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些零星的材料串联起来,使没有联系或者联系很少的材料变得有联系;通过组织手段,让看似没有规律可循的知识和信息点相互衔接;对那些用硬性记忆难度较高的内容,通过特殊处理,使之成为关系密切、记忆度更高的材料,这些是歌诀的重要功能。
记忆按内容分类又可分为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动作记忆等几种。而歌诀记忆就属逻辑记忆的范畴。通过对内容进行理解之后,精确地对某一类内容进行概括,并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将其进行高度地整合和连接,这种运用抽象技术形成的记忆叫逻辑记忆。而形象记忆则是对一件事物具体的形象产生认知,比如说这本书是长方形的,封面是什么颜色,上面是否有图案,这就属于形象记忆的范畴。可以说,形象记忆具有典型的直观性。情绪记忆就是你今天见到了过去的老师或朋友,脑海里翻起你们在一起交往的细节,他对你的情感有着调动的作用,你脑海里会有一种既有的概念,他对你是什么感情,你对他是什么感情,这属于情绪记忆。情绪记忆的印象会很持久。而动作记忆则是你对某一种行为产生的印象,比如体育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做了什么动作,你上、下班的路上,是步行、骑车还是坐车,这都属于动作记忆。这类记忆会对人们的行动和行为产生影响。这四种记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单独的一种记忆,并不能在脑海里形成特殊的印象,只有两种以上的记忆融合在一起,人们才会印象深刻,并形成持久记忆。
歌诀记忆以逻辑记忆的形式呈现,主要是对知识的获取,和对某一类事物进行归纳和总结。将各种零星的、没有什么逻辑的内容,组织得有逻辑,是歌诀记忆的又一个重要的使命。
比如说,中药店里有各种药材,不仅外行看不懂,连内行也对记忆各种毫无关联的药品名称感到大伤脑筋。举几种一级药材和二级药材为例。一级:羚羊角、豹骨、梅花鹿茸、虎骨;二级:黄柏、杜仲、穿山甲片、蟾酥、金钱白花蛇、蕲蛇、甘草、血竭、麝香、蛤士蟆油、黄连、厚朴、人参、乌梢蛇、熊胆、蛤蚧、马鹿茸。这是4种国家一级野生药材和17种国家二级野生药材的品种名称,若是通过机械性、没有组织、没有逻辑的记忆方式,记忆起来的难度和困难就会相当大,而且记忆时容易出现遗漏内容、记忆不完整的现象。若是将其编成歌诀,效果就不一样了,如:一马牧草射蟾涂,二黄双蛤穿厚杜。三蛇狂饮人熊血,虎豹羚羊梅花鹿。这些零散的中药名词,经过串联就好像拥有了生命一样,栩栩如生,这样记忆它们时既不会漏掉内容,记忆起来又会完整简单。中药界人士,通过这首歌诀就可以明确地知道,一马是指马鹿茸;草射蟾是指甘草、麝香、蟾酥三种中药材;二黄是指黄柏和黄连;双蛤指蛤蚧和蛤士蟆油;穿厚杜,指穿山甲片、厚朴和杜仲;三蛇,指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人熊血,是指人参、熊胆、血竭;虎豹羚羊梅花鹿,是指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一共21种互不关联的药材,经过别具匠心的串联之后,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只要将整个歌诀诵读几遍,进行背诵之后,这4种一级药材和17种二级药材的名称就很容易被记住。
记忆是否持久,是综合因素的结果。而歌诀记忆,负责为记忆提供方法和概念,以在脑海中形成逻辑思维的知识点。将看似毫无关系的各种中药材,用歌诀的形式串联之后,易学好记。
语文课上的各种复句和修辞方法,启用了歌诀记忆的模式,会变得妙趣横生。比如说,九种复句用歌诀的形式加以记忆是这样的:因选解说员,急得团团转,请君递假条,承情一并传。抛开课堂上的知识,这就像一首打油诗,或者说是顺口溜,却将各种复句联结得珠圆玉润。第一句中的“因”是指“因果”,“选”是指“选择”,“解”是指“解说”;第二句中的“转”是指“转折”;第三句的“递”是指“递进”,“假”是指“假设”,“条”是指“条件”;第四句中的“承”是指“承接”,“并”是指“并列”。看似小故事的顺口溜里,将九种复句的形式表现得生动而鲜活。这让平时难以铭记的课堂学问,像小游戏般地装入学生的大脑,韵味十足。(www.xing528.com)
十二种修辞方法,也是将一些个体关联不大的词语进行串联,使之具有了连贯、易于记取的特征。三反三比偶设引,借代拟人爱夸张。将修辞方法中代反的词语统一归类为三反,即反语、反复、反问;将统一代比的词语归类为三比,即:排比、对比、比喻;“偶设引”三个字点出了对偶、设问和引用三种修辞方式,后面就很直白地将余下的三种修辞方式代入整句。既工整有序,又意义鲜明,零落的修辞手法也不再自成一派,有了新的组织和归属,只要提起“三反”就会想起“三比”,后面的句子脱口而出,而十二种修辞方法就在其中。若是将十二个修辞方法单独记忆,会吃力很多。本来念几遍就可记住的,要念几十遍也未必能记住。而这种将同类词语归类,将异类词语串联的形式,能让口诀变得更短,信息容量更大,易于记忆。
歌诀在进行串联的时候,还必须注重趣味性和关联性,将没有关联的词语用关联词语串联起来,才能在记忆的时候,可以因此而想到彼。若是歌诀中只注重将非关联性零星散落的词语串联起来,句子不够完整通顺,也将不易于人们记忆。有些常用知识的歌诀是原本存在,或已经由人编撰而成的。而面对一些并不具有广泛性的知识时,却需要自己动脑去编排。编排时需要知道,歌诀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记忆点是否清晰准确。
为了让歌诀通顺流畅、形象生动,借用外来语言进行串联,是歌诀经常会使用的手段。这时,就要通过理解和铭记,判断出每个歌诀中藏着多少知识量,哪些是没有意义的串联词,不需要记住的地方,不必进行记忆,要将真正的知识点找出来。比如:隔海相望东南环,尼印锡不看西南。在这句歌诀里,前面的句子只是为了使整体的句子形象生动而设置,没有意义,是虚设的句子,里面不包含知识点。而后面句子中的“尼”是指“尼泊尔”;“印”是指“印度”;“锡”是指“锡金”;“不”是指“不丹”。结尾处的“看西南”,是为了呼应前句,形成押韵,便于记忆而设。类似这样的句子,在进行记忆的时候,要将知识点提取出来,把握其准确性。
很多歌诀只有找出它的内在规律,才更易于人们记忆。比如,这首歌诀里包含着整个中国的区域版图:华北五省居北部,京津冀晋内蒙古。华东区是七大户,沪苏浙皖闽赣鲁。东北三省辽吉黑,中南豫鄂湘粤桂。西南川渝云贵藏,陕甘宁青新西北。位于华中华东境,港澳琼台要算内。这种类型的歌诀有很多,每个人进行创作的时候着眼点都不同,这首歌诀用六区带省的形式,更加细化和便于记忆,同时知识含量很大,后面的几个省隶属于哪个区,哪个区各包含几个省,通过念诵了然于胸。本来是记忆难点的三十个省,突然之间好像缩小到了眼前,轻易就被大脑给吸收了。
将零星散乱的事物和词汇串联起来,以便于吸收和记忆,是歌诀为快速、深度记忆提供的绝妙方法。可以说,只要找到记忆的诀窍,再复杂难记的事物,都可瞬间变得容易记忆。而将零星的材料串联在一起,就能提升记忆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