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师德:教研室曹有凡先进事迹精选

陕西师德:教研室曹有凡先进事迹精选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咸阳市教研室曹有凡先进事迹曹有凡,女,1967年9月生,陕西彬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大学专科学历,现任咸阳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兼小学科副科长。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使曹有凡所带的班在各类质量检测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

陕西师德:教研室曹有凡先进事迹精选

咸阳市教研室曹有凡先进事迹

曹有凡,女,1967年9月生,陕西彬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大学专科学历,现任咸阳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兼小学科副科长。曾被评为咸阳市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教学能手、新长征突击手、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三·五人才、五四奖章获得者、特级教师、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模范教师。

20多年来,曹有凡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凭着改变教育落后面貌的炽热情怀,恪守“爱字当头,育人为本”的工作信条,扎根教育,潜心钻研,探索总结出一整套富有成效的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新方法,成为我省知名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积极实践者。她先后30余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1995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200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并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三·五人才”,2004年被评为“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06年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一、爱课堂 潜心教法改革

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课堂是曹有凡的不懈追求。她信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追求“为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带着做一名专家型教师的憧憬,曹有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饱蘸着奉献与追求的墨汁,谱写着自己壮丽的人生。为打破传统教法的局限,探索出一条教改的新路子,曹有凡勤勤恳恳地学习,孜孜不倦地摸索。20多年来,工资的大部分用在了买书、购资料上,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舍弃了年轻人喜爱的一切活动,甚至连年迈的父母都顾不上看望,连年幼的孩子也顾不上照管,全身心投入于教育教学之中。为了教研,她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有时,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她翻阅大量书籍,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认真钻研教材好几遍;有时,为了设计一个课堂游戏,她反复琢磨,细细推敲,放弃休息,加班加点直到天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6年全省赛教,她硬是靠着扎实的教学理论功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征服”了评委,一举夺得了六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这次赛教,也使她认识到,只要努力,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奇迹!她一鼓作气,加倍努力,又连续在1997年、1998年相继摘取了省级“教学能手”桂冠。1999年,她又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在乌鲁木齐昆明举行的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并获二等奖。

在教学中,她以“提高学生自学与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导学,强化训练。从1988年开始,她就致力于“教路导学法”的研究与实践。起初,她针对一篇课文中结构相似的段落讲解,只讲一段,教给学生方法,而后让学生模仿着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中,她发现不只段落相似的文章可引导学生自学,同类体裁的文章也可如此教学。于是,她精心设计“教路”,引导“学路”,进而将“学路”融于“教路”之中,教中有学,教中有法,授人以渔,潜移默化,引导自学。随着研究面的拓宽和加深,曹有凡每一课时的教学中都努力为学生创设自学的机会。到1991年,“教路导学法”已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即寓学法于教法之中,通过实施教路,渗透学法——回顾施教过程、总结学法——依学法自学,形成能力,从而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那些异常艰辛又充满希望的日子里,读资料、访名师、反复实践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一次次遭受挫折,一次次战胜自我,在否定之否定中,逐渐走向成功。这种教学模式形成后,起初在本校试讲,学生不适应,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课堂管理难度明显加大,自学效果不理想。她虚心向同行请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复修改教案,接着在县上、市上试讲,也被否定,一位评委甚至说,曹有凡这种教法,有可能改变人们对她所抱的希望。面对种种困难,她也产生过困惑,但强烈的事业心、不服输的个性,使她没有灰心,反复实践,在省、市、县教研机构的关心支持下,拜师请教,不断修改教案,不断试讲,终于取得了成功。1991年在省赛教中,这种“教路导学法”使她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曹有凡的“教路导学法”一经形成个人的教学模式,立即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市、县新闻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彬县教研室先后三次专门下发文件介绍“教路导学法”,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广;彬县教育局先后八次安排曹有凡送课下乡,给20个乡镇小学教师讲课;咸阳市教研室也先后安排她在全市13个县区巡回讲课;咸阳道北铁小、实验小学以及秦都、渭城、杨凌、兴平等县、区校或邀请或带队来请她讲课、作报告。她共在各级各类学校上公开示范课320多场次,做专题讲座200多场次,教学光盘《海底世界》《圆明园的毁灭》《我的战友邱少云》分别被陕西省电教馆、云南省电教馆录制,在全国出版发行,并被确定为陕西省电教教材。一位乡村教师写信说:“曹老师的课,不光教知识,还教方法,使我大开眼界。”一位知名校长听完课后称赞道:“曹老师的课堂教得轻松,学得快乐,教学技艺炉火纯青。听她的课真是一种享受!”2002年,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期间的一次交流大会上,南京晓庄学院教授吴晓东、南师大教授魏南江十分赞赏,高度肯定,认为这一教法对实施有效教学,落实素质教育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07年“教路导学法”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在改革教法的同时,曹有凡十分重视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对症下药”。对“知识型”的学生,她以日记、片断训练为主布置练习;对“能力型”的学生,则设法扩大其课外阅读量,积累语言材料,从而使优生更优;对“困难生”作业布置以基础知识为主,不拔高要求,尽量手把手地教。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使曹有凡所带的班在各类质量检测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

