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教育对话录:共同努力大家有功

新教育对话录:共同努力大家有功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2010年1月媒体:《姑苏晚报》采访者:刘放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新教育是大家的,是每个需要新教育的孩子的。也许,我只是一个“北京的苏州人”吧。我不会说我不到苏州工作也一定会从事这项工作,并奋斗出现在这样的广泛影响;我也不想说完全是因为在苏州,才会从事这项工作,但我要说,苏州的确是个能成就人的地方。

新教育对话录:共同努力大家有功

时间:2010年1月

媒体:《姑苏晚报》

采访者:刘放

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新教育是大家的,是每个需要新教育的孩子的。至于我,最多只是一个在时代急促的呼吸声中,大着胆子,跑出来喊了一嗓子的家伙。 因为有孩子, 因为有你们,我微弱的声音才能在中国教育沉疴里激荡。

一、她像我的一个精神后花园

记者:朱先生您好!在这里代表我们的读者向您致以新年祝福。看您手牵拉杆箱的样子,是晚上刚从北京乘飞机回来的吧?

朱永新:晚报的读者朋友们好!大家新年快乐!我是元旦中午回苏州的。上午参加了全国政协的新年茶话会,活动结束后就乘飞机南下。到苏州后直接去体育中心观战2010年“金阊杯”乒乓球比赛,然后再回来的。

记者:过家门而不入啊!其实您一直都在支持我们晚报的工作,是我们晚报的老朋友了,您在我们的副刊上开有一个父子专栏《滴石斋闲话》,帮助我们晚报提升品位,赢得了众多的读者,这就等于是您几乎周周都在我们的报纸上亮相。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新年的第一期“会客厅”请您来做嘉宾,给我们的21万订户畅谈一番。

朱永新:我认为是晚报在支持我的工作啊。这个专栏上的小文章,我都是很专心地专门写的,绝不敢用一些旧文章来凑数。她像我的一个精神后花园一样,写这些文章的过程也是我在后花园休憩放松的过程。感谢你们帮助拾掇这样一个可心的后花园。今天的晚报,发行已经达到21万份,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这很了不起。这是广大喜爱晚报的读者颁给你们编辑记者的新年大礼,可喜可贺!我也一同分享你们的快乐。

我一直很注意你们这个“会客厅”,这是一个选题策划很成功的专版,是很有个性的文化访谈专版。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凝聚着集体心血的专版,请各行各业学有所成、业有专攻的人士对话,激发彼此的思想火花,同时,也让读者在阅读这组对话中激发自己的思想火花,深入浅出,像央视的文化访谈类节目那样,做一些文化的普及工作。但纸质上的阅读,还有一个边读边思考的过程,这对读者的帮助是很大的,是很有益的。报纸是大众传媒,文章不能太专,但也要考虑读者的各种文化层次以及培养和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有快餐型的版面,也要有文化含量适当更深些的版面,你们这个“会客厅”就是后者。祝你们的“会客厅”能持之以恒,保证质量,我也尽自己的所能,在邀请和介绍嘉宾方面,为“会客厅”做一些事情。

二、有梦者,在这方土地总能够起航

记者:一晃您离开苏州快两年了,北方生活习惯吗?还像当年在苏州那样跑众多学校?家乡父老很想念您,请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您在北京的工作生活吧!

朱永新:我离开苏州了吗?呵呵,我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自己离开过苏州啊!也许,我只是一个“北京的苏州人”吧。我在北京的生活没有丝毫的不习惯,原来在苏州养成的习惯也一点没有更改。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我的工作还是与教育结缘,一辈子也分不开的。我还在跑学校,而且跑的范围更广了。光是2009年,我就先后赴贵州、山西、内蒙古、北京、辽宁、黑龙江、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河北、河南、陕西、湖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学校调查研究,并且再次赴台湾访问。我的参政议政博客被评为人民网十大教育博客和十大官员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教育人生》播出了《朱永新——教育理想的践行人》专题,《人民日报·大地周刊》和《国家历史》先后发表题为“朱永新:教育应该是幸福的”和“朱永新:改变120万学生”的专访。我应邀访问韩国全北大学并演讲,韩国现代语文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十卷本《朱永新教育文集》。在国庆六十周年的阅兵庆典中,我有幸在天安门观礼台见证这一辉煌的历史时刻。这些,都是因为与教育结缘的缘故。

同时,我也在尽自己的所能为苏州工作。譬如北京苏州商会的成立,苏州的评弹昆曲桃花坞木刻年画、吴门书画家进京办展等等在北京的活动,我都是全力以赴参加的。尽自己的所能宣传苏州,推介苏州,是我乐此不疲的事情。

记者:还像当年在苏州一样,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两不误吗?研究生还带吗?(www.xing528.com)

朱永新:是的,与当年在苏州完全一样。但是我已经不带硕士生了,博士生也只是每年带1~2名。我带学生,不是为了赶时髦,也不是为了赚外快,主要是想让自己能够保持思考与学习的习惯,同时为新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就像一些媒体人归纳的,我更多的是“一个实践家,一个草鞋精神的智民之师,试图影响的主要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与中小学学生,而不仅仅是几个博士生”。这个比带博士生的劳动强度要大得多。我的博士生也不是通常意义的书斋学子,他们也不知不觉成了我为新教育奋斗和奔波的同仁,我们是师生,也是朋友和同事。

记者: 日前您入选“回响中国——2009年度教育风云人物”,您在致辞中说您的获奖是再一次沾了苏州的光,因为您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是从苏州起航的。有读者感叹您能这样说真是有情有义的人。这里有一个也许您也想过的小问题,就是如果您当年不是在苏州工作,您也会从事这项被同行们赞叹为“一个疯子领着一群傻子干事业”的新教育实验吗?

