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传说有二十四祖。二十四祖筏驮摩那是该教的真正创建者,是释迦牟尼同时代人,耆那教称他为大雄。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婆罗门种姓坚持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作为沙门思潮之一的耆那教派,与其他各派别一起,力图冲破婆罗门在宗教、思想、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设下的罗网。如果说耆那教是一个古老的宗教,那么,二十四祖筏驮摩那(正统耆那教把筏驮摩那大雄当做一系列创始人中的最后一个。认为在大雄之前,二十三祖已先于他)则是当时耆那教的改革者。
耆那教的主要教义学说即七谛说,包括: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解脱。认为宇宙万物由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组成。“灵魂”有两种,一种受物质束缚,另一种不受物质束缚,即获得解脱的灵魂。受物质束缚的灵魂分为动和不动两类。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原素中。人是受物质束缚的、不自由的灵魂,是有罪的。人之所以有罪,是前生的“业”所决定的,它们(业)系缚在人的灵魂上,使人不自由;人要自由,就得制御。制御就是修行,其方法是持五戒(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修三宝(正智,正确学习并了解耆那教的经典和教义;正信,确信耆那教的经典和教义;正行,正确实行耆那教的教义和戒律),实行苦行。归结起来,耆那教的基本教义是: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和苦行主义等。
支撑耆那教教义学说的哲学是原子论。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论学说的教派之一。耆那教认为,组成宇宙万物的非灵魂(非命),即物质,是由定形的物质和不定形的物质组成的。其中,定形的物质是由原子能和原子的复合体组成的。原子是最小颗粒,它无始无终,无限永恒,具有味、香、色、粗细差别、冷热差别等特点。原子可以两个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物质;也可以由两个以上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物质。由于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数量、次序、方式不同,就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原子有重量因而运动,不同重量产生不同运动方式,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原子有消极否定的与积极肯定的差别,组合在一起的两种原子的强弱,决定物质的性质;强弱是可变的,物质的性质也是可变的。耆那教教义中的“业”,也被解释成为一种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它们可以系缚人的灵魂,使人不得自由。耆那教的原子论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但它混淆了物质与非物质的界限,使原子论蒙上了不可知论的神秘色彩。
筏驮摩那
耆那教创始人。耆那教徒尊称他为大雄。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人。生于古印度弗栗恃联邦坦特罗部族首领家庭,属刹帝利种姓。曾与耶输陀结婚,生有一女名阿若吉。筏驮摩那双亲是二十三祖巴湿伐那陀信徒,当他30岁时,父母双亡,立志出家苦行。离家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曾被诬陷为偷牛贼,曾被当做密探,受尽侮辱陷害,裸体行乞。当他42岁时,在吠耶婆达东北的娑罗树下觉悟成道,苦行生活达12年半。成道后,他先后组织教团、宣讲教义、进行宗教改革活动,达30年之久,约于公元前527年去世,终年72岁。其主要活动地区为印度现今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西北部、北方邦的东部和奥里萨等地区。
耆那教巨型石雕
位于印度南方的卡纳塔克邦,是一尊高达17米的耆那教创始人筏驮摩那大雄的石雕像。雕刻于10世纪统治南印度的恒加王朝时期。从下面到达大雄雕像脚下,需要攀登600余级石阶。
耆那教神庙
耆那教从原子论这种世界构成论出发,自然要反对神灵创世论,继而反对偶像崇拜。当时的婆罗门教认为,世界是由神,诸如“大自在天”、“湿婆”、“婆罗门”创造的;世界是从浑沌中产生的,或者是从原始的“卵”中产生的(是梵天创造了这个卵);爱神又创造了力量神等等。耆那教认为,婆罗门的这些观点是没有根据的,婆罗门教的理论家“不懂真理”,所说都是谬论;指出这个世界是永恒的, “将永远不灭亡”。婆罗门教崇拜创世之神,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由它们决定世界的创造、护持和毁灭,由此制定了吠陀(知识,指婆罗门教经典)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针对这些,耆那教逐一做了批驳,指出:所谓天启的吠陀,并非什么真的知识,是他们关上门从自己头脑里造出来的;祭祀也非万能,宰杀动物本身就是罪孽,根本不可能使人得到解脱;婆罗门是不学无术的祭司,他们的知识带有明显的虚伪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界限是人为划分的,种姓应该平等。“不是由于剃了头发就可以变成沙门,不是由于神圣的语言‘’,就可以成为婆罗门,不是由于住在树林里就可成为牟尼(圣人),不是由于穿了树皮的衣服或是吃了野草就可以成为苦行者。人们能够禅定而成为沙门,能够贞洁(不淫)而成为婆罗门,借智慧而成为牟尼,通过苦行而成为苦行者。人们被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或者首陀罗乃是自己的事情。”(www.xing528.com)
尽管耆那教七谛教义学说在当时印度社会有一定的合理性、进步性,也吸引了许多信徒,但仍然可以看出它的局限性,即:主张灵魂转世、因果报应、轮回解脱,认为“业”可以决定人们的现在和未来,并将禁欲和苦行视为解脱的最佳途径等等;实际上,这种消极遁世的做法,只能使劳苦大众苦上加苦。
和与其并立的佛教相比较,它们有一些共同之处,如两者对种姓制度都持否定态度,而注重苦修,以求得个人解脱;两者都推崇“业”和轮回之说,注重于虔修的伦理观等等。但两者发展的状况迥然不同,佛教到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末,曾一度被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奉为国教,后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而耆那教则是望尘莫及,到了20世纪,信众也不过在三百万至七百万之间,而且局限于印度境内。究其原因,在于耆那教持戒过于严苛。为了做到一无所有,有的教派(天衣派)竟拒绝穿衣;担心伤害纤微之初的生命,教徒须滤水而饮,以纱蔽口等等。诸如此类戒律,并非人人可守。目前严格的戒律已大有松动,但该教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或然论
耆那教七谛说之外的另一重要理论。筏驮那摩去世150年后,由他的再传弟子婆达罗巴忽提出。认为从不同侧面看待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因此,每一论点都是有条件的,没有绝对的肯定或否定。为了清楚而又准确地判断一个命题,须在前面冠以“或许”字样。这种判断方法具体分为七种,称为七支论法。如,关于布的颜色,可以有七种判断:或许布是白的;或许布不是白的;或布是白的又不是白的;或许布是何种色不可言;或许布是白的又不可言;或许布不是白的又不可言;或许布是白的又不是白的,也不可言。
对于教义和戒律的理解并非众口一词,耆那教也有不同教派。主要有天衣派和白衣派,后又分裂出很多小的派别。
筏驮摩那像
耆那教神庙雕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