,原与德国纳粹党记号方向相同。21厂由民国20年即采用此厂记,后于抗战中将方向反相

21厂生产的一些7.92×57毫米子弹弹底。注意在这些弹底上卍字的方向与后来的相反,后期的子弹大约出现在民国28年左右

各厂的搬迁工作由军政部兵工、军需各署负责执行。这些厂迁移时由于得到了优于民营厂矿的迁移条件,得以顺利完成搬迁工作,其主要机件、材料都抢运到了大后方。但是在当时落后的交通情况下,数以千吨计的机件、材料,绵延数千里的路程,忽而水运、忽而陆运,加上沿路日本飞机不断地炸射,兵工人员的流血、流汗、牺牲,可以用浩瀚的史诗来形容,这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与伦比的一项伟大成就,也代表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与毅力。

汉阳兵工厂在民国初年曾发行股票,征集本金。图为每股10元大洋的证书

汉阳兵工厂全景(来自陆军兵工学校建校七十周年特刊。1987年9月20日中国台湾发行)

民国26~34年(1937~1945年)21厂步机枪产量表

21厂待出的二四式马克西姆重机枪,右侧为高射型脚架

民国27年(1938年)2月,俞大维命令采用数字代称原先兵工厂名称。各省给予10个号码。湖北省可能因为汉阳兵工厂是既老牌、大规模,又出名的兵工厂,得到一到九的编号,汉阳兵工厂改称第一兵工厂、汉阳钢药厂改称第二兵工厂。湖南省得到十到十九的编号,当时巩县兵工厂已迁到湖南辰溪,因此改称第十一兵工厂。四川省得到二十到二十九的编号,四川兵工厂理所当然是第二十兵工厂,当时金陵兵工厂已迁到重庆,因此改称第二十一兵工厂。第三十兵工厂是陕西“第一兵工厂”,在西安。第四十兵工厂是广西“第一兵工厂”。广东兵工厂当时迁到了广西融县,改称第四十一兵工厂,广东第二兵工厂迁到云南昆明,改称第五十兵工厂。从此以后,中国兵工厂均以数字代称。

“修建房屋与安装机器,同时并进,不使分寸光阴稍有浪费;各项机器,随到随装。各人员夙夜勤劳,尽忠不倦……”

——李承干,抗战中服务兵工回忆录。

21厂原为金陵兵工厂,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民国26年(1937年)时有员工4000人。“八一三”上海事起,日本飞机屡次轰炸首都南京,兵工厂也被炸数次,器材人员均有损失。21厂9月中旬奉令将枪弹厂西迁重庆,交给四川第一兵工厂;11月15日奉令将所余厂部一律西迁。

21厂在十余天内,将5000余吨的机料、器材,用火车、汽车、轮船、木船分四路运往汉口,转往重庆。12月1日,厂长李承干率领员工全部撤离南京。当时主要产品为马克西姆重机枪、82迫击炮、82迫击炮弹、军用器材、武器附件及防毒面具等。

金陵兵工厂首创于同治四年(1865年),为两江总督李鸿章所建。国府南京时期,在李承干的努力经营之下,机具产品日益精良,成为一家主要的兵工厂。

西迁之金陵兵工厂,于民国27年(1938年)3月1日在重庆市江北簸箕石复工,改称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7月接收第一兵工厂(汉阳兵工厂)的步枪厂,翌年1月复工生产汉式步枪。

民国28年(1939年)1月14日接管20厂的轻机枪厂,4月接收重庆武器修理所,合并于轻机枪厂,开始量产捷克式轻机枪。

第一兵工厂厂记,沿用汉阳兵工厂时代厂记

汉阳兵工厂附设之兵工专业学校,历史悠久,为中国培养了众多的兵工人才。图为学生在附设之兵工专业高小毕业发给的毕业证书

民国30年(1941年)3月,将轻机枪厂、迫击炮厂,工具厂疏散完竣,在铜锣驿开工。民国32年(1943年)10月开设重迫击炮厂,10月开始正式生产“中正式步骑枪”,汉式步枪于翌年停产。

21厂由于管理得当,制度完整,又搬迁一次到位,战时不断地扩张,提高产量,成为抗战时期最重要的轻兵器生产工厂。

20厂生产的7.92×57毫米步枪弹弹底印记(伍丁实验室(Woodin Laboratory)收藏)

20厂生产的7.63×25毫米手枪弹弹底印记(Woodin Laboratory收藏)

