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东,江苏阜宁人。在西安电子科技科技
大学(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就读本科和研究生,1990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班,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美国Cornell大学访问教授,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ISN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宽带无线通信”创新团队带头人、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现代无线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第一届和第四届863高技术个人通信技术专业专家组成员、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的实施方案和总体组专家、总装备部通信与信息安全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高级会员。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机电部“优秀科技青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优秀青年”、省“新长征突击手”、信息产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对国家863计划有重要贡献的先进个人”、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并入选我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领导干部,李建东注重加强业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国际交流合作,制定了多项有利于人才引进和梯队建设的政策。
作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在提高学生待遇、改进研究生培养方法、规范研究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有益的改革措施。通过国家资助和导师联合资助改善研究生生活待遇;在原有学位课设置的基础上,强调基础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增加数学课程加强工学学位研究生的理论基础;通过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以及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增加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带领研究生院全体同志,以“打造品牌、开创一流”为目标,通过贯彻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导师队伍建设为根本,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优化生源的结构,强化过程管理,筑牢学生基础,拓展国际视野,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深化研究生创新工程,抓好主要指标体系的建设,有力提升了学校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数量。争取到了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试点单位,并且进展顺利,获得中期检查专家的好评。积极探索博士研究生培养授位标准的改革,规范了博士生培养学制。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正努力取得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成果。
在担任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期间,他带领全院教职工,努力完善学科建设,其中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信息安全3个本科专业成为陕西省名牌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密码学、军事通信学等学科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密码学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学院的“现代通信网络工程”学科群得到了国家“211工程”十五建设的重点支持,2002,2006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评比中排名第二。目前,通信工程学院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新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期间,在李建东的带领下,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努力,该实验室分别于2002,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评估,成绩良好。该国家实验室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为主要依托、以“密码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与“军事通信学”等学科为支撑,定位于通信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新型通信网络的理论及关键技术。明确了“面向本领域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前沿技术——自组织网络及‘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拓展和提升实验室创新能力,在高动态大规模无线自组织网络、高效图像编码、网络编码理论与技术、无线网络的安全架构和协议、超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抗截获抗干扰专用通信系统等方向上取得重要突破,创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重大社会效益或明显经济效益的标志性成果”的战略方向。争取并设立了“现代无线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李建东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研究、开发才能与组织等条件,并且在自己的学科和专业领域有重大突出贡献,起到了带头作用。作为学校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的带头人,他具备一流的学术品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公认,不仅体现在学术成就上,而且他还具有宽厚的胸襟,有亲和力,其道德、学问在学术圈子里有良好的口碑。他深刻意识到现代社会是团队力量竞争的社会,团队力量大于单个人力量之总和,借助团队可增大个人的无形资产,加入团队使竞争发生了质的升华;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搞学术研究的关键是团队带头人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就是调动“学术队伍”的积极性。而队伍建设、队伍发展的前提是团队精神并形成团队的集体力量。因此在学院管理和学科发展中,他鼓励团队建设,强调合作,制定了一系列团队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政策和制度。
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相处、宽厚待人专心建设自己领导的学术团队,为团队成员建设一个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他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理论和敏锐的洞察力,结合通信发展趋势,为团队制定了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研究目标,团队研究方向始终和国际研究热点一致;同时他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他鼓励青年教师开拓思路,专心科研,加强合作,他经常说:“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该方向和团队的研究方向一致,研究兴趣和内容对团队要有贡献,团队就是我们的大家庭,团队发展好了,个人才能发展好”。在他的指导下青年教师相互合作、快速成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领导的团队中,青年教师先后获得“霍英东第十一届青年教师奖”“三秦学者”等称号,大部分青年教师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二、本科与研究生教学(www.xing528.com)
