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教主要流行于印度旁遮普地区,“锡克”是门徒的意思,因其信徒自称是祖师的门徒而得名。
锡克教产生于16世纪初期。当时印度社会政治、宗教等各方面都在试图改革。
锡克教创始人那纳克像
当时,印度正处于莫卧儿帝国伊斯兰教政权初期。第三代君主阿克巴为了巩固帝国统治,一方面进行统一战争,另一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体制方面,他在中央设立宰相和主管财政、军事、宗教等要务的大臣,把全国划分为省、县、区等行政机构,中央直接任命官员。在经济方面,重新丈量土地,固定税率,加强水利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在宗教管理方面,他采取了宽容政策,取消异教徒的人头税、香客税;任命印度教徒为官;尊重印度教习俗,禁止宰牛,不吃牛肉;修建各宗教活动场所,允许各教自由辩论;制止强迫妇女殉夫、童婚等陋俗。
当时的宗教界也在进行改革。被称为异端的伊斯兰教苏菲派,主张“忘掉自我,与神同在”,宣传普爱众生、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印度教的虔信派宣传虔诚敬神,否定种姓不平等制度,呼吁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自我解脱,不需要婆罗门的帮助;主张积极投入现实生活,反对苦行和禁欲等等。
锡克教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创始人那纳克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徒家庭,父亲是低级税吏,属印度教刹帝利种姓阶层。那纳克幼年在印度教教会学校学习了印度教教义;少年时期在官方学校接触了伊斯兰教文化;青年时期在拉合尔总督家谋事,做过会计、税吏,之后又经过商,接触了各界各阶层人士,开阔了视野。他是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尽管官方伊斯兰教统治者做了很多方面的改革,印度教虔信派也主张对印度教进行改革,但他仍不满意。他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印度教如何图强自新,迎接伊斯兰教的挑战?印度教教徒怎样生存发展,建立新的思想体系?他决心对印度教进行更深刻的改革,超脱于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纷争,建立一个统一的宗教。他说:“既没有印度教徒,也没有穆斯林,我将追随神,神既不是印度教徒,也不是穆斯林,我所选定的是神的道路。”实际上,他这种新的宗教,是在印度教虔信派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因素形成的。经过他和他之后几代祖师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作为那纳克改革的成果,锡克教的主要教义是:(1)一神论。主张神是唯一的,唯一的神是一切宗教的崇拜对象,其名是“永恒真理”;神是宇宙的创造者,神是真实的存在,神所创造的万物也是真实的存在,反对印度教把现实世界视为虚幻的观点;神是全知全能的,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和圣洁的光辉;神是公正的、仁慈的,它把恩惠赐于每一个人。(2)业报轮回说。认为人有前世、现世、后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有智慧,有分辨是非能力。(3)祖师的职责。普通人不能达到解脱,解脱只能靠神的惠顾和祖师的指导;祖师的职责是,一方面行使神所赋予的权力,另一方面他又是神的仆从,是神与人的中介。(4)解脱。锡克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片苦海,但主张积极入世,人们能够战胜痛苦、获得欢乐、得到解脱;反对苏菲派消极遁世,认为天堂并非虚幻,而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精神世界。在伦理思想方面,锡克教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和繁琐教规,反对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提倡平等友爱,鼓励人们从事劳动,主张非暴力。总之,锡克教大胆否定印度教吠陀经典的神圣权威,反对祭司制度,反对繁琐的祭祀仪式,反对印度教及伊斯兰教苏菲派的苦行、消极遁世的观点和实践,具有很强的改革精神。由于锡克教教义及伦理观具有合理性、进步性,因而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许多印度教徒,尤其是低级种姓的教徒纷纷改信锡克教。
锡克教大金庙
