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3月11日
媒体:《南方周末》
采访者:笑蜀
什么是教育素养?教育素养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选择,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我们正尝试建立新父母学校,努力探索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道路。
一、过早文理分科对知识和智力的危害显而易见
朱永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定中。这个纲要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我认为应该是重建全民教育素养,让全社会知道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
记者:这话题很新鲜。您是怎么想到的?
朱永新:我是从这次文理分科的讨论中想到的。这次讨论实际上是我挑起的话题。几年前我就讲过高中文理分科应取消,但没有像这次讨论这么热烈,甚至教育部规划纲要都把这个主张写进去了。
记者:但是争论很大。
朱永新:它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任何一个有基本教育素养的人,都不会把它看做一个问题。过早文理分科对知识和智力的危害显而易见。
记者:但是大家担心加重孩子的负担,他们现在已经够累了。
朱永新:我们的家长为什么不动脑筋想想,文理不分科不一定都是做加法,还可以做减法。取消文理分科之后,考试方法要配套改革,我不需要九门都考,可能只有两门必考,其他课程可以用选修的方式解决。
再一个解决学习负担过重的办法就是降低学习难度,根本不需要学那么多刁钻的东西。现在整个高中的课程太刁钻了,都是为极少数考进顶尖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大部分学生仍是陪读生。
记者:高考本来就以淘汰绝大多数人为目的。
朱永新:所以整个大目标要纠正。从教育的本义来说,我认为高中教育的总目标就是一个,就是让孩子拥有美好的人性。首先是要教会他们基本的生存技能。美国有一门课我很欣赏,我把它翻译成“生命课程”,它教孩子怎么吃药,怎么看药品说明书,怎么打开药品的盖子;吃菜怎样注意营养的搭配;煤气中毒了怎么办;户外受伤了或者被蛇咬了怎么办……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它都会教给孩子。
记者:但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学校里恰恰没有。
朱永新: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是教孩子做人,而是把孩子变成一个分数的机器,我觉得这是整个教育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这样说来,不只是体制的问题,也有家长的教育素养问题。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他们不知道人的智能本来就有差异,本来就是多元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去丈量孩子。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就只有一个标准——分数,而分数面前永远只有一个赢家。
二、教育素养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选择(www.xing528.com)
记者:从多元智能的角度看,应该给孩子多元的选择、多元的人生发展方向。
朱永新:承认多元智能之后,你可能发现实际上你的孩子更适合搞艺术,或者更适合经商,那就让他去搞艺术,或者就让他去做生意好了,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上北大,让他读博士不可呢?只有让孩子从事他真正热爱的事业,他才有真正的快乐。我觉得人的幸福和快乐是教育最应该关注的,也是父母最应该关注的。但现在很多父母人为地把孩子推向不快乐的一面,结果自己也不快乐。
记者:家长和学校合谋,跟孩子的天分作战,教育简直成了一场战争。
朱永新:对。再一个原因是现在很多人认为只有早点定向、早点分工,才有助于培养专一性的专家。这也没有道理,因为人的天分的发现往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人是少年早成,有些人是大器晚成,人到底适合做什么,没有人预先知道。上帝在每个人心中都设定了一个成功的密码,只有当你找到了这个密码,点中了它,你才能成功。那么怎样去点中这个密码呢?那就需要不断尝试。
记者:因而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给他多种选择。
朱永新:为什么要让孩子去玩?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动?就是要让他在不断的尝试中、不断的试错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只有做他最喜欢的事情,他才最能够向前发展。他今天拉手风琴,拉了没感觉,没关系,明天再去弹钢琴,后天再去跑步,在这个尝试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发现究竟哪个最适合他。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如果教育不能给他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最大空间,我觉得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比如钱伟长,他是以文史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清华的,历史考了满分,但没想到他大学二年级学物理时,发现自己对物理的兴趣更大,结果成为一名顶尖的物理学家。如果那时他没有调整自己专业的自由,继续读文史,那就没有他后来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中国就可能错失一名顶尖的物理学家。如果像现在这样过早分科,恐怕永远也发现不了钱伟长,因为从文科再转到理科恐怕困难要大得多。
什么是教育素养?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选择,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正是在这点上,我觉得全社会的教育素养是一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记者:过去我们经常强调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教育素养还是第一次听说。
朱永新:我过去写过一篇文章,说我们的父母都没有经过正式培训就开始做父母,就像没有正式上过驾校就已经开车上路了。
记者:这我完全有共识,我一向认为在中国多数父母是不具备做父母资格的。
朱永新:我一直想写一本关于全民教育素养的读本。20世纪90年代,有过《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和《领导干部证券知识读本》,总书记亲自题写书名,还有各种各样的黄皮书,影响很大。但我认为,要提高全民教育素养,也需要教育素养方面的读本。
记者:甚至不妨办一所学校,对家长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也要拿到上岗证以后才能当父母。
朱永新:其实我们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了。我们在苏州、昆山等地建立了新父母学校,努力探索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道路。当然,家长重要,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也重要。针对教师,我们正在推进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针对学生,我们正在推进“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和儿童阶梯阅读。
记者:做个样子出来给大家看,用实际行动提示一个改变的方向。
朱永新:对。改变教育现状不但要说,更要做。改变现实最有力的方法就是行动。抱怨实际上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行动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