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的京剧声腔流派与汉调二黄的保留和继承成果

陕西的京剧声腔流派与汉调二黄的保留和继承成果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调二黄流行于陕西境内30县以上,分为关中、商洛、汉中、安康四大地域流派。清乾隆年,西安班社据《秦云撷英小谱》记载,有36个之多,艺人捐款修成四圣行宫敬祀戏祖老郎。在为保留二黄剧种和继承、改革方面作出一定成绩。目前汉中、镇巴的专业团体,尚演唱汉调二黄。

陕西的京剧声腔流派与汉调二黄的保留和继承成果

汉调二黄流行于陕西境内30县以上,分为关中商洛汉中、安康四大地域流派(汉中、安康通称汉江派)。

1.关中派

自清中叶至民国初年为兴盛时期。清乾隆年,西安班社据《秦云撷英小谱》记载,有36个之多,艺人捐款修成四圣行宫(梨园会馆)敬祀戏祖老郎。直到民国初年,这一剧种的实力、影响和流行地盘与梆子秦腔不相上下。在西安、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州、大荔等渭河两岸各地民众中,据陈兰亭《略谈二黄戏》记:“当时陕西大戏虽有梆子、二黄、眉户、徽调数种,人多以眉户是曲子,非大戏,不甚重视;徽调又不大懂;梆子又粗糙;一时多好听看汉调二黄”。其中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喜好尤甚。不仅有专业戏班、业余班和自乐社,就连一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挂衣登台。清末,泾阳富户安吴寡妇收养二黄艺人,组织修改流散剧本,据传还将其后花园划地一块专作埋葬艺人之用。辛亥革命后,与易俗社同时,由陕西督军张凤翙、革命军师长张云山支持创办鸣盛学社,拥师生三百余人,是西安当时最大的戏剧科班。出科的山鸣岐、刘鸣祥、张鸣峰、雷鸣震等皆为汉调二黄正宗关中派中坚力量,享名关中各地,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等地传艺、演出。1931年,艺人王安奎创办西安庆义科班,培养的演员如刘子俊、冯子才、邵子福、董子杰等。解放初期,各派艺人汇集组成西安大众剧社,1950年京剧表演艺术程砚秋到西安考察戏曲,通过对该社艺人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广泛接触访问后,于《人民日报》撰文并与杜颖陶合写文章,对汉调二黄的悠久历史作了考证,提出要重视对这一剧种的研究工作。同时还赠该社书有“汉调之光”的锦旗一面,赠正旦演员杜玉华化妆头面一套。由于梆子戏兴起,同类的京剧入陕,陕西古调二黄合者渐少,新中国成立前后成立的班社未能稳立长存,逐渐失去影响。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成立汉调二黄班以作宗关中派的后继力量。该班毕业后被分派安康汉剧团,目前,关中地区已无专业汉调二黄演出团体。西安、蓝田、户县等地业余演唱组织尚有活动,如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西安二黄研究会,爱好者多为中老年人。

关中派二黄注重唱工,因地域关系,唱腔与汉江派相比,显高昂豪放,激越古朴;吐字归音,多以关中语音为主;演员表演正统;剧本“水词”较少;正剧、悲剧居多;曲牌、击乐及脸谱化妆等与梆子秦腔较为相近。

2.商洛派

汉调二黄流行于陕南商洛山中的洛南、商县、山阳、商南、镇安各县故又称“洛镇派”。查山阳县志,有清乾隆廿年城隍庙乐楼演出的记载,虽未注明演何剧种,但从当时的交通及流行情况看,多为汉调二黄。自清咸丰、同治以来,二黄班社较多。

