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神道教:国家精神支柱

日本神道教:国家精神支柱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的神道教是在日本原有的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在日本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起过重要作用,至今,在国民生活中仍很重要,是日本国家的精神支柱。明治神宫内景日本神道教建筑,始建于1915年,二战时遭受了毁灭性破坏,后于1958年重建。神道教祷告书的局面。神社被定为国家宗祠。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向外扩张,宣扬国家主义和神国思想,对内从精神上统治国民,对外为侵略战争服务,成为神道教的主要任务。

日本神道教:国家精神支柱

日本神道教是在日本原有的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在日本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起过重要作用,至今,在国民生活中仍很重要,是日本国家的精神支柱。

所谓神道,在日本历史上不同时期,神道教古代各个派别都有不同解释。一是相对于佛法而说的,日本原有的信仰、礼仪,常常被称为本教、神习、神教、德教、古道等。二是所谓“日神之道”,就是天照大神之道,即所谓“神道即王道”。三是以神道学家河野省三为代表的说法:“神道是神之道。神道是日本民族自祖先以来的生活原理。日本民族以尊奉、赞美、体现和发扬皇祖大御神德为生活原则,作为国家的理想。”这一看法,主要强调,神道是一种国民道德原理。

神道教神社入口的鸟居

是参考中国庙宇大门的形状而来的,所以形状像个“门”字,是神社最典型的标志物。“鸟居”是一种木制的门型牌坊,造型很简练,在神道教里,那是神界和人界的划分之门,走过鸟居,就是进入了神界。

神道教的主要教义是:

第一,崇拜多种神。日本古代民族崇拜自然现象、自然物,也崇拜民族始祖。神道教形成后承袭了多神崇拜的传统,所崇奉的神灵多得很,有人说有八百万神,有人说有一千六百万神。

第二,强调报恩意识和共同体意识。报恩意识,即人的生命是神授予的,人应该牢记神的恩典,报答神的恩惠。人不是个体的人,人是一个共同体,人不能只尊重自己,还要尊重其他人,要增强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的责任意识、人的共同体意识。人报答神恩也要体现在人的共同体对神的责任上。

第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意识。神道认为神不仅给予人生命,也给了动物植物以生命,在神面前,人与动物、植物是平等的,人没有理由、没有权力伤害动物、植物,人应该和它们和谐相处;整个世界都应该是和谐的。

第四,强调道德教育,强调与人为善。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日本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明、净、正、直为特征的品德,被有识之士强调为日本神道的本来面貌。

第五,强调现世中心主义。日本神道也强调彼岸世界,有“根之国”、 “黄泉之国”、“常世之国”等说法,但主要的理论还是积极入世的,把现世作为理想世界。认为“他世”是人死后去的地方,它位于海上,是祖灵居住的地方,与本世不是隔绝的,祖先在海上守护着子孙后代,并赐予幸福。但是与神道的现世中心主义相比较,他世的观念是次要的。(www.xing528.com)

日本神道教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公元前3至2世纪,神道教初步形成。那时日本处于弥生文化时代水稻种植和铁器的使用,形成了以农耕为中心的经济。这时建立了农耕生活共同体。在这种以共同体为社会生活基本形式的祭场上,形成了神道教。那时人们将自然力尊为神圣,将自然力、咒力、感情、意志的东西作为崇拜对象。崇拜镜、剑、玉等物体。崇拜家长、氏族首领以及行业祖师,出现了祭祀场所和占卜方式。相传在第十代崇神天皇及第十一代垂仁天皇时,创建了伊势神宫。公元5世纪中期以前,祭祀活动在皇宫中进行,此后迁出皇宫。6、7世纪相继建立了一些祭祀制度,如斋宫制、式年迁宫制等,祭祀逐渐国家化、定型化。此时以前的神道教称为“原始神道”。

6世纪中叶,佛教传入日本,佛成为众神之一。奈良时代(710—794)出现神佛调和倾向。白凤时代(7世纪后半期至8世纪初),神宫里建立神寺。平安时代(794—1184)佛比神优越,天照大神被认为是大日如来,神被称为大菩萨。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是制定了各种神社管理制度。进入镰仓时代(1184—1333),权力转移到武家手中,神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源泉赖朝的大力支持,神道满足了一般民众的需要。出现了伊势神道,强调神宫权势、神器尊严、神国的自觉,改变了此前以佛为主的状况,出现了“神主佛从”

平安神宫

明治二十八年(1895)为纪念桓武天皇定都平安1100周年,并为供奉桓武天皇而创建的神宫。

明治神宫内景

日本神道教建筑,始建于1915年,二战时遭受了毁灭性破坏,后于1958年重建。位于东京涩谷区,是日本重要的传统文化和宗教场所。神道教的神灵多不胜数,很多重要人物死后也被奉为神道教的神灵,明治天皇就是其中之一。同神道教的教旨相符,明治神宫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年都有多场新生儿命名仪式、成人礼、毕业典礼和婚礼等各种人生重要仪式在明治神宫举行。

神道教祷告

的局面。室町幕府(1336—1573)在神道行政方面承袭了镰仓幕府的制度,设立了寺社奉行,掌管有关寺社的人事、杂务、诉讼的管理。在一般民众中继续流行神佛结合的信仰,或兼有两种以上的信仰。这一时期的吉田兼俱创立了吉田神道,主张神作为先于天地而立的超绝阴阳而感阴阳的绝对存在。兼俱在京都的神社内设立了全国最高神灵斋场,控制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神社。进入江户时代(1603—1867)儒学最终割断了与佛教的联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一时期出现了结合神道倡导儒学的神儒结合神道。有排斥佛教的度会神道,有强调忠君的理学神道,有彻底排佛的垂加神道,还有复古神道(国学)。主张把古道作为国家的根本,神道不仅是祭祀,而且是政治、道德及一切事物之本。垂加神道和复古神道在以后的“王政复古”和明治维新中起过较大作用。江户时期之初,为封建社会全盛期,神社复兴,参拜伊势神宫的风气很盛,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声望较高的神社。江户末期,是日本封建制度衰落和崩溃时期,国内国际矛盾加深,朝野期盼改革,出现了教派神道如黑住教、天理教金光教等。明治维新(1868)时期,复古神道对新政有过较大影响。为了利用神道作为恢复皇室权力和统一国家的工具,1868年强令神佛分离,1870年发布《大教宣布之诏》,建立了祭政一致的国家神道,并定为国教,在行政和教育上与国家密切结合,进行敬神爱国、崇祖忠皇教育。神社被定为国家宗祠。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向外扩张,宣扬国家主义和神国思想,对内从精神上统治国民,对外为侵略战争服务,成为神道教的主要任务。这种情况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据20世纪50年代统计,日本全国有神社约一万多个。

1945年12月,日本政府发布了《宗教法人令》(神道指令),废止了国家神道,实行政教分离;停止了国家对神道的监督和保护,停止了对神社的经济援助;撤消了一切有关神道的指令,撤消神癨院;关闭公立神道学校,公立学校停止神道教育;撤掉官方公共场所及学校神棚,公职人员及一般国民对参拜神社可自行其事。1946年元旦,天皇发布了《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神性。神道教恢复一般宗教地位。目前日本有神道教徒大约9073万人,每年新年头三天,参拜神社的人达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