20厂子弹铜壳制造程序表

20厂尖弹头制造程序表。中国似乎一贯使用钢作弹头的外皮,抗战军兴,钢盂来源断绝之后,才改用铜,抗战之后,又恢复使用钢皮

20厂圆弹头制造程序表

20厂底火制造程序表

20厂全弹制造程序表。由于重庆潮湿,当时的底火都要经过点胶封装

20厂漏夹制造程序表

20厂桥夹制造程序表(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桥夹都要镀镍。漏夹则仅是原铜)

20厂战时产量表

20厂铜元厂记

24厂工字线条厂记

川康绥靖主任公署武器修理所证章

第一兵工厂原为汉阳兵工厂,位于湖北省汉阳县龟山脚下,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光绪20年(1894年)创建。它是早期的全功能兵工厂,制造步枪、手枪、火炮、弹药,并在邻近设汉阳铁厂(原名汉阳钢药厂),专门生产兵工厂所需的钢材及火药。该厂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兵工厂之一,八八式步枪(俗称汉阳造)更是国产步枪中最有名的。

民国27年(1938年)2月汉阳兵工厂改名为兵工署第一兵工厂,因日军逼近武汉,奉命于三个月内将汉阳各厂搬迁完毕。铁厂溯江而上,迁往重庆;第一兵工厂迁湖南辰豁,炮厂交给炮兵技术处,枪厂并入21厂。民国28年(1939年)3月部分开工生产,生产枪弹及卅节式重机枪,又于民国29年(1940年)奉令迁重庆。后与11厂调整作业,将枪弹厂、机枪厂、动力厂交给11厂,而11厂已赴重庆之枪厂及炮弹厂交予第一兵工厂。

民国31年(1942年)7月,第一兵工厂开始生产中正式步骑枪,至抗战胜利,月产步枪4000支。

第一兵工厂在抗战时期经过许多周折,各厂分散各地,已经不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工厂,抗战胜利之后即被裁撤。

第二十兵工厂即战前的川康绥靖主任公署子弹厂,位于重庆南岸的铜元局,原为四川军阀刘湘控制,民国26年(1937年)8月由兵工署接管,称兵工署四川第一兵工厂。民国27年(1938年)3月,改称兵工署第二十兵工厂。

20厂是战时最重要的枪弹生产厂。民国26年(1937年),该厂全年度共生产枪弹(主要为七九尖圆步机枪弹)7915000颗。至抗战胜利前夕,该厂每月生产枪弹10700000颗,产量增加16倍,人员增加6倍。

民国27年(1938年)该厂选定西南面之康家湾、赵家湾及与该厂原址中间连毗地段,前后征用民地共1849亩,扩充厂区。它还增产四号甲雷(地雷),至抗战胜利前夕,每月生产甲雷达16000个。

24厂原为重庆电力炼钢厂,筹设于民国8年(1919年),后时停时办。民国18年(1929年),杨吉辉积极劝说刘湘整理原四川钢铁厂,以促进四川工业的进步与西南经济的开发,也为刘湘解决制造武器的原料问题。刘湘采纳了杨吉辉的建议,成立了以杨吉辉为主任委员的“重庆电力炼钢厂筹备委员会”,负责旧厂的清理整顿与新厂的筹备建设等工作。

民国26年(1937年)初,24厂由军政部兵工署接管,改名为“兵工署重庆炼钢厂筹备处”,1月8日,3吨电炉冶炼出炭素工具钢4吨。

民国28年(1939年)1月1日,24厂正式更名为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厂,厂长仍由杨吉辉继任。该厂在杨吉辉的主持下,将机器的扩充作为首要任务,先后添置了1000吨蓄水池、2000千瓦新式发电机、3吨穆尔式电炉、硅铁炉、2吨蒸汽锤、轧钢机、热剪式蒸汽机、热锯机、150吨摩擦压力机等设备。

当时生产所需的大批量生铁,就地取材,主要来自四川境内;而一些原先必须从国外进口的配件如硅砖、电极等,进行代用品的研究试制工作。24厂成为抗战时期后方最大的兵工钢料生产厂之一,年产钢达4000多吨,钢材、丝钉等3900多吨。

21厂生产中正式步骑枪的各种钢料,就由24厂供应。24厂同时生产二八式枪榴弹发射筒,抗战胜利时,月产1000支。

25厂战时生产量部分资料表

25厂厂记

25厂抗战时生产的7.92×57毫米子弹(Woodin Laboratory收藏)