位于锡克教的活动中心阿姆利则市,是锡克教的最大寺庙,因寺庙的顶和门户镏金而得名大金庙。阿姆利则市是印度西北旁遮普邦的边境城市,同巴基斯坦接壤。大金庙是15世纪由锡克教第五代宗师阿尔琼创建,后遭洗劫毁废,几经重建修复。1830年重修时,用了100千克黄金。锡克教信奉神,但不为神画像,也不为神塑身;锡克教不设专职神职人员,凡成年人,不分男女都可以主持礼拜。锡克教的寺庙一般有四个门,分别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意味着锡克教的大门向来自任何方向的兄弟姐妹敞开。无论白天黑夜,任何时间都可以去大金庙参观,而且从不收费。(www.xing528.com)
马背上的戈宾德·辛格
戈宾德·辛格是锡克教第十代祖师,要求成年的锡克男子必须做五件事,即蓄长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佩短剑和穿短衣裤。这五件事在锡克教中具有特殊含义。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不过,今天的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衣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锡克教奉行祖师崇拜和祖师继承制度。第二代、第三代祖师都是前代祖师指定的,从第四代祖师开始,变成了世袭。第三代祖师开始谋求私利。第五代祖师把教区改为行政机构,向信徒征税,不可避免地卷入与莫卧儿皇室的纠纷,引来杀身之祸。第六代祖师为报杀父之仇,建立军队,把锡克教变成了武装宗教,最终失败。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祖师仍归于失败,使锡克教跌入低谷。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锡克教祖师背离了锡克教的教义和伦理原则,放弃了改革成果,把锡克教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而又无力与莫卧儿王朝相抗衡。
第十代祖师戈宾德·辛格对锡克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才使日趋衰微的锡克教略有转机。戈宾德宣布把过去集中在祖师和教区长手中的宗教及世俗权力转交给教徒公社“卡尔沙”,公社内部实行严格的民主制度,废除教区长制度,恢复早期平等传统。戈宾德还重编了原有锡克教经典《阿底格兰特》,制定了信徒参加的受洗仪式和教规。由于实行了改革,调动了下层教徒的积极性,增强了抗击莫卧儿王朝的力量。戈宾德死前宣布,祖师将在“卡尔沙”中产生,世袭的祖师继承制被废除。此后的锡克教领袖具有世俗君主的权势,社团组织变成了神权政体。祖师班达以“真理王国”封号同莫卧儿王朝作战,遭到惨败,原因是用内部平等代替了对外平等,失去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下层群众的支持。
18世纪中叶以后,莫卧儿王朝名存实亡,波斯人、阿富汗人接连入侵,锡克人在反侵略战争中获得胜利,于1765年在旁遮普宣布独立。由于取消了祖师制度,因而缺乏凝聚力。19世纪,王权得到加强,建立了稳固的锡克教帝国。1845年、1849年,英国殖民者先后两次发动锡克战争,锡克教帝国失败,国王被废黜,旁遮普由英属印度政府管辖。
神权政治的变化,引起了中下层锡克教徒的危机感,纷纷要求锡克教实行新的改革。此后出现了四次改革运动。第一次,叫做尼朗迦利斯运动。领导人为巴巴·达耶尔。他们把神看做无形实体,主张通过默念即可获得解脱。参加这个派别的大都是中下层教徒。第二次叫做难陀利运动。难陀利,意译为神名派或呼喊神名而得名。领导人为佩·罗姆。他们批判锡克教上层背弃平等民主原则,谋求私人财富和政治特权;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第三次叫做辛格大会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受民族资产阶级影响,旁遮普的锡克教徒中出现了一些启蒙团体。1873年阿姆利则出现了“湿利古鲁辛格协会”,1879年拉合尔成立了“辛格大会”。这两个团体联合起来宣传锡克教文化,主张恢复锡克教原始教义,反对正统印度教及其改革派圣社,要求锡克教徒在政治上法律上都成为独立的社会团体。第四次叫做阿卡利运动。为一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的组织。形成于20世纪初,后演变为阿卡利党。1966年,印度政府在阿卡利党要求下,将旁遮普划分为以锡克教徒为主要居民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徒为主要居民的哈里亚纳邦,承认旁遮普语为标准语。锡克教的一系列改革运动使自身赢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目前,锡克教徒约占印度全国总人口的20%。
美国萨克拉门托市锡克教教堂
尼朗迦利斯运动领导人巴巴·达耶尔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