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唯识思想,大约可分为:经典时代的唯识思想,论典时代的唯识思想,分流时代的唯识思想。笔者在本节和下一节里予以分别简述。
经典时代的唯识思想
大乘经典的产生,可分龙树菩萨前与龙树菩萨后两期,以经典表现唯识思想的,自是龙树菩萨后所出现的诸大乘经典。其中最能表现唯识学要义者,当推《解深密经》;其次可供给唯识思想重要资料者,就要算《大乘阿毗达磨经》了。
《解深密经》所包含的思想,非常广泛,但举其大要,约有以下几点:
1.在间断的六识外,确立阿赖耶识的存在,虽然还没有明显地以之为第八识,但已肯定地将其视作一个独立的识体,在六识的内在,如暴流一样的相续不断,成为造作一切的动因,保有一切经验的原理,为轮回的主体者,为缚解的联系者。如《心意识相应品》说的一切种子心识,就显示着一切现象都从这根源生起之义,因而“因心所生”的唯识思想,也就依此一切种子心识所含藏的种子,而被开展出来。
2.在种识现起一切的思想下,确立唯识无境的原理。万有诸法的现象,是从种识所现的,而诸现象的本身是不是就是识,这在《心意识品》还没有交代,要到《分别瑜伽品》,佛陀对弥勒解答心境一异的问题,才具体地显露,如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这很明白地否定了一切客观的存在,而发展成为一切是心识所现的思想,以成立有心无境的唯识义。从思想的演进看,《分别瑜伽品》的此一说,是对《心意识相应品》的种识说加以一种补充而圆满的说明。唯识思想发展到论典时代,就将一切种子心识的唯识义,称之为因能变;而将识所缘是识现的唯识义,称之为果能变;因而证知两种能变思想,不是后代论师所独创的,而早在《解深密经》里,已具体而微地含有了。
3.唯识学所说的三性三无性义,在《解深密经》里,不但可以找到明显的根据,而且还有详细的说明,这如《一切法相品》与《无自性相品》所说可知。后代唯识学者,对此虽有种种不同之说,但其根本义均不出《解深密经》。
4.唯识学上重要的论题,且在佛教界展开激烈的论争,至今仍为佛教自身一大悬案的三乘、一乘究竟的问题,在《解深密经》之《无自性品》中,对这一论争有很好的启示。唯识学者坚持三乘究竟,就是以本经为教证,而透彻精辟地说明为什么是三乘究竟,在诸大乘经中,亦只有《解深密经》了。
5.如来的境智,是不是常住,学术界和佛教界都有不同的看法:将其视为无漏无为,必然就说为常住不变,而不承认其有生灭;若将其视为无漏有为,必然就说为有生有灭,而不承认其常住不变。前者如真常大乘说,后者如唯识大乘所说。唯识家所以作如是说,是据《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而来,因为这一品详细地讨论到这一问题,结论认为佛的境智,是有生灭现象的。
6.唯识学所判的三时教,完全依《解深密经》论说。
即此六点,可以看出经典时代的唯识学,对于唯识的要义,差不多都已涉及,如果说还有什么所缺,那只有种子说的思想,在《解深密经》中,尚未有怎样的开显。
《大乘阿毗达磨经》的思想内容,因为该经没有汉译,不得而知。不过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为解释该经的《摄大乘品》,再就《阿毗达磨杂集论》、《成唯识论》等所引《大乘阿毗达磨经》的经文来看,亦可发现该经的思想所在,并且知道古来的学者们,把其与《解深密经》等量而观。因此,该经虽然没有汉译,但不能忽视其所含的唯识思想。如《解深密经》中所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的唯识义,不是由想象或推论而得的,而是从实践实行中所体验到的,但在《解深密经》里,还没有用这一方法论证“识所缘是识现”的道理。用这一方法论证的,是《大乘阿毗达磨经》。如《摄大乘论》引该经说:“若诸菩萨成就四法,随能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识有差别故。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知真实故。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由佛所说三种胜智的转随转妙智,及佛所说三种极强有力的理由,那“识所缘是识现”的唯心无境的理论,可说已得到极充分的证明。同时,从唯识学的全体看,唯识思想演进至此,其体系也就益臻完备。再从《摄大乘论》通释《大乘阿毗达磨经》所说法有杂染分、清净分、彼二分的三分看,不但知道该经含有充分的识变义,而且知道该经还具有三自性义。其他,《摄大乘论》引该经的伽陀,以实阿赖耶识的实有;无性之《摄论释》据《大乘阿毗达磨经》的“诸法于藏识,识于法亦尔,更互为异性,亦常为因性”一颂,以明辗转摄藏互为因果的道理,都是唯识学上重要思想之一环。