26厂证章

30厂证章

25厂原为湖南株州炮兵技术研究处之枪弹厂,民国27年(1938年)迁往重庆,民国28年(1939年)正式成立为25厂,汇集了包括来自上海兵工厂龙华枪弹厂以及江西、湖南各地抢运出来的机器,其各式机器较为陈旧,主要生产枪弹与手榴弹。同20厂一起为抗战中的两家主要枪弹生产厂。

民国34年(1945年)时,每月能生产5500000颗各式子弹及60000颗手榴弹。

30厂制7.92×57毫米子弹弹底印记(Woodin Laboratory收藏)

30厂厂记

抗战军兴,炸药需要量极大,为求利用国产原料制造高级军用炸药,民国28年(1939年)派技师周宗样主持计划筹建。因氯酸钾炸药威力强大,制造亦易,而所需原料均可利用国产,取用不竭,于是决定自行设厂生产。

筹备之初,租定重庆德兴里36号开始办公。当时因原料需桐碱甚多,26厂奉兵工署命令负责收购桐碱,与四川桐油贸易公司签订委托代收桐碱合同,并派员赴忠、云、酆、万等县协助收购。后因长寿有水电之利,遂于民国28年(1939年)派员察勘厂址,于民国29年(1940年)1月将厂址勘测完竣,2月迁于长寿。

之后开始建设厂房,向美采购机器,并计划生产烧碱及氯气。民国34年(1945年)1月正式开工生产氯酸钾,于3月及5月各生产30吨,7月生产10吨,其余各月生产20吨。6月,派员至弹道研究所试验所配炸药爆炸性能,效果良好,原计划开始大量生产,但因抗战结束,已无需要,因此作罢。

30厂原为济南兵工厂,抗战军兴之后,先迁移到西安,改名为陕西第一兵工厂,民国27年(1938年)又迁往重庆。以往生产的项目繁杂,产量少,因此奉令专门生产小型弹类及发射器。

30厂的主要产品为手榴弹、导火索等。民国27年(1938年)受命研制掷弹筒,以日式为基础,简化设计及生产程序,完成之后,定名为“二七式掷弹筒”,随即同时大量生产掷弹筒及掷榴弹。

四川兵工厂出入证章

光绪元年(1876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奉调四川总督,上折请山东机器局总理徐建寅等前往四川自办机器制造局。

民国初年,四川陷于军阀内战的混乱中,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及杨森等争夺川省的控制权,兵工厂受到极大的破坏,已经无法生产,四川的制造重心逐渐转移至重庆。民国27年(1938年)11月,兵工署50厂工程师郑大强奉派整理成都的四川兵工厂。民国28年(1939年)4月5日,成都的四川兵工厂改为50厂艺徒学校,由郑大强任校长,有学生约300名。

民国30年(1941年)7月1日,改为50厂分厂,有员工约八、九百人,生产60迫击炮弹及炮弹底火。民国31年(1942年)春,奉命开始制造47迫击炮弹,引信底火均为自行设计,至秋季开始正式生产。

第十一兵工厂原为巩县兵工厂,民国肇建,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鉴于各省兵工制造,各行其事,成立了“兵工厂统率办事处”,计划要建造一座以生产弹药、枪支为主的模范兵工厂,最后选定河南省巩县孝义镇建设新厂。

巩县兵工厂生产的二四式防毒面具,民国25年时每日生产250副(网友LG收藏、提供)

11厂以汉阳兵工厂采购的制造炮弹机械,及美国购得的厂房图样、机械,由丹麦文德公司(Nielson & Winther)筹建。民国13年(1924年)开工,蒋廷梓任第一任总办。

抗战之前,巩县兵工厂为兵工署最大、最重要的全功能兵工厂之一,与汉阳兵工厂、金陵兵工厂成三足鼎立势。

除了民国24年(1935年)首制中正式步骑枪,一年可以生产5万支以上之外,有制枪厂、炮弹厂、机器厂及动力厂。生产迫击炮、各式炮弹、驳壳枪、俄式马克西姆重机枪、白格门手提机枪及飞机炸弹等。附近并有化学厂,生产化学战剂及防毒面具。

抗战军兴,奉命将未装设机器装箱运湖北省汉阳,后又奉命将全部机器拆卸,最后奉命将总厂迁往湖南省株州,分厂迁往四川。民国26年(1937年)11月开始装车运出。

11厂证章

40厂生产的7.9毫米子弹。注意底火均有钳印(Crimped)(Woodin Laboratory收藏)

11厂在抗战中生产的7.9毫米子弹(Woodin Laboratory收藏)

