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耶稣基督成为肉体:一窥世界宗教文化

耶稣基督成为肉体:一窥世界宗教文化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耶稣并非历史人物,而是基督教中的传奇人物。基督教则又将其专有化,成为对耶稣的专称,除耶稣外,再无救世主。圣母婚礼[意]拉斐尔道成肉身的文化意蕴在于基督以自我牺牲来救赎世人的拯救精神。耶稣传道拯救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提倡坚忍不拔的精神。由于基督教关于人类的原罪说,实质上是一种假说,因而,由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引发的博爱(圣爱)文化、拯救文化必不可免地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耶稣基督成为肉体:一窥世界宗教文化

耶稣并非历史人物,而是基督教中的传奇人物。是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称之为基督。据《新约》 “福音书”记载,是上帝(天主)的独生子,为拯救世人,由圣灵降孕玛利亚而取肉身成人。生于犹太伯利恒。三十岁左右,在加利利和犹太各地传教。宣称天国将至,人们应当悔改;信他的必得救,不信者将被定罪;抨击犹太教当权者,反对默守犹太教某些成规。教人“爱人如己”和“要爱仇敌”。拣选彼得、雅各、约翰等12人为使徒(也称宗徒)。遭犹太教上层分子嫉恨,在逾越节前夕,被门徒之一加略人犹大出卖,由犹太教大祭司的差役拘捕。后以“谋叛罗马”罪被送交罗马驻犹太总督彼拉多。审讯中他不否认是“犹太人的王”,但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后以“犹太人的王”之罪状被判极刑,钉死于十字架。据称,死后第3日复活,显现于门徒,第40日升天。

基督一词,源自希腊文Christos的音译(亦译为“基利斯督”),是希伯莱文mashiah(弥赛亚)的希腊文写法,意为“受膏者”。古代犹太人在封立君王、祭司等重要职位时,要举行在受封者头上敷膏油的仪式,意指被神所祝福,因此,“受膏者”就是君王的代称,即指被上帝祝福者和派遣者。犹太亡国后,犹太人中开始流行上帝会重派一位“受膏者”来复兴犹太国的传说,从此“弥赛亚”一词就用来专指犹太人所期望的“复国救主”。基督教产生时沿用此说,宣称其教主耶稣就是“弥赛亚”,但这位“弥赛亚”已不是犹太人所专有的“复国救主”,而是拯救整个人类世界的“救世主”。基督教则又将其专有化,成为对耶稣的专称,除耶稣外,再无救世主。

道成肉身,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信条之一。见于《约翰福音》第一章和《尼西亚信经》。基督教认为,基督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即圣子,他在世界尚未造出前便与上帝圣父同在,就是上帝的 “道”,亦即逻各斯(意为“话”或“道”);因世人犯罪无法自救,上帝就派遣他来到人间,通过童贞女玛利亚而取肉身成人,所以称为“道成肉身”。

圣母玛利亚

玛利亚

基督教《圣经》故事中耶稣的母亲。据《福音书》载,是童贞女,由“圣灵感孕”而生耶稣。后随其夫约瑟遵照罗马皇帝命令到祖籍伯利恒登记户籍,在客店马棚中生下耶稣。因希律王图谋杀害耶稣,玛利亚与夫共携耶稣出奔埃及。希律死后始返加利利的拿撒勒居住。天主教东正教尊之为“童贞圣母”;并相信她死亡后灵魂和身体重新结合升入天堂。

圣母婚礼 [意]拉斐尔

道成肉身的文化意蕴在于基督以自我牺牲来救赎世人的拯救精神。而这种拯救精神的前提则是罪感文化和博爱文化。

基督教的罪感文化来源于对人世痛苦的观察与思考。在对痛苦之源的探求上,它和佛教有某些相似之处。佛教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其所以痛苦是因为人的不觉悟,认识不到世界的一切是空的,有身、口、意三业,有贪嗔痴等等;解脱的办法是向内求,经过修炼而进入涅槃寂静境界。基督教也认为人世间的苦难在于人自己,在于人具有传自人类祖先的“原罪”。但解脱的办法不是靠自己,而是要靠上帝来拯救,因为人类罪孽深重无力自拔。这种罪感文化强调的是自我反省,与求诸于外的别种文化相比较,也有它的道理和优点,也应视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文化。

继之而来的博爱文化,是罪感文化和拯救文化的中介。它的核心是上帝之爱。上帝的胸怀博大,世界和人类都是它创造的,人类的男女老少,各个民族,好人坏人,都是它的儿女,它都爱。它的独生子耶稣是他的代表,是三位一体的第二位格,具有神性,当然也能做到。上帝和耶稣基督认为这种爱是伟大的、是彻底无私的,因而要求人也要做到,要爱上帝,爱人类,爱邻人,爱仇敌,等等。基督教认为这种爱是超出于人类互爱的,因而称其为“圣爱”。(www.xing528.com)

有了罪感文化、博爱(圣爱)文化作铺垫,拯救文化就有了前提和坚实基础。拯救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为人类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一个为了拯救人类而不怕牺牲的英雄,他就是耶稣基督。按照基督教信仰的说法,耶稣肩负神圣使命,沦丧之时降生于世,以清白之身代世人受过,心甘情愿地在十字架上受难牺牲,创立了舍己为人的基督圣爱。基督教号召人们要学习基督的榜样,从中感受上帝之爱的伟大。要爱上帝要爱基督,要像上帝、基督那样爱一切人。

拯救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提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顺从忍让的道德品质。这一点也是通过耶稣基督的言行体现出来的。《圣经》所介绍的耶稣,本来地位尊贵,但并不唯我独尊;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密切联系信众,在宣教过程中常常为人排忧解难,为人师表。

耶稣传道

拯救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提倡坚忍不拔的精神。耶稣基督为了代替深陷罪中却不知罪的世人赎罪,忍受了无情的戏弄、侮辱和残酷鞭笞、毒打,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以流血的双足走向刑场,表现了他的坚强不屈,表现了“义”对“不义”的抗争,为他的门徒和世人做出了典范。

如果对《圣经》做更细致地研究,还会发现拯救文化还有其他一些特点。总的来说,可以说拯救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由此可见,基督教是一种道德宗教

由于基督教关于人类的原罪说,实质上是一种假说,因而,由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引发的博爱(圣爱)文化、拯救文化必不可免地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但不管怎样,它毕竟表达了人类对于摆脱痛苦、进入美好社会的向往。基督教的博爱(圣爱)文化、拯救文化在历史上曾被统治阶级利用为愚弄人民的工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挥了作用。

逻各斯

希腊文Logos的音译,原意为“话”或“道”,汉译《圣经》中的译法同此。基督教通过斐洛(约前20-约后50。犹太哲学家,提出“逻各斯”即神的能力,是神人中介)思想的中介,从希腊哲学中引用此词,用以专指上帝的话和道。《约翰福音》第一章称此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而且“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后世神学据此,说逻各斯即三位一体上帝中第二位的圣子;他降生世上,取肉身而成人,便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在《新约》中,此词还见于《约翰书》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和《启示录》第十九章第十三节,涵义亦同。未直接使用逻各斯一词,但涵义相近者,已见于《旧约》 (汉译本皆译作上帝的 “话”),如 《创世纪》第一章、 《诗篇》第三十三篇等。在后期犹太教的拉比文学中,常用亚兰文memra一词取代上帝之名,涵义也是“上帝的话”。有考证家认为这是逻各斯观念在犹太教中的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