名盖陕西的艺人孝乾儿、赵安子皆乡籍商洛。孝乾儿名吴宝卿,山阳县人,擅长正旦、花旦,会踩跷。表演传神,扮相俊丽,在西安、商洛及河南、湖北一带颇有名气。赵安子,名清平,镇安云盖寺人,以生末见长,多演三国戏,人称“活孔明”,艺术性较高,能编会演,徽调、梆子戏艺人效仿赵氏为师者不少。清末以来,商洛各地有双盛班、善庆班、广易班、三合班、五福班、同合班、大同社、抗建剧团等科班和演出班。艺人刘广刚、王广琴、吕庆华、张庆鸿、陈忠洪(新中国成立后任省政协委员)、黄亮子、伍正发、王同绪、陈胜志、邢大伦等在当地颇具名望。

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抗建剧团的基础上成立商洛新生剧团,1957年转为山阳县剧团至今。在为保留二黄剧种和继承、改革方面作出一定成绩。现约50人,各行演员基本齐全。商洛所属镇安剧团亦多演汉调二黄。民间自乐班社尚有汉二黄演出活动。

商洛派素以武戏见长,唱腔、表演近于关中派,如民初五福班、同合班及大众剧社等班两路艺人均有参加,演出的《八蜡庙》《红桃山》等戏,尽尚武功,使用真器,观众印象深刻。商洛戏班不仅北出秦岭入关中演出,且多活动于鄂西北、豫西地区,当地人称为陕班子、靠山二黄和陕二黄等。

3.汉中派

汉调二黄的流传发展同汉中有重要关系。早在清代乾隆二年,紫阳县蒿坪的乐楼就有汉中乾盛班演出的文字记载。嘉庆道光年间的艺人杨履泰、杨金年父子,倾家业兴办二黄科班,颇具规模。首科开于西乡县沙河坎徐家河,着重培养汉中、安康当地艺人。出科的“鸿”“来”二派中有查来松者(汉中人),继师之志,相继又培养有 “永”“清”“长”“福” “吉” “寿” “元” “双” “天” “九” “协”以及 “安”“荣”“旭”“玉”“胜”十六派科班和跟班学戏的艺人,从艺者中也有湖北、四川和甘肃籍人。(www.xing528.com)

杨金年,乾隆末年生人,工旦角,被汉江派艺人称为科班传带祖师。旧居紫阳,修有梨园会馆(老郎宫)。“鸿”字派艺人贺鸿生,于鄂西、豫西、商洛传艺,对汉调二黄下河派影响颇大。武净屈来寿,人称“活灵官”,新庙破台、大商开业,多请屈氏出演,死后在今镇巴县修“屈灵官庙”一座。查来松者,被誉为“戏圣人”,人称“查师爷”,除继其师杨金年开科授艺外,带班入川,久去不归,集资修建梨园庙一座(地址不详)。民国初年艺人刘九强进川演唱汉二黄,成都一带声望很高,并享名云、贵各地。汉中科班艺人中被誉为“活姑娘”“银蝴蝶”“海里蹦”“赛太太”“活林冲”“小圣人”“活李广”等至今仍有影响。当地人讲,早年汉中“四门四关,皆唱二黄”,所属各县大都盛行这一剧种。民国以来,艺人、戏班大减,科班形式几乎无存。据当时《西乡县志》记载:“二黄戏赅括二黄、西皮,……擅自长合雅绵邈之调,其唱者多为旧兴安府及湖北人,土著戏子为数甚少。士庶坐而清唱者曰‘闹玩子’”。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乡班子转立城镇,颇有起色。目前汉中、镇巴的专业团体,尚演唱汉调二黄。