11厂厂记

40厂厂记

41厂厂记

民国27年(1938年)6月1日,改名为军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厂。分厂在四川,面具厂在重庆,化学厂在泸州,改称为23厂。总厂最后由李待琛选中湘中安化县,资水中游烟溪镇建厂,制造轻机枪、炮弹、手榴弹、中正式步骑枪等,有职工3000多人。民国27年(1938年)底,11厂遭日军轰炸,枪厂被毁,民国29年(1940年)再迁往沅陵县孝平乡的一个天然山洞作为厂址。当年10月,迁到重庆的枪厂并入1厂,1厂留在湖南辰溪南庄坪的子弹厂、炮弹厂及机枪厂则交给11厂。

由此,11厂开始生产卅节式水冷式重机枪。民国30年(1941年)度及民国31年(1942年)度各生产重机枪480挺,后即停产。亦生产捷克式轻机枪,由民国31年(1942年)起,分别生产240、360、480、480挺。

由于多次迁徙、战损及归并,11厂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因此有“在搬迁中,把工厂搞散了”的评语。

11厂在湖南持续生产一直到抗战结束。

第四十兵工厂原为广西兵工厂,抗战前桂系拥有能生产包括步枪、机枪、子弹、迫击炮弹、手榴弹等械弹的小兵工厂7个。有柳州制弹厂、南宁第一机械厂、南宁第二机械厂等。

抗战爆发,李宗仁在广西全省动员,为表示拥护中央、共赴国难的诚意,把经营多年的广西各兵工厂悉数移交中央统筹。民国26年(1937年)9月,兵工署派江杓赴桂接收,兵工署就柳州制弹厂厂址,将广西省各兵工厂合并,称为广西兵工厂,不久改称广西第一兵工厂,时有员工2000多人。

民国33年(1944年)因日军逼近,迁往四川綦江,被21厂接收,改称21厂綦江分厂。

第四十一兵工厂原为广东兵工厂,清同治12年(1873年)两广总督瑞麟,派候选员外郎温子绍,由十三行联泰号,试制后膛七响连环快枪一支,是为兴建机器局之始。(www.xing528.com)

经过多年经营,该厂成为当时国内历史悠久,产品齐全的早期全功能兵工厂之一。抗战前,有步枪厂、机枪厂、无烟弹厂、机关弹厂、无烟药厂、机器厂(兼造轻机枪)、炸弹厂、动力厂及木工厂等九个分厂,工人2300余人。

“七七事变”之后,奉令迁往广西融县,民国27年(1938年)1月奉令改称第四十一兵工厂。

民国28年(1939年)12月24日,柳州受敌威胁,奉令迁往贵州桐梓。子弹厂交40厂,炸弹厂交桂林修炮厂。同时40厂之轻机枪厂并入41厂为第四制造所。

22厂生产的中正式指北针及皮盒。工艺精良、功能完备,在往后的20年之间,为国共各方生产、使用的主要型式

41厂生产之7.9毫米子弹。(Woodin Laboratory收藏)

原51厂厂记

并厂后,改用22厂厂记为53厂厂记

民国31年(1942年)时41厂有8个制造所:第一制造所生产步枪,第二制造所生产轻机枪,第三制造所负责机器维修,第四制造所铣机枪弹膛、枪管、车零件和工具样板,第五制造所负责动力发电、供水,第六制造所铸铁,第七制造所翻砂、焊铆,第八制造所为木工所。

民国33年(1944年)9月兵工署报告该月产量,步枪1000支,捷克式轻机枪300挺。

53厂生产的中正式6×30望远镜及皮套

中正式望眼镜上的铭文。因为后来被重漆过又被人将漆磨去,因此露出原铜色

解放后生产的中正式望远镜铭文。望远镜形制相同,22厂铭文又被分出,只标记了昆明、22、双望、6×30

抗战爆发后,因捷克厂对生产ZB-26的计划变卦,我国决定采用丹麦造麦特森轻重两用机枪,并购置了全套工具及工作图,赴丹麦验收人员同时向欧美各国订购各种制造机器。民国28年(1939年)4月1日,正式成立兵工署第五十一兵工厂筹备处,勘定昆明海口之山冲为厂址,建筑山洞厂房7000平方米。

该厂以月造麦特森机枪500挺为目标,但专造麦枪之全套刀具及图样,于民国29年(1940年)6月被炸毁于滇缅路西南运输处之遮放站,该厂被迫改变计划,转造捷克式轻机枪。民国30年(1941年)6月,首批生产捷克式轻机枪100挺,并正式成立兵工署第五十一兵工厂。

