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度教文化:一神论与多神崇拜

印度教文化:一神论与多神崇拜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此外,印度教文化最引人注目的信仰特征就是:信仰一神,又崇拜多神;印度教是一个一神论多神崇拜的宗教。在南印度民间崇拜的有名可称的女神就有七百多个。毗湿奴神像印度教三主神之一,是仁慈与善良的化身,负责保护及维持宇宙的秩序。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婆罗门教有神论获得大发展,毗湿奴、湿婆两大神灵的地位被提高。形成一神论多神崇拜特征的阶级基础是种性分立制度。

印度教文化:一神论与多神崇拜

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就印度而言,它是自公元4世纪以来的传统宗教,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吸收印度其他民间信仰,融合佛教、耆那教等思想逐步形成的。就印度以外更广泛的地区而言,它是一种地区性宗教,教徒多居住在南亚次大陆;尼泊尔以印度教为国教。

作为宗教文化,印度教有许多独特之处,比如,印度各个社会等级、社会集团和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声称是印度教徒,但是在信仰、实践方面,在哲学伦理观点等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甚至还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它没有统一的组织(僧团);没有统一的宗教活动场所(寺庙);没有统一的经典;也没有统一的社会组织

此外,印度教文化最引人注目的信仰特征就是:信仰一神(最高神梵),又崇拜多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等);印度教是一个一神论多神崇拜的宗教。

形成这一特征的信仰基础是流行于印度民间的万物有灵观念。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都是与信众的生产、生活有关的事物;他们认为土地、山脉、河流、树木、花草、天空、星星、月亮、太阳等都有神灵。每个部落都有部落保护神,每个村落都有村落保护神,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城镇各个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护佑神,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方面也有护佑神。在南印度民间崇拜的有名可称的女神就有七百多个。诸如,引发疾病的瘟神、保护农业的七姑神、保护乡村的艾耶那尔神;北印度山区崇拜地母神、死母神;东印度和东北印度崇拜保护妇女婴儿的六姑神等。有了这种民间万物有灵观念和信仰,印度教的多神信仰就有了广泛的信仰基础,印度教徒们自称印度教自天上七国到地上七界共有神灵三亿三千万,就毫不足怪了。如果对这三亿三千万神灵按照功能加以分析梳理,将其分为创造的、护持的、破坏的,完全顺理成章;以梵天为创造之神,以毗湿奴为护持之神,以湿婆为破坏之神,形成三大主神,再把这三大主神统一于最高神梵,形成多而三、三而一(所谓“三位一体”)的信仰体系,由繁而简,由普遍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也是完全符合人们思维发展规律的。

毗湿奴神像

印度教三主神之一,是仁慈与善良的化身,负责保护及维持宇宙的秩序。有四只手分别拿着法螺、圆盘、莲花及令牌。常常是踩在莲花之上或是骑在金翅鸟王身上。

形成一神论多神崇拜特征的文化基础是婆罗门教法学、哲学及文学艺术的繁荣。在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诸王统治时期,法学有了长足发展,制定了《摩奴法典》、 《耶纳瓦尔基耶法典》和《那陀罗达法典》,这些法典成了婆罗门教和后来印度教的基本法规。哲学有了明显发展,正统派哲学,如数论、胜论、吠擅多、瑜伽、正理论、弥曼蹉等,均承认吠陀为权威,制作了大量经论,使婆罗门的哲学逐渐系统化。这个时期的文学艺术也日趋繁盛,出现了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神学家们编写了印度教早期神话集《普罗那》,即《往世书》,亦称《古史谭》,还出现了其他以宗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婆罗门教有神论获得大发展,毗湿奴、湿婆两大神灵的地位被提高。婆罗门教还将民间神灵吸收到婆罗门教神灵队伍中来,认为这些神灵是最高神灵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不断完善了梵天、毗湿奴、湿婆崇拜体系。在此基础上,新婆罗门教——印度教才得以形成。