汉中派与安康派的风格特点及流行剧目等基本一致,班社来往密切,很难区分。因地处川邻,二黄班社常入川地,故汉中派的道白、唱调多带川音,幽雅缠绵。

4.安康派

目前为实力派。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很快。由于艺人的交流,安康派吸收西安、商洛、汉中以及湖北等各路艺人之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唱腔委婉与粗犷并存;剧本唱词高雅与通俗兼有;道白以紫阳话加工上韵,又讲安康当地方言(陕西语音);唱调吸收当地山歌、民歌成分;表演上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乡土风味;更为人们称道的是:与其他流派相比,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安康旧称兴安府,早在清乾隆年间已有乾胜班演出活动。从城内庙台记载中可知,道光年间有汉荣班、仁丰班、宜泰班等,大都来自汉中并经安康去湖北传艺。此后又有裕泰班、鼎泰班、广泰班、隆泰班、全泰班、贵泰班、瑞仁班、喜泰班、治泰班、瑞泰班、福泰班、靖泰班以及同心社、万寿社、德燕社、东升社、兴汉社等在安康一带演出。这些班社大都以“泰”字取名,据传是因科班祖师杨金年为铭记其义父杨履泰、义伯杨景泰之故。

清咸丰十年(1860),有范仁宝者,自湖北房县大觉寺率瑞仁班西进入陕。因安康原有唱调属东传而下的汉中路子(唱调较硬),而瑞仁班唱腔杂有民间曲调,如多唱“梅花蹄”(第二句或尾句唱词多字排列,字多音少,然后放腔),人们感觉新颖、动听,一时安康人随习者甚多。

范氏立足安康,开办科班,培养了“瑞”“彩”“方”“盛”四派艺人,形成了安康派除杨金年十六字科班艺人之外的一支基本力量。民国期间,由于战乱、饥馑成灾,汉调二黄剧种奄奄一息。1922年,凌成佑(“安”字派艺人凌安福)召集流散艺人创办同心社,在安康城内鲁班庙设园演戏。该社所难得者一直坚持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地方党政领导对二黄剧种的抢救发掘工作十分重视。政府派人组织同心社与西关农工商自乐社联合建立安康人民剧院。1952年,通过文艺整风,落实“改制、改戏、改人”政策,一批新文艺骨干从事戏曲工作,剧院面貌彻底改变。此后,各县相继建立起专业剧团,经常进行交流演出。民间自乐社和业余剧团十分活跃。1957年3月,陕西省文化局设安康戏曲发掘组,共抄录汉调二黄剧目930个,绘制彩色脸谱322具,初步整理出剧种源流沿革和艺人、班社流动情况。这一剧种在安康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生局面。

1956年3月,陕西省文化局批准安康人民剧院为本省国营剧团(由安康专署代管),以继承、改革和提高汉调二黄剧种艺术为其业务方针。剧院随之吸收合并原星火剧团充实力量。同年11月交安康县管理,定名安康县汉剧团。自此汉调二黄一称在陕西逐步为汉剧替代。其间涌现出一批名望较高的演员如杜建德、王道中、黄贤民、杨明灿、何朝宏、龚敬荣、周顺义、雷鸣震、袁胜录、龚尚武、王发云等人和有影响的保留剧目《楚宫》《碰亭》《黑旋风李奎》《打龙棚》等,被定为全省8个重点剧目之一。历年来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中青年演员会演、现代戏会演、调演、国庆30年献礼演出、首届汉剧会演及慰问三线建设铁道兵部队等活动均受到奖励、表彰和好评。1965年,吸收合并了陕西省戏曲学校毕业的汉剧班学员,员工增至百余人,多以中年为主,行当齐全,实力较强。

安康是汉调二黄剧种的主要流行地区,所辖安康、旬阳、紫阳、平利石泉汉阴、镇坪、宁陕、白河等县均有专业演出团体和业余剧团。民间自乐坐唱形式仍普遍存在。1981年底举办的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对振兴这一剧种,搞好继承、改革和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除以上四大地域流派之外,艺人们习惯将汉江陕西白河以下,东流湖北境内的郧西、郧阳、均县、老河口一带,平利出境至竹溪、竹山、房县地区及河南南阳一带的汉调二黄(当地多称山二黄、靠二黄、汉二黄和汉剧等)称为下河派,属关中、商洛派传出的路子,从表演特点、唱腔特色、服饰脸谱到流行剧目等都基本一致,而与汉江派在风格上反略有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