民国31年(1942年)1月,第五十一兵工厂奉令与左近的兵工署第二十二兵工厂合并,改称兵工署第五十三兵工厂。合并后,第五十三兵工厂仍以原51厂的捷克式轻机枪、原22厂的军用光学器材为主要产品。

53厂专门从事生产捷克式轻机枪,其产量居各厂之冠,民国33年(1944年)时可达每月450挺,但因地处偏僻,熟练技术工人少,其质量较差,常有不能连发、炸坏机匣之事发生。

至抗战胜利,该厂实造捷克式轻机枪14920挺、中正式望远镜11480架、测远镜297架、迫击炮瞄准镜2608架、指北针27750个。当时有各种机器设备1734部,兵工厂员工共计2873人。

中央修械所成立于民国25年(1936年)7月,位于南京市龙蟠里。民国26年(1937年)12月9日由南京迁出,先迁往湖南衡阳东阳渡,接管当地的子弹厂,为湖南军械局的旧址。湖南军械局初设于民国15年(1926年),民国16年(1927年)1月开始生产枪支。民国20年(1931年)时每月可以生产300~400支毛瑟手枪及300万发子弹。后来因缺乏经费,该局处于停顿状态。当时属于第三路军修械所。

民国27年(1938年)冬,44厂由于日军逼近汉口,迁往贵州。民国28年(1939年)1月,由赵学颜接任所长,接收贵州修械所,并在其原址复工,有30余名职员,200多名技工。所长上书建议扩编,附设游动修理队及随军检修班,分赴各战区负军队修理保养之职责。

“民国29年春季,扩编为厂,附设游动修理队,分支随军检修班,往来于各战区之间。北至甘、新,南达昆明、缅甸、滇越之交,东沿大江两岸巴东、宜昌、老河口,以及辰溪、常德而达长沙等地,皆为游动修理队踪迹所及。”

夏季,勘地于贵阳南郊中曹司附近之二龙夺宝,凿石辟路,新建厂房,在当地工作一直到抗战胜利。

中央修械所时期的厂记

厂厂记,启用年份不详

民国29年(1940年)7月30日,中央修械所接收第一兵工厂(原汉阳兵工厂)之沅陵修炮厂。民国30年(1941年)筹制手榴弹及左轮手枪等,以调剂修理之空暇。民国31年(1942年)春,派员赴昆明接运53厂借拨之制枪机器30余部,安装使用。至当年秋,两种械弹均大量出品。根据王国强的“抗战中的兵工生产”一文引用“联勤各厂厂史辑要”数字,民国29年生产手枪450支、民国30年(1941年)生产手枪500支、民国34年(1945年)生产手枪2500支。引文中称为22号左轮,以当时习惯将口径延用为型号,可能是误植,应是32号左轮。.22口径的手枪比较没有军事运用价值。

民国32年(1943年)6月8日,中央修械所改名为兵工署第四十四兵工厂,并令增设游动修理总队之编制。

民国33年(1944年)1月,44厂接收桂林43厂经战火毁损之机料及员工。此时有职员近300名,技工2000名。

民国27年(1938年)1月黄绍竑接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把省会迁到永康方岩,为了充分利用从杭州、宁波等地迁出的大批机器和技术人员,并为自卫部队提供武器,于是决定在云和小顺建设浙江铁工厂,民国28年(1939年)5月正式开始量产。

东南分厂厂记

东南分厂厂记的来源

浙江铁工厂起初生产步枪,仿照比利时的1924/30式,每天可生产12支。接着不断发展,成立了四个分厂:一厂为总厂,所在地小顺,制造步枪,是人数最多的厂,还制造过黄绍竑亲自设计的枪榴弹;二厂设在场头嘴,制造机枪;三厂设在玉溪,制造炸药和手榴弹;四厂设在大港头,负责各种机械修理,共有工人2000多人。所有浙铁生产的军械,为了纪念“七七事变”,黄绍竑均命名为“七七式”。

民国28年(1939年)7月,根据帕都中尉(T.M.H.Pardoe)南中国之行的报告,每月的产能大致是:

轻机枪:75~100挺;

步枪:360支;

子弹:300000颗;

炸弹和手榴弹:60000枚;

枪榴弹筒:----。

民国30年(1941年)3月间,国府决定将其改为“军政部兵工署东南区第一分厂”,由中央直辖。民国31年(1942年)7月,日军侵入浙东,全厂迁移至福建南平,一部分在西芹沙门,一部分在峡阳,隶属“兵工署东南特派员公署”管理。

