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教育对话录:读书品质的重要性

新教育对话录:读书品质的重要性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2006年6月媒体:《苏州杂志》采访者:陶文瑜人们常说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文化和文明,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用时代的语言和一些早就站立在巅峰之上的大师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阅读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读书品质,概括而言 就是四个字:静、思、觅、恒。我内心也是十分赞赏和响应阅读节的事情的。

新教育对话录:读书品质的重要性

时间:2006年6月

媒体:《苏州杂志》

采访者:陶文瑜

人们常说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文化和文明,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用时代的语言和一些早就站立在巅峰之上的大师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阅读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读书品质,概括而言 就是四个字:静、思、觅、恒。

陶文瑜:朱市长,我们杂志社早就安排了对你的访谈,拖了很长时间,问题在我。我觉得之前对作家画家作访谈,好像就是和同班同学或者隔壁班同学的谈话,而对你作访谈,好像要找班主任汇报思想,因为在我心目中,一座城市有点儿像一个班级,而市长、副市长就是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最近我断断续续地看了你的文集,其实你相当一部分文字,包括专业论文,都有散文的韵味,我觉得这些文章你几乎就是当散文来写的,我想我们的谈话就当是文人谈心,这样我就找到感觉了。

朱永新:不要客气,副市长更像是一名班干部吧。你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那时的我的确热衷于读读写写。当时班上还有一些这样的同学,相当于文友吧,我们经常在一起你唱我和,然后向校外投稿,那时投稿不需要贴邮票,只要在信封上注明是“稿件”,便可以照样送达编辑部了。其实“诗人梦”、“作家梦”是许多人年轻时的共同梦想,尽管大部分人不能圆梦,但毕竟体验过创作、享受过成功,也为青少年时代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或许我现在的教育研究风格以及论著的撰写方式,与当时不自觉的写作训练是很相关的,而现在追寻教育理想的激情,也是那个时代激情的某种延续。

陶文瑜:十卷本的《朱永新文集》中,有关心理学和一些教育论文我看得比较粗略,主要是有不少地方看不懂,原来我也想过,找机会向你请教,但你一直这么忙,心里就不好意思了,反正这一部分内容我还是以自学为主吧。其实文集中有关读书的内容是很动人的,好几年前你发起并倡导的“书香校园”,我记得我还去参加过一次座谈会呢。有关倡导并钟情阅读,你给我的印象是矢志不移和苦口婆心。

朱永新:很多年前,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意义更加理解和认同。

如果说人类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加以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何以保存和延续呢?我想应该就是阅读了。

我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为什么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们的躯体是怎么形成的?当然在母体里面,寄生于母体,汲取母体的营养。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我们要喝牛奶,我们要吃鸡蛋,我们要吃牛排,我们要吃很多很多蔬菜,来补充自己躯体的营养,增强躯体的活力。但是我们的精神呢?精神的发展当然依赖于物质支持,因为大脑本身也是个物质体,但是精神本身,它是没有办法被复制和遗传的。

因此,我们就需要阅读,需要教育。我常说,学校的教育,我们现在的课堂,就是母亲第一年的乳水,只能供给你最初的滋养,但不能支持你长期的精神发育的成长历程。人们精神的最终成长靠什么?靠阅读。除了阅读,我觉得没有办法让人的精神成长起来。

陶文瑜:这是很有见地的话,也是很中肯的话。说起来我也是尝到过阅读甜头的人,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阅读的收获和快乐是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可惜好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啊。

朱永新:所以要宣传,要呼吁,要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只有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读书才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否则很多人离开学校以后,就再也不会读书了。因此,真正的阅读必须要培养一种精神饥饿感。我为什么要读书,因为我“饿”,就像我为什么吃饭一样,读书是因为我们的精神饿了。这就是“毛虫与蝴蝶”,那些“毛虫”为什么能够成为“蝴蝶”,因为“毛虫”饿啊!它们如饥似渴的去吃那些叶子,最后它们会成为美丽的蝴蝶。没有精神的饥饿感,你是走不远的,你的精神是没办法发育,没办法成熟的。

陶文瑜:说起宣传和呼吁,我想起2003年“两会”期间,你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就是将每年的9月28日作为我国的阅读节,这份提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王安忆、赵丽宏、张抗抗等委员都有联名附议。当时的《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浪网、人民网、网易等媒体都作了报道。