李建东在教学上向国际水平看齐,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研究并在实践中完善高质量的培养方案,使“通信工程”专业成为国内一流的专业。在教学实践中他不断探索创新,随着专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授课内容,主讲硕士生、博士生课程三门,目前正指导的博士生25名、硕士生20名,承担教学改革项目两项。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首先,李建东在课程设置和改革上下工夫。他提出了要更新、拓宽专业面,给学生开设反映技术发展趋势的新课程。他针对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研究生开设了“宽带无线通信”“无线个人通信”“信息网络理论基础”等新课程,同时还为本科生开设了“通信网络基础”“通信原理”。他负责的本科生课程“通信原理”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信息网络理论基础”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他认真准备每节课的课件,一方面跟踪通信领域的发展,不断更新讲课内容,另一方面开办新技术讲座,使得学生对本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有所了解,并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将课本中提及到的概念、理论和通信发展现状相结合。他还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选修李建东课程的学生不断增加,特别是新技术讲座,每次都是座无虚席。学生们反映:“他讲的课内容非常多,条理清晰,充实详尽”“李老师讲课不大看书,烂熟于心的感觉,让我们敬佩。”他吸取国外的教学经验,十分强调学生的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纠正当前由于应试教育在学生中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也使每个听课的学生受益匪浅。2007年他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其次,他以严字当头,努力实施启发式的培养方法,以高度的责任感带好每个研究生。李建东指导了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他的学生们谈起他来,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严”,治学的严谨和要求的严格往往超出了学子们的想象。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业他都非常地负责,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博士生们说,每一个人的项目、进度他都了解,要求每位学生每周都要向他报告进度,每个月都要汇报发现的问题。他指导学生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大致方向确定之后,他让学生们凭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项目,一点不强迫。选好题目后,他不是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是先问“你有什么想法?”有想法就鼓励学生大胆去做,没有想法就启发,与学生讨论。只有当具体工作中遇到实在想不透的问题,他才点拨学生,亲自帮学生解决困难。他既严格要求又平易近人,学生们都乐于与他讨论问题,乐于像他那样对业务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他的学风十分严谨,这不仅体现在他对自己、对学生的研究课题严格要求,也体现在他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上。李建东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他一旦有事不能按时讲课,一定会很快补上。一次,他刚手术完出院,坚持给学生上课,因为身体疲劳,不能像平时那样站着讲课,为此,他向学生道歉,学生无不为之感动。他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每次博士生例会,大家都认真准备报告。无论有多忙,学生的文章和论文他都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学生讨论,在学生毕业时,大家都会说李老师工作很辛苦、很认真,因为他们发现很多关于修改后论文和文章的邮件都是在凌晨发出,几万字的论文,他不仅提出学术问题,包括书写的风格、错别字也都一一指出。
作为一名教师,他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注重素质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学生都喜欢向他倾诉,他会耐心的听取学生诉说苦恼,当学生科研或论文进度慢,甚至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出现自卑等心理时,他会帮助学生查找问题,并结合实例安慰学生,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他告诉学生“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走了弯路,不见得是件坏事,因为在走弯路的同时,同样学到了很多东西”,学生在他的指导下,打开心结,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完成学业。在学生毕业前,他会给学生一些很好的建议,提醒学生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工作中的态度和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使得学生尽快地转变角色,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他的学生很多都是知名高校、企业、公司、研究所的骨干,这和他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科研
李建东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的研究,该同志认真勤恳,踏实上进,努力学习专业前沿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能够开拓新思路、提出新方法,不断地推陈出新,紧跟国际研究趋势,他领导的团队在国内较早的开展多项前沿课题研究,并且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高校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五年来,他担任多个国际会议合作主席或委员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181篇,被SCI和EI收录分别为33篇和18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项;组织并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2项;编写国家规划教材2部。获陕西省科技技术一等奖、密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技技术三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989年至2002年获省部级奖励5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等资助900余万元,获得国防预研项目资助1 200余万元。
在863重大项目“宽带无线IP技术”及“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速无线接入技术研究”等课题的支持下,李建东教师带领课题组针对无线接入系统的环境适变性问题,发明了空域干扰温度估计方法、多跳接入网络关键节点的探测方法、基于多维资源表征的动态管控方法。针对无线接入系统资源高效利用效率问题,发明了基于认知的OFDM资源分配方法、基于空域资源的MIMO传输方法;发明了增强型分布式竞争控制机制,拓展了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构建了认知无线接入演示系统。研究建立了多维资源的表征体系和管控体系,形成了资源利用的新方法和协议,提升了无线接入系统的环境认知能力、资源高效利用能力和自适应动态传输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动态可变无线接入环境下多维资源的精确感知和管理问题、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
李建东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儒雅的学者风度为学生们和广大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他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师德,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受到广大师生的赞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