民国33年(1944年)兵工署的记载中有东南区福建南平厂,每月生产400支步枪,10门82迫击炮,40000颗手榴弹。到了民国34年(1945年),每月只生产10门82迫击炮,25000颗手榴弹。

浙江铁工厂领物证及勤劳奖章

山西省在辛亥革命之后,一直在阎锡山的控制下,有如一个独立王国,一直到民国38年(1949年)共产党军队攻下太原,才结束了这个奇特的国中有国的现象。从民初开始,阎锡山即致力兴建军事工业,由轻武器至重炮,裴然有成,另外相关的配套工业,也很有成就;晋军是当时中国军队中唯一作战时有罐头吃的部队。

山西兵工厂由许多不同的分厂组成,为了避人耳目,名字随时期不断更改,亦称“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太原兵工厂”、“壬申制造厂”、“西北实业公司”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是日军南下进攻武汉必经之地,娘子关、太原相继失陷。民国26年(1937年)11月8日,日军进入太原,除少数器材西迁散于川、陕各地(据说4000多部机器仅有六分之一运出),各厂均被日军占领。

西北制造厂部分机器迁移后方,先至陕西兴平,后又迁至乡宁,一部分迁至虢县,后又分移陕西城固、川北广元,隶属于绥靖公署管辖。汽车修理厂部分人员和机器,随二战区长官部转吉县成立修械所。抗战末期,在吉县成立兵工合作社,但未正式生产。在此之前,晋厂所造步枪均使用日式六五子弹,在迁移之后,因无法自行生产子弹,为了配合兵工署供应弹药,口径全部改为七九口径。抗战前晋厂最高月产步枪1500支,重机枪30挺,捷克式轻机枪及汤姆笙冲锋枪各200挺。

由左至右,淅江铁工厂生产武器标示的演进

抗战期间,起初利用带出的部分半成品及材料,随时装配;后期以钢轨为材料,在城固制造轻机枪,在乡宁制造步枪,在孝义制造手枪,各厂均制造手榴弹。最高月产量可达步枪800支,轻机枪300挺,手枪数十支,手榴弹万余枚。

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沦陷区积极活动,组织抗日游击队,成立抗日根据地。各基地使用的武器,有的来自民间,也有许多缴获自日军、伪军及其他武装力量。

山西兵工人员消费证,是一种变相的货币

抗战开始后不久,国民政府不再供应武器、弹药给中共,中共中央指示各地要自力更生,制造武器、弹药。后来又指示停止武器生产,因此各根据地的主要产品是复装子弹、手榴弹、地雷、黑火药等。有少量的步枪、手枪、机枪、日式掷弹筒等的生产。后期有些根据地可以自产无烟药、自制子弹、迫击炮和炮弹。

山西西北制造厂外观(安迪·孙(Andy Sun)提供)

安迪的祖父曾任西北制造厂厂长,这是他与家人在厂房前的合照(Andy Sun提供)

当时国军之中,例如军以上较大的单位亦多有修械所;或是运输、装甲等部队,亦有机器,这些单位也会制造一些军械,多半因人而定,有老技工的,就会按以往传下来的方法生产。例如制造机匣时要与狗骨一同加热,问起原因,却是一脸惘然。其实这即是提高碳含量的程序,也不一定要狗骨,牛皮、猪皮等有机物均可,可以增加机匣的韧性。

这些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原材料的供应,记载中有敌后兵工厂,什么都能造,就只有弹簧造不出来,必须派人到敌占城市去买回来。

3种不同部队的修械所证章

民国22年(1933年)7月,陈济棠透过德国人汉斯·克兰(Hans Klein),与德国军方的贸易公司合步楼公司(Hapro)订约,经由代理商禅臣洋行(Siemssen & Co.),购买机器建立广东第二兵器制造厂,设于琶江口南面清远花县企湖塘,计划制造榴弹炮、野战炮、炮弹、毒气、防毒面具等。

后因陈济棠出逃,兵工厂并未完成,一些已到的机器,在抗战时辗转后运,在重庆附近铜锣峡外郭家沱成立了50厂;原厂房被日军炸毁。

50厂虽有加工机械,其原设计要求使用德国进口零件及原料进行加工。当时国际交通线中断,无半成品可以加工,国内又没有适用原料供应,因此无法生产火炮。

抗战时起初用报废的150厘米炮管生产了100多门153厘米重迫击炮,后来主要生产31式60迫击炮及炮弹,共生产了3400门,并装配了一批德国进口零件的三七战防炮,原料为100门,共制成94门。