论典时代的唯识思想
唯识思想发展为独立的思想形态,虽以《解深密经》为嚆矢,但是,依据这些经典的理论,给予强调而且加以严密的组织,则是其后的论师们所造的诸大乘论典。因而唯识思想由经典时代一跃而至论典时代。此一时代的代表人物,当推弥勒与无著。弥勒的论典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颂》、《分别瑜伽论》、《辩法性论》、《辩中边论颂》,世称“弥勒五论”,为唯识学的根本论典。无著所造诸大乘论,以说明阿赖耶识的缘起,其中较著名者,如《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大乘庄严经论》等,都是唯识的要典,如前章所述,《显扬圣教论》可以说是《瑜伽师地论》的略本;《摄大乘论》是建立唯识的核心;《大乘阿毗达摩集论》是建立法相的根本。其后世亲菩萨转入大乘阵营,就是依这些论典,而更进一步地完成唯识思想体系。所以这论典时代,可以说是唯识学成长的时代,就唯识思想演变的过程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www.xing528.com)
《瑜伽师地论》的内容共有五分,其中有关唯识思想阐发的,在本地分与摄抉择分,此二分的思想,却又有相当的不同。前章对本地分进行了目录性质的科判,其主要思想是:(1)诸识差别论;(2)王所差别论;(3)种子本有论;(4)认识上所认识的境界,都不离自心,但诸法所依的离言自性,却是各有他差别自体的。这种思想,可以说是初期的唯识思想,还没有达到以唯识为体的唯识学。抉择分是抉择本地分的,它的王所差别、诸识差别、心色差别,虽同于本地分,而种子却又与《摄大乘论》的新熏思想相同。因此,可从此二分中,了解唯识思想演变发展的过程。
唯识学是从心意识说、识说而发展向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末那识说、阿赖耶唯识说,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从思想的进程看:起初当然只有六识及意根的七界,继而有人创说阿陀那识、阿赖耶识,最后复将染污意说为末那识。这些新的学说,渐次被加以组织,于是形成了完整的八识说体系。八识唯识的体系,虽是心识思想划时代的一大进步,但始终只是在旧识说上加以发展,依然保持着识分说的面目。在“瑜伽十七地”中,五识身相应地说关于感性的世界,虽非常明白,但到第二意地,就含有众多问题。如论对意地的解释,是依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的五相。其中意的自性,虽被判定为心、意、识,而那各自的解释,全是新的八识说成立的过程。《瑜伽师地论》第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说:“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心谓一切种子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意谓恒行依止性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依此可知心意识是各各差别的,如依后来的唯识义说:心,相当于阿赖耶识;识,相当于六识;意是什么,不怎么明了,大概还不能把其当作八识唯识的第七末那识看待,而与旧说的意根第七心界,没有多大的距离。唯所规定的“恒行依止性”,却也有其新意。瑜伽的法相,原是渐次发展的,所以对这恒行依止的性意抉择,不能不能照卷五十一以后之《摄抉择分》。抉择分对于瑜伽本地分的诸问题,给予明晰的抉择判别,好似对本论的解释。因此,从事《瑜伽师地论》研究的学者,对于本地分与抉择分的法相精粗,是应该注意的。