朱永新:是啊,其实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以色列等,都设立了全国性阅读节。我国的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都成功举办过阅读节,江苏、辽宁、山东、云南、珠海、宁波等地,还有我们苏州,也均以各种读书节形式推进读书运动。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设立一个全国性的阅读节。我认为,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最简单、最快捷、最有影响力、见效也最快的方式,就是亲近图书、全民阅读。

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一个创造力贫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陶文瑜:这是很让人警醒的一段话,你文集中这样的段落不少,你曾经说过你青少年时候, 自认为有诗人气质,其实你现在还保持着这样的气质。而且这样的宣传读书,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份情怀啊。我内心也是十分赞赏和响应阅读节的事情的。对了,不久前苏州举办了第一届阅读节,很有感召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就是更大范围阅读节的一次热身。

朱永新:开展广泛的群众性阅读活动,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这种精神财富累积得越来越多,书的形式也由纸质向多媒体发展。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更多的阅读,才能使自己更加富有智慧,并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任何人,不读书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时代淘汰。任何国家、任何社会,没有读书尚学之风,就会失去理想和信念,失去发展动力和竞争依托。最优秀的城市就应该拥有最善于阅读的市民。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苏州阅读节,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创建学习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阅读活动,倡导阅读理念,弘扬阅读文化,营造书香城市,让读书学习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群众自发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进而确立现代市民意识,培育现代生活方式,养成现代文明行为,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陶文瑜:有关图书漂流,之前你谈话中好像说起过,是好几年前了。好像是国外图书流动的一种形式,今天在咖啡馆,人家拿回家看了以后,明天就可能在广场上或者校园里出现了,这是很有想象力、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对了,说起阅读节的这些活动,我想提一条小意见。这次我们单位和社区的捐书,我都参加了,但我心里却有点儿不情不愿的样子。其实好多书,比如19世纪的世界名著、五四文人的不少作品,我几乎不可能再去阅读了,却还是不舍得捐出去,我捐给单位的书,也不知道送哪儿去了。这是一个心情,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我要将自己的孩子送人,最好是知道给了哪户人家,这样我心里也踏实呀。我的意思是,最好把接受图书捐赠的学校或者单位公布出来,可以通过组织的渠道解决,如果谁愿意自己送去也行。(www.xing528.com)

朱永新:你的建议也算是有关阅读节的一种提案吧,大家都来关心和参与阅读,阅读就能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

陶文瑜:我想借这个机会,最后请教你两个问题,一是谈谈你的阅读经历,另一个就是怎么样来读书,或者说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读书品质?

朱永新:我在上大学时,最喜欢的是传记类作品,像林肯居里夫人的传记,还有一本记录个人成长史的《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这是一个日本人的作品。我现在正在读的是《如何改变世界》和《从优秀到卓越》。

人们常常说,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文化和文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用时代的语言和一些早就站立在巅峰之上的大师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阅读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读书品质,概括而言就是四个字:静、思、觅、恒。

陶文瑜:你还是给我们解释一下吧。

朱永新:静,说的是现时社会下,人们较为普遍地带有浮躁不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对读书人来说,能否抵御外在的喧嚣、抛却过度的物欲,以一种古典的平静之心面对书籍,这是我们能否真正走进书香世界的前提,因为淡泊得以明志宁静方能致远

所谓思,指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此言用于读书亦然。因为读书的关键在于读书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善思,能否“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进而时时闪现思维的火花。

我这里所讲的“觅”,既是指读书的种类、书的内容,更是强调在相对有限的自我支配的时间、空间情况下,应当积极有效地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尽一切可能地通过读书来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恒”呢,古人的“十年寒窗”之语,早就明示了学习、做学问要有刻苦、恒久的决心和毅力。而在现时期,教师能否甘守清贫与寂寞,孤身一人、孤灯一盏,以书的博大来温润自己的生命从而执著地追寻精神家园,即贵在一个“恒”字,否则任何计划、方法都是镜花水月。

陶文瑜:我在你的文集中,读到一首你引用的美国诗人狄金森有关读书的短诗,很惭愧,说起来我也是写诗的出身,也读过狄金森的作品,但这首诗是第一次看到,这似乎无形之中又一次提醒我人生有涯学无涯,我想将这首诗放在最后,作为我访谈的结尾,也是一个纪念吧。谢谢朱市长。

没有一艘船能够像一本书

把人的灵魂带向远方

没有一匹骏马能够像

一页跳跃的诗行

这条路再穷的人也能走

而且不必为过路税伤神

这是何等节俭的马车

承载着人类的灵魂

朱永新: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