第十兵工厂原为抗战前夕开始筹建的炮兵技术研究处,在湖南株州筹建以各种火炮为主要产品的兵工厂。抗战军兴,建立当时国内最大火炮生产中心的计划遂成泡影,导致抗战八年,国内未生产一门重型火炮的憾事,对抗战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民国27年(1938年)6月,炮技处株厂奉令将机器迁渝,其枪弹机移归兵工署第二十五兵工厂筹备处接收,炮技处本身迁重庆近郊忠恕沱。当时各种制炮及炮弹的机器,多数尚在途中。

民国29年(1940年)6月,各种机器设备才陆续抵达,遂有产品出厂。民国30年(1941年)1月l日,改称兵工署第十兵工厂,员工总数597人,以后逐年扩充,至民国34年(1945年)共有员工2556人。

该厂成立前后,生产雷管,后开始生产苏罗通2厘米曳光榴弹及各种型号的榴弹,先后又有苏式三七榴弹、苏式三七破甲弹、60迫击炮弹等产品。

民国32年(1943年)2月21日,该厂第一门60迫击炮试造成功,当年产量为400门,民国33年(1944年)便增至950门,民国34年(1945年)更增至1420门。10厂生产的60迫击炮与50厂的产品不同,双方各自生产,一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才统一设计。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部兵器制造厂的工匠乘车证

50厂出入证,装在皮套中,皮套有兵工厂厂记浮印

同治4年(1865年)6月苏淞太道丁日昌呈禀李鸿章:“海关通事唐国华,曾留学外洋,因事收监。总税务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为其求情,董事郭德炎与同案革职之张灿,秦吉等,集资四万两,买下一西人所有之虹口铁厂(在虹口Hunt’s Wharf地方的美国旗记铁厂,Thos Hunt & Co.),用以赎罪。”

同治4年(1865年)9月,由两江总督李鸿章禀报朝廷,成立“江南制造局”。在其奏折中说:“正名办物,以绝洋人觊觎。”

此后陆续开设火药厂、炮厂、炮弹厂、水雷厂、锅炉厂、子弹厂等。光绪10年(1884年),始造林明敦中针枪。光绪17年(1891年),开造快利步枪,仿自奥地利之曼里夏1888式步枪。该局为中国开办最早、最大的全功能兵工厂。

民国元年(1912年)陆军部回函清史馆:“江南制造局总局设于上海城南高昌庙,分局设于龙华,火药库设于浦东及江阴,每年枪厂可造步枪三千支,各式枪弹一千万发,钢厂能产毛钢一千五六百吨,工师,工士,工夫,徒夫共约五千余人。入民国后,归陆军部。”

50厂厂记

10厂厂记

民国4年(1915年)生产6寸[1]及8寸勃朗宁手枪(Browning M1900式勃朗宁手枪)。5月,第一所主任蒋廷梓在南苑测试上海兵工厂所试制之4种自动枪、1种四年式机枪、1种四年式步枪、2种四年式马枪,均为七九口径,另外还试制1种三生七之飞机炮。步枪及马枪均使用插入式枪匣,容量15发,由毛瑟M1903、日本三八式及元年式步枪改进而来。

民国6年(1917年)4月,谢邦清任上海兵工厂总办,兵工厂改称“陆军部上海兵工厂”。上海兵工厂该年停造步枪,所有机器170余部运交汉阳兵工厂。此时仍生产各式火炮、四年式机枪、勃朗宁手枪、火药等。

民国21年(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役“一·二八”事起,日军数换主帅、几度增援均不能突破。

宣统元年(1909年),江南制造局时代,兵工中学发给学生的修业文凭,相当于期末成绩单

战后,中日签订“上海停战协议”。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驻军。上海兵工厂奉令停办,容易迁移的机器迁到杭州闸口六和塔,设库保管。一部分拨交金陵兵工厂。不便迁移的大型机器则留在原地,设上海兵工厂保管处看守。

江南制造局为清代洋务运动所创办的第一所大型机械制造局,除了生产各式军械之外,同时也负起了引进现代科技的重任。其历史悠久,培养出无数兵工人才,后来分布到全国各地,对现代中国兵工建设有长远的影响。

民国10年(1921年)左右,张作霖在沈阳造币厂(原奉天机器局)内设立修械及制造枪弹工厂,称为奉天军械厂。民国11年(1922年),张作霖的奉军被直系军阀击败,退出关外,他开始整军经武,大力整顿奉军。

奉天军械厂改为东三省兵工厂。在沈阳市大东边门外,重新建枪、炮弹、炮等三厂,由丹麦商家文德公司承建,并派技师克力敦尔弥驻厂指导安装;于库房西侧修筑站台,铺设铁轨,火车可直通厂内。