如《本地分》所示,阿赖耶识只是配合于心,并没有说明何以会有阿赖耶识。到了《摄抉择分》,不但大说阿赖耶识,而且提出八大理由,以证阿赖耶识的存在。论说“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就是指此。这八证是:第一执受证,第二初受生证,第三明了证,第四种子证,第五业用证,第六身受证,第七无心定证,第八命终证。所论举温柁南说:“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意思就是说,在这八个方面,一定要有阿赖耶识的存在才行。假定没有阿赖耶识的存在,那就不论说什么论题,都要产生不合理的现象,而不应于理了。这八个论证,不但在《瑜伽师地论》是很有名的,就是在《摄大乘论》及《成唯识论》所举以论证阿赖耶识存在的理由,也都由其发展而来。这在阿赖耶识的唯识思想发展史上,好比创一新的时代。
《摄抉择分》在以八大理由论证了阿赖耶识后,又以四相建立流转,一相建立还灭。于建立的流转四相中,特别清楚地提出了末那识说,以完成八识唯识的思想体系。卷五十一说:“又由有阿赖耶识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为依止故,意识得转……云何建立阿赖耶识与转识等俱转转相?谓阿赖耶识,或于一时唯与一种转识俱转,所谓末那。何以故?由此末那,我见慢等恒共相应思量行相,若有心位若无心位,常与阿赖耶识二时俱转,缘阿赖耶识以为境界,执我起慢思量行相。”末那识的性质是什么,在这里可说给予了大体上的说明。在前本地分,虽曾说到恒行依止性意,但还没有明确地举出末那的名称,其性质亦不过是发生过程上的东西。到了摄抉择分,以阿赖耶识为总基识,以前六识及末那识为俱转识,于是有八识唯识说。末那识的有无,在唯识思想上是重要的一环,有他,八识说就圆满;无他,八识说就不能成立,末那识的产生,不能不说是唯识学的一大进步。然为什么到这时候,始有末那思想的产生?这当然有其不得不产生的原因。起初,只重视阿赖耶识说,即怎样才能证成阿赖耶识的存在?阿赖耶识的行相怎样?经过一个相当时期的思考,赖耶的存在已经被论证,赖耶的行相已被指出,对于赖耶的实有已无疑问,心识问题到此,本可告一段落。但经再一深思,觉得还有一些存在的现象,不说用前六识无法解决,就是用阿赖耶识亦无法解决,必须另外找出一个东西来,方能圆满地解决。唯识家于此深思熟虑的结果,在心识活动的潜流中,发现了末那识,而末那识在心识论上,也就担负起了重要的角色。从其主要的特质说,就是以阿赖耶识为所缘境,并且妄执阿赖耶识以为我,恒与俱生任运的四种烦恼相应。从烦恼的立场说,不用说是含有重要意义的,若就本体论或认识论的意义说,自然没有阿赖耶识来得重要。正因如此,所以流转还灭的建立,在根本的阿赖耶识,不在随转的末那识。虽然末那识在《解深密经》及《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之后发展出来,但其在唯识思想发展史上,仍然值得注意。
阿赖耶识为建立流转还灭的主体,所以在抉择分的组织中,特别建立还灭相说:“云何建立阿赖耶识杂染还灭相?谓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互为增上缘故……复次,阿赖耶识所摄持顺解解分及顺抉择分等善法种……复次,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修善法故方得转灭……如是建立杂染根本故,趣入通达修习作意故,建立转依故,当知建立阿赖耶识杂染还灭相。”阿赖耶识为一切杂染的根本,于此可说已被彻底揭露,因而它的性质,不得不判定为全是有漏,绝对没有所谓本净的余地。赖耶唯染的思想,是虚妄唯识的一贯思想,不管是《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及以后之《唯识三十颂》等,都是这样讲的。经云“三界心心所虚妄分别”,可为此一思想的证明。如说唯识学有所谓净识,那是转依以后所显的心境,在阿赖耶识自身,敢说是不具有这样性质的。