形成一神论多神崇拜特征的阶级基础是种性分立制度。在婆罗门教时期,印度是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将全社会的人分为四个等级,最尊贵的是婆罗门祭司种姓,次之是刹帝利即武士、贵族种姓,第三等是吠舍即农民、手工业者种姓,第四等是首陀罗即奴隶种姓。在四种姓之外,还有会说话的牲畜旃陀罗即贱民、不可接触者。人世间等级森严,神圣世界也有森严等级,什么梵天、毗湿奴、湿婆,都是统治阶级的影子,而神的奴仆,其化身必然是人间的奴隶。神灵世界是以世俗社会为摹本的,是当时印度社会阶级关系的反映。在婆罗门教转变为印度教时期,也正是印度封建社会确立和巩固时期。在这一时期,种姓制度、阶级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不少属吠舍种姓的人正在向上过渡,从事商业活动;一些属于首陀罗种姓的奴隶也变成了农民;婆罗门昔日被称为“地上的神”,现在也开始往下移动,也开始经商或从事文教事业。整个社会种姓结构大变,出现了几十个大类和几百个等级。但是印度教并没有彻底否定种姓分立制度,种姓世袭、内部通婚等传统仍在印度教灵光的保护下存在,尤其在边远地区、山区、农村,印度教仍然承认婆罗门教留下的陋俗。(www.xing528.com)

湿婆神像

在印度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涂灰,缠发椎髻,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饰一串骷髅璎珞,腰间围着一张虎皮,四臂,手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额头上长着第三只眼睛,可以喷射神火把一切烧成灰烬。

印度教神像

辩才天女

印度神话中大神梵天之妻(一说是女儿),从他的左手大拇指上出生。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她变为语言女神。后传说她是语言、知识女神,是梵语及天城体字母的创造者,掌管诗歌音乐,是艺术和科学的保护者,因其多智善辩,成为智慧与雄辩女神。她皮肤白皙,身坐莲花宝座,坐骑是天鹅,生有四臂,分执琴、经书、念珠和莲花,象征艺术、智慧与写作及虔诚。

在印度教“三而一、一而三、三位一体”的信仰体系中, “一”是相对抽象的, “三”是相对具体的。在社会生活、宗教生活中可见的是对“三”,即:梵天、毗湿奴、湿婆的崇拜。三大主神本源是一致的,但毕竟有相对独立性。由于人们对主神崇拜的不同,就使印度教信仰出现了一些派别,这也是印度教信仰文化的一个特征。一是毗湿奴派,形成于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创始人摩奴。该派主要崇拜毗湿奴和他的种种化身、毗湿奴的配偶吉祥天女、大鹏金翅鸟、大颔神猴诃努曼、神牛南吉。强调对神的热爱和绝对归依,以获得神宠;个体灵魂与神的结合是一种主要的解脱途径;大都实行素食、苦行等禁欲主义戒规;祭祀一般在寺庙举行,反对用动物作牺牲。二是湿婆派。以崇拜主神湿婆大神而得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分支。较有影响的是:克什米尔派,流行于公元9世纪中叶,主张个体灵魂经过多次“再认识”,与湿婆合一,获得解脱;林加派,创始人是12世纪的巴沙瓦,反对业报轮回和偶像崇拜,主张儿童时学习吠陀(梵行期)、成年过世俗生活(家住期)、老年隐居苦行(林栖期)、舍弃一切财富,乞食为生(遁世期);圣典派,虔诚赞诵本派经典,主张摆脱无明,消除业障,与湿婆合一,以求解脱。三是性力派。是从湿婆派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派别,以崇拜性力女神为其特点。主要崇拜湿婆的配偶难近母、毗湿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梵天的配偶辩才天女和黑天的配偶罗陀等。认为这些女神的活动力是最高神灵或最高实在“梵”显现出的积极活动,而梵天、毗湿奴、湿婆则是非活动方面。活动力显现有贞洁、慈爱、吉祥和丑恶、狰狞、凶残两种形象。前者代表是吉祥天女、辩才天女等;后者代表是难近母等。四是伽比尔派。创始人伽比尔,是中世纪印度虔诚派运动中改良派别之一。主张宇宙最高实在或神既可称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也可称安拉或其他,通过对神的诚信与神结合可获拯救。反对偶像崇拜、种姓分立和歧视妇女,号召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五是梵社。罗姆·摩罕·罗易创于1830年。反对种姓制度、偶像崇拜、歧视妇女、敌视异教徒,提倡现代教育和西方科学技术。六是圣社。达耶难陀·娑罗室伐底创于1875年。反对文化侵略,主张宗教为贫弱同胞服务,促进全世界的和平幸福。七是罗摩克里希那教会。辨喜创于1897年。揭露黑暗现象,反对陋俗,反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主张宗教为穷苦人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