上海兵工厂生产之四年式轻机枪,应是仿自哈其开斯1909年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陆军部上海制造局时期的通行证

上海兵工厂民国3年生产的6.8×57毫米子弹及弹底印记(Woodin Laboratory收藏)

民国15年至民国17年(1926~1928年),是东三省兵工厂扩充时期,增建枪厂及轻机枪厂。有机器8000余部,枪、炮两厂,为初建时的7~8倍。完工之后,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东三省兵工厂除了可以生产无烟火药、炸药、各种火炮及炮弹之外,轻兵器方面,生产13式步枪(为毛瑟及三八的混合)、13式重机枪(仿日大正3年式)、17式轻机枪(仿日大正11年式)等。其特色为产量大、质量优越。

民国18年(1929年)时,兵工署资料称之为“辽宁兵工厂”,日产13式七九步枪130支、枪弹41万发,全年产17式轻机枪300挺、13式重机枪50挺。共有工人17000名,并称“该厂连年扩充,至今建设尚未告终”。

民国20年(1931年)试制10发自动步枪成功,系仿造捷克之ZH-29型,已生产样枪。9月18日,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铁路,诬指是附近北大营的中国士兵所破坏,引发“九一八”事变。中国方面并无有组织的抵抗,只指望国际联盟调解。日军在4个月内占领东北三省。占领沈阳后,改东三省兵工厂为关东军野战兵器厂。

自此,中国第一大兵工厂落入日本人手中,成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四大兵工厂之一。

光绪元年(1875年)清廷令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筹建北洋海军,先后买进了英国、德国军舰25艘。为使日益庞大的北洋海军的舰只能就近修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在华北建造一座船坞,于光绪6年(1880年)在大沽创办,命名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2月,大沽船坞正式动工兴建,至11月,船坞工程告竣,正式开始工作。

船坞使用的材料都来自国外,自光绪6年(1880年)建成以后,不断购买设备、添盖厂房、招收工人。至光绪11年(1885年),船坞有了打铁厂、锅炉厂、铸铁厂、模件厂,并建立了甲、乙、丙、丁、戊、已6个船坞。

东三省兵工厂厂记

光绪17年(1891年)起,大沽船坞除修船合龙外,开始生产军火。9月,大沽船坞仿造德国一磅后膛快炮90余尊,解往北京香山武库。第二年,清政府采纳了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建议,在船坞兴建炮厂,添置机器,专事生产大炮。到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形势紧张,大沽船坞停止扩建,并将部分机器迁往天津机器局。战争期间,船坞除承修损坏的部分舰船外,同时继续赶造军火。北洋水师水雷营也设在大沽船坞,为了就近提供水雷,船坞兼造水雷。

民国2年(1913年)大沽船坞划归北洋政府的海军部管辖,改名为“海军部大沽造船所”。历年修造军舰、商轮多艘,所务渐趋发达。

民国5年(1916年)大沽造船所获得德国新式马克西姆重机枪,随即进行仿制,民国6年(1917年)试制成功,受到海军部嘉许,令其扩充生产。该枪具有使用尖弹与圆弹两种不同的表尺,较有特色。

民国7年(1918年),该所扩充枪炮厂,添建枪炮检查室及一号炮,生产毛瑟M1896手枪及卡宾枪。

民国15年(1926年),该所仿造德国MP-28II式白格门(Bergmann)冲锋枪。根据现存的实物,大沽将装弹口改至下方,口径为7.63毫米,而且使用40发增长弹匣。

东三省兵工厂枪弹厂的识别章,使用时间不详

民国16年(1927年)首先仿制成功捷克式轻机枪,口径7.92×57毫米。

民国24年(1935年)12月,兵工署下令撤销兵器制造设置,兵工厂停办。大沽造船所的枪械产量虽然不大,但在国内的各厂局中,质量属于最佳之一。

在此之后,宋哲元的第29军驻守北平时,又开始生产轻重机枪、迫击炮及掷弹筒等武器,直至抗战军兴。

“国家之强弱,视乎其国民之奋靡,而不在人数之多寡……国民生活腐化、精神委靡、知识简陋、品性卑劣、好逸恶劳,虽为数众多,亦未有不日趋于灭亡者。”

——抗战时期:21厂厂长李承干语。

《两代》(《抗战八年木刻选集》,李桦,全国木刻协会,开明书店,1946年12月初版,1951年6月三版)

[1] 1寸=2.54厘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