在《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就阿赖耶根本识,而创倡新学说的勇气,固然值得赞美!若更进一步至卷六十三之有心地抉择分,那就更感到创说者的意气更高:“如是已说非三摩呬多地抉择,有心地抉择我今当说。当知诸心善别而转,略有五相:一由世俗道理建立故;二由胜义道理建立故;三由所依能依建立故;四由俱有建立故;五由染净建立故。云何世俗道理建立?谓依世俗道理建立诸心差别转义,当知如前意地已说。胜义道理建立差别,我今当说。云何名为胜义道理建立差别?谓略有二识:一者阿赖耶识,二者转识。阿赖耶识是所依,转识是能依。此复七种,所谓眼识乃至意识。譬如水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镜。如是依胜义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别。”接着又说:“复次,此中诸识皆名心意识。若就最胜,阿赖耶识名心。何以故?由此识能集聚一切法种子故,于一切时缘执受境,缘不可知一类器境。末那名意,于一切时执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为性。余识名识,谓于境了别为相。如是三种,有心位中心意识,于一切时俱有而转。”从来心意识的研究,虽则是权说方便,但以意地抉择分所说,那意地所说的心意识说,大体也不过是世俗道理的建立。依胜义道理建立的心意识差别说,是这抉择分所说阿赖耶、末那、意识的三识差别建立。如综合意地抉择与心地抉择来看,可以发现三阶段的心意识说的开展:初步是阿毗达磨论书的心意识说,其次是本地分意地之心意识研究,最后则是抉择分之心意识的新说。而这第三次的意地、有心地抉择分的七转,第八阿赖耶识的研究,与菩萨抉择分的研究相对,此为《瑜伽师地论》当时心意识研究的顶点,而阿赖耶说,高于阿赖耶唯识说。其后,关于识说,尚加几个阶段的进步改善,而始发展。
《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的阿赖耶识说,是在菩萨地抉择分所成的,因此特别引用《解深密经》为权证。由于这是从前的“识”说向唯识说的高层次转向,所以不能不说这是依于《解深密经》而得明显的。如此经重要的部分,从《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及卷七十八,差不多全被引用为教证。所以关于新的阿赖耶唯识说,这是属于第一根本资料。然此《解深密经》,如对其作精细的剖析,不得不说是在强调智的立场之《般若经》与考察依心、由心、唯心诸点之《华严经》的影响下,而发展了的新的“识说阿毗达磨”。有学者说,《解深密经》在某种意义上,很有一点像组织井然的论典,其原因也就在此。
从心意识说到阿赖耶识说唯识说产生的过程,见于无著《摄大乘论》的所知依分。在所知依分中,为欲说明所知依根本识的阿赖耶识,所以特别引证已很发达了的大众部的根本识与化地部的穷生死蕴等。结果,阿赖耶唯识说的动向,在对各种心意识的异门密意的研究下,而渐次地发展起来。《摄大乘论》虽如《大乘庄严经论》主张一心论,但已有转向多心论的趋势。如《所知依分》遮异计中说:“复有一类,谓心意识义一文异,是义不成。意、识两义差别可得,当知心义亦应有异。”实在说来,心意识的分别,早在《大毗婆沙论》或法救之《五事毗婆沙论》已有论及,到了《解深密经》之《心意识相品》首先高扬阿赖耶唯识的心意识说,再经《瑜伽师地论》的详细论证,于是无著在《摄大乘论》给其来个绵密精微的组织,成为完全的赖耶唯识学。其演进的层次,大概是:《解深密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大乘阿毗达磨经》说“阿赖耶”;《瑜伽师地论》首先企图把这两名结合起来,组织阿赖耶识说,虽已辨明了八识的性质、作用及生死因缘等的差别,但对万法唯识的要旨,可说还不十分决断;到了《摄大乘论》,依此而强调根本识,此阿赖耶唯识说,稍稍精细,而其组织益强,从《摄大乘论》之意趣看,虽似对于小乘而立唯识之旨,但在组织的说明上,还没有如世亲之《唯识二十论》及《唯识三十颂》表理相依,从破邪显正的两面,说破一切唯识之旨。
八识唯识说的组织完成,是无著的《摄大乘论》,在唯识思想史上,是一重大的发展。虽然《摄大乘论》已强化了八识唯识说的组织,但无著用力最勤的仍在阿赖耶根本识的说明,至于第七末那识这个名称,还未见其用在《摄大乘论》中。《摄大乘论》所说到的意,只是染污意而已,而且从《摄大乘论》之《所知依分》全文看,其染污意的论说,并不是专为染污意而说染污意,不过是从阿赖耶识的论证中,略为之附带一说。所以把染污意确说为末那识的,仍然是《瑜伽师地论》,且不是在本地分,而是在抉择分。而后来的护法论师在注释《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卷四)时,注释第二能变末那识引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意地抉择及卷六十三有心地抉择所说末那之论说作为权证。