朱永新:客观地讲,这里面有不确定的因素。我不会说我不到苏州工作也一定会从事这项工作,并奋斗出现在这样的广泛影响;我也不想说完全是因为在苏州,才会从事这项工作,但我要说,苏州的确是个能成就人的地方。有梦者,在这方土地总能够起航。你看,苏州的图书馆,苏州的博物馆,苏州人办的中国昆剧艺术节,还有苏州在全国率先举办的阅读节,档次那么高,效果那么好,参与的人那么踊跃,外地真的是望尘莫及的。所以,我对苏州常有感恩之心。

我们回首往年苏州的元旦,苏州人的迎新万人长跑,多有意思!我做副市长第一年就倡导开展这项活动,马上就有众多知音,这种一呼百应,是最让人感动的。我记得自己不止一次上过你们报纸的头版,就因为这个迎新万人长跑。我总是跑在队伍的最前头。还有每年元旦的市长乒乓球赛,张家港常熟、太仓,再远再忙,市长们都乐于来欢聚一堂,银球飞舞,笑声绕梁,那是多么欢快、多么和谐的场景!我在外地与别的市长们说到这样的场景,他们都无不面露艳羡之色。小小的银球,凝聚的就是苏州的魅力!对了,我中午乘飞机到上海,再回苏州,没有进家门,而是拖着拉杆箱去了哪里?——市长们的元旦乒乓球赛!这还真不完全是为了工作,这其实也是一种享受,享受生活,或者说也是享受工作。我常想,能在苏州这个地方工作,为了自己心中的梦,许多人都是幸福的“疯子”和“傻子”。人生能做这样的“疯子”和“傻子”,实在是太幸运了。

三、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

记者:我们知道,这次的“回响中国——2009年度教育风云人物”,主题的定位是“致敬:有一种力量推动中国教育前行”。这又让人想起您当年入围央视“感动中国”,当选“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教育风云人物”等不凡经历。请问,这次入选与前几次有何不同意义?就您本人来说,对您又有哪些不同的触动?

朱永新:这次的入选,全国只有三人:一个是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一个是新东方的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我感觉自己与他们两位有很大的差距。原来引起关注的媒体,更多的是官方或半官方,这次的媒体,是一个腾讯网站评出的,是纯民间的角度来看待我的。我很珍惜这次的激励,这是一种来自纯民间的力量,一种草根的力量,不能不让我联想到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命题。

就在去年的最后一天,我深夜给我们的新教育团队写新年祝词时,我说:“我们每一个对新教育怀有宗教般情怀的人们,以堂吉诃德的勇气,将苏南一隅的点点星火,欢愉地散遍广袤的天南地北,以西西弗的坚硬,将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柔软地植入未来的中国心灵。多少回,我无法抑制我的泪水。当我们的魔鬼团队以田野作业的方式,布道于穷乡僻壤,我的眼泪为他们欢腾的理想、为他们憔悴的容颜而流。当绛县的蒙学孩童以惊奇惴惴的眼神,遥望那天际苍弯,我的眼泪为他们‘农历的天空’、为他们润泽的童年而流。我一直在说,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新教育是大家的,是每个需要新教育的孩子的。至于我,最多只是一个在时代急促的呼吸声中,大着胆子,跑出来喊了一嗓子的家伙。因为有孩子,因为有你们,我微弱的声音才能在中国教育的沉疴里激荡。”这里面,就有你问到的问题的答案。

在“回响中国”颁奖仪式上,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的陈伟鸿,他读给我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他有一个梦,一个新教育之梦。他为此所做的实践,让一群拥有教育理想的人,在播种理想的路上蹒跚前行。而如今,他的新教育改革之火,已然燎原。”伟鸿还着重评介了主办方设置这个奖项的宗旨:“在中国教育前行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必须要感谢一些人——那些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动中国教育前行的教育风云人物。有了他们,我们至少会看到希望,至少会少走一点弯路。”他说要感谢“一些人”,这个“一些人”中包括我,那么,我又应该感谢谁呢?我想有很多很多,但首先,就是我苏州的父老乡亲!

四、我们父子俩,都受恩于苏州

记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可以向家乡父老透露吗?

朱永新:我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好民进中央的本职工作。行有余力,则一如既往地追寻我的新教育之梦。也希望一如既往得到父老乡亲们的关爱和支持。

记者:这里也向您透露一点,那就是,读者说你们“父子二人转”中,儿子朱墨的文章比父亲的更好看,更有才情,您不会不开心吧?

朱永新:怎么会不开心呢?应该是非常开心才对。我们父子俩,都受恩于苏州。我是在苏州读的大学;而儿子朱墨则是在苏州从幼儿园读起,直至从苏州中学考上南京大学,如今又在上海的复旦大学读研。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历史的规律。如果青出于蓝却不如蓝,那就是巨大的悲哀了。朱墨去年在《文学争鸣》上发表长篇论文,得到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学术奖励,并且作为学生代表赴台湾访问交流。不过你的话也提醒我,我要不断提高自己才行。也许,我还要偷师朱墨,学学他的长处,使我们父子俩的“滴石斋闲话”能拥有更多的读者,以回馈贵报的知遇之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