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佛教的发展,僧团为了表达对佛陀的虔诚崇拜之情,也为了宣传教义、扩大佛教的社会影响,创造了许多艺术形式,包括石柱、佛塔、佛像、寺庙殿堂、绘画、梵呗等等,其艺术水平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高,产生了许多魅力无穷、夺人心魄的作品,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容。
古印度著名的阿育王时代石柱,立于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是一个纪念、崇拜佛陀的建筑。石柱高7.2米。柱顶有狮子、象、牛、马、宝轮等雕刻,庄严华美。石柱离地三米处,刻有纪念释迦牟尼的铭文。
最早出现的佛塔是为存放佛舍利(尸体、身骨、尸体火化后出现的结晶体等)的建筑,后来又出现了供奉佛经、存放佛典的佛塔。建于阿育王时代中央邦桑奇村的桑奇大塔,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堵坡”形式的佛塔。大塔为半球形建筑,直径为33.6米,高约16.5米。塔周围有四座高约十米的塔门牌坊,遍布高浮雕或圆雕构件,雕刻着长翼的狮子、长翼的公牛、驮着法轮的大象以及印度民间信仰中的药叉女等人物。位于缅甸首都仰光市丁固达拉山岗的大金塔,约建于公元前588年。高132米。塔顶有做工精细的金属罩檐,檐上挂有金铃1065个,银铃420个,并镶有数千颗珍贵的红、蓝宝石和钻石。塔身经多次贴金,其上黄金已有七千余千克重。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古鲁州的婆罗浮屠,始建于9世纪初,它以刻有约两千幅浮雕壁画和432尊与真人等高的石佛雕像而闻名。位于我国西安市的慈恩寺大雁塔,建于唐永徽三年(652),用于存放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经籍。该塔初建时只有5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多次修整,现为7层,高64米,呈方形角锥状。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大理西北一公里处的苍山中和峰下、崇圣寺内,由一大塔和两小塔组成,建于南诏第十代王劝丰祜时期(842—859)。主塔与崇圣寺同时修建,供奉观音,塔高16层、69.13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塔,是现存唐塔最高者之一。另两座小塔在主塔之西,与主塔等距70米;南北对峙,相距97米,为五代时期大理国所建。两小塔均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塔特点是均为偶数层,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具有曲线美。山西应县佛宫寺的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底层直径30米,总高67.31米,平面呈八角形,共九层,其中四层为暗层,外观为五层六檐。塔建于四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木结构框架,不用一根铁钉。每层都有塑像,底层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坐像,保持着辽塑风格。中国名塔众多,较有特色的还有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县大勐龙的曼飞龙塔,一大八小,形如春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市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塔,形如宝瓶,下有莲座,上有华盖,通体雪白,俗称白塔,建于元代(1271)。
桑奇大塔
婆罗浮屠佛塔
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古鲁州马吉朗地区,始建于9世纪初年塞林多罗王朝的全盛时期。它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堵坡”。自下而上10层,分为塔底、塔身和顶部三大部分。塔底呈方形,周长达120米。塔墙高四米,仅下面的基石就高达1.5米,宽三米;塔身共五层平台,建有回廊,愈往上愈小。
曼飞龙塔 (www.xing528.com)
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县曼飞龙村后山上,是一座金刚宝座式的群塔,由主塔和八座小塔组合而成,属砖石结构,塔基为一圆形的须弥座,周长42.6米,在塔基上面建有大小九座塔组成的塔群。
在雕刻、塑造佛像方面,古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汲取古希腊、罗马艺术精华,创造出释迦牟尼的各种形象,颇具特色。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代所建菩提伽耶道场供奉的佛像、公元5世纪释迦牟尼逝世地拘尸那迦用一块整石雕刻的佛陀涅槃侧卧像,都十分精美。佛教传向世界各地后,传入地寺院道场所雕刻、塑造的佛像,在风格上,保留了印度佛像基本形制,同时也带上了地区和民族特色。不同国家的佛像都有细微差别。斯里兰卡的佛像鼻梁直而长;建于公元5世纪的我国山西云岗石窟的石刻佛像,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壮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佛像有大有小,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已有1500多年历史,有佛像十万多尊,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两厘米。四川的乐山大佛,凿于唐代,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被称为“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北京雍和宫弥勒佛像高26米(露出地面18米)。西藏扎什伦布寺弥勒佛像高26.2米,用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两眉镶嵌钻石珍珠等1400多颗,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造像。
佛教的寺庙建筑,也是一种艺术。由于世界各国文化传统不同,建筑风格多姿多彩。印度寺庙古朴典雅;东南亚各国寺庙富丽堂皇;中国汉地寺庙多为宫殿式,格局为坐北朝南,在中轴线配置殿堂,由南向北依次排开,周围也建有相应的殿堂,整个布局是一个四合院。西藏的寺庙建筑与汉地略有不同,一般都有庞大的建筑群,所有建筑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鲜明艺术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类建筑的典型。日本的东本愿寺、朝鲜的佛国寺都采用木结构的殿堂形式,雄伟壮丽,是世界知名的古刹。除院落房舍式寺庙外,石窟也是寺庙的一种形式。中国的石窟寺是最早的佛教建筑,是根据古印度佛教造型艺术,结合中国传统形式建造的。中国佛教的石窟为数甚多,其中敦煌、云岗、龙门尤为著名。
佛教绘画艺术也别具一格。埃罗拉阿旃陀石窟的壁画,是印度引为自豪的艺术成果。中国的佛教绘画,在仿效印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受印度影响较多。莫高窟等唐代壁画,是中国佛教美术的代表。梁代张僧繇、北齐曹仲达、唐代吴道子是历史上著名的佛画画家,他们的作品以独特风格自成一家。“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后人对他们人物画服饰特点的描绘。此外,中国从南朝开始,出现了“经变画”,即把佛经内容用绘画手法表现出来。敦煌莫高窟有经变画33种,内容有西方净土、东方药师经变、弥勒经变、法华经变等。在一些洞窟龛内四披、甬道顶部、角落处绘有佛陀史迹故事画,是常见的画种。水陆画,即寺院举行水陆道场等仪式时悬挂的宗教题材画;藏传佛教一种称为“唐卡”的表现宗教文化的卷轴画,在中国佛教历史上一直盛行。
佛教也很重视以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感染僧俗信众,烘托气氛。主要形式有梵呗、佛曲。梵呗也叫赞呗,是以偈的形式赞颂佛、菩萨的短章,起源于印度。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后世形成为朝暮课诵)和道场忏法等。我国隋唐前流行的梵呗有《如来呗》、《云何呗》等。近世寺院流行的梵呗尚有“四大祝延”、“八大赞”等,但已通称为唱念。佛曲,即将佛经配上乐谱进行唱诵。公元7世纪时,位于现在缅甸境内的骠国,曾送给当时中国佛曲10种,并派来乐工32人。到了唐代,佛曲的流行已相当普遍。当时唱佛曲,常配以笙笛。今只有铛、铪等相配。在敦煌杂曲中还保留有一部分佛曲作品。佛教的古音乐影响广泛,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的音乐中,时可领略古佛曲的韵味。
敦煌石窟壁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