从护法引用《入楞伽经》卷九的“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的颂文看,虽是变为末那识的经证,但从创倡第七末那识的权证看,当以《瑜伽师地论》之《摄抉择分》所说为第一资料为妥,至于《入楞伽经》所说末那的经文,只可看作依于《瑜伽师地论》抉择分而有的第二次资料。无性的《摄大乘论释》卷三,基于“藏识恒依染污”的释意,断定“此即末那”,恐怕是护法论师的意思了,因为《摄大乘论》只说出染污意,并未说有末那识名,所以还不能把其作为末那识之史料看。此一时期之唯识学,中心既在阿赖耶识的教义组织,在全体唯识学方面来讲,其组织当然还没有臻于完善严密,到世亲菩萨时,才将前期不完整的唯识思想理论,加以严密地组织,使之成为最有系统、最有条理的学说。
世亲与无著,虽是骨肉兄弟,其性格与阅历却有很多不同。在性格上,无著菩萨是一个始终采取实行主义的人,重于精神的修养,将客观的理论运用到主观上来,使之达于主客观一致的境界;世亲菩萨是个学者性格的人,其头脑非常明晰,其著作组织严密,其所作之《俱舍论》、《唯识三十颂》一直至今日,仍然在学术界流行不已。特别是《俱舍论》在藏传佛教中更享盛誉,有“八年《俱舍》、三年唯识”之说。就阅历说,无著对于小乘佛教的造诣虽然很深,但他毕竟是具有菩萨根性之人;所以他没有怎样经过小乘佛教徒的阅历,就为唯识大乘而努力了。世亲则不然,他出家于小乘说一切有部,起初还是有部之学匠,对于大乘佛法,而立于排斥的地位。其后弃小转大,完全是无著的训示。就著述而言,无著对于赖耶八识说,站在创说者的地位。世亲虽竭力弘扬唯识大乘,但始终不脱祖述者的地位。欲与无著同席还有所不能,因为他只是传宗弘布无著思想而已。真正欲对唯识学有所认识,当仍以无著为中心。但仍要强调的是,世亲所学比无著范围广,他的思想涉及各个方面,如就纯粹继承无著的系统,并简单地把其组织起来,而在内容方面求大成来说,就是《唯识二十论》及《唯识三十颂》。更应该肯定,由于世亲菩萨弘布唯识,唯识思想的显扬,不但达于无遗憾的地步,而且更被完全整理组织起来。同时,就立自破他方面说,对于唯识思想持反对态度的学派,世亲常给予无情的反破痛击,以彰唯识的正义。并且为了使人易于理解唯识起见,世亲更创作了有关唯识思想的入门书或纲要书,如《百法明门论》及《唯识三十颂》,就是很简明地整理前期复杂思想的一种体系书。世亲菩萨运用种种方法,尽力于唯识思想的普及,所以他在唯识学史上的功绩是伟大的。
世亲的《唯识二十论》,是破击邪执心外有物存在的外道及小乘的破邪显正的著作;《唯识三十颂》,是真正严密建立唯识思想系统的著作。其中心思想是,人的心识以外,什么东西都没有,现实世界的宇宙万有也好,现实世界外的天堂地狱也好,一切都是人的心识所变现的;堕而为三恶道成饿鬼也好,或升而到净土佛国也好,全以自己的阿赖耶识为根本的原因所成。两论的基础,虽同在《瑜伽师地论》及《摄大乘论》,但组织之巧妙,次序之严整,实为世亲菩萨的两大杰作。二论的不同之处,要言之,《唯识二十论》以破邪为表面,而将显正置于里面;《唯识三十颂》以显正为表面,而将破邪含于里面;虽两论出于一致的精神,但欲明了赖耶唯识说之旨,不得不依于显正的《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虽是一百二十句的短文,但唯识学的经论之一切思想,都含摄在里面,按照唯识相、唯识性、唯识位的次第,配合境、行、果的修学程序,建立起严密的组织。其中,彰能变体的一颂,明白地说:就能变的识类说,虽则唯有异熟、思量、了境的三能变;就能变的识体说,那是有八识的,即初异熟能变是第八阿赖耶识,第二思量能变是第七末那识,第三能变是眼等前六识。此与《摄大乘论》思想不同的是:第一,《摄大乘论》是一能变的思想,《唯识三十颂》是三能变的思想;第二,《摄大乘论》只说染污意,未曾明确地说有末那识名,《唯识三十颂》不仅明白的指出末那识,并从所依所缘等各方面,显示末那识的不同面;第三,《摄大乘论》对于阿赖耶识,重在种子识的说明,《唯识三十颂》对于阿赖耶识,却重在现行识的方面,而且说明赖耶的受熏持种,末那为执藏的诸义。这样说来,唯识思想虽由无著菩萨所大成,世亲菩萨所完成,但严格地讲,彼此之间的思想,是有很多出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