二、爱学生 倾注满腔心血

20多年来,曹有凡把一腔热血全部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在教育学生上,她融入了感情,渗透了心血,像大姐姐一样带领学生学习、劳动,又像母亲一般在生活上给孩子以关爱。不分白天黑夜,不管班内班外,只要能给学生关爱,她就感到快乐;只要能看到一张张笑脸,她就感到高兴。她像搞好教学那样不断探索,钻研教育学生的问题。针对小学生好奇、贪玩、任性的特点,她突出示范性、规范性、趣味性,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凡事率先垂范。

刚参加工作那年,18岁的曹有凡分配到了彬县城关小学,学校安排她带二年级的语文课兼班主任。带着一种对职业的新奇、对这些8岁左右小孩的呵护,她开始了自己的教坛生涯。早上,她像大姐姐一样和他们一起打扫清洁区。因为他们拿不动扫帚,只能拿着笤帚,许多人一起扫,而且扫地时总是两个在前面扫,三个跟在后面重复扫,永远都扫不干净。也难怪,8岁的小孩,在家里疼都疼不过来,谁舍得让他们扫地?所以她就每天早上拿着扫帚,边扫边指挥,把孩子们分成几组,让他们从周围向中间扫,快扫完的时候,只留一个同学扫,其余的撤退,不至于相互扫一身土。如此一来,她班的清洁区总是打扫得又快又干净。教室里,她要求孩子们每人带一个小袋子,随手把垃圾装进小袋子里,每到周三、周六打扫的时候,让他们每人带一块抹布,同桌合作,一人用湿抹布先擦,另一人用干抹布后擦,将自己课桌的桌面、桌框、桌腿擦得干干净净。如此一来,她们班几乎每个周一早上都能领到“卫生模范”这面流动红旗。遇到学校有大型活动,他们师生齐心协力,刻苦训练。在队列队形比赛时,不止一次地利用课余时间在操场练习,同学们累了,席地而坐,休息片刻,接着再练。练习整齐划一的步伐,练习变化多样的队形,练习昂头挺胸的精神风貌!在变换8字形队伍时,由于孩子太小,一变就乱,体育老师劝她说:“这个难度太大,就不要练了吧。”而她却说“虽然难度大,但是我们班孩子聪明,肯定能学会!”于是就逐人指定路线和顺序,谁先走,谁跟谁,哪儿转弯,哪儿并排,反复练习。终于,在比赛中,她们班的精神风貌、整齐程度、花样变化,赢得了阵阵掌声。在各种活动中,她们得到的不只是一张张奖状,还有8岁小孩的自信心、自豪感!(www.xing528.com)

小学老师面对的不只是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还有顽皮、淘气与屡教不改带来的苦恼。有一年,她带的班有79名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有几名学生还经常不交作业。每次谈话这些孩子都认识到了错误,可事后依然贪玩好动,完不成作业,多次谈话都无济于事。面对这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她不再说教,而是和学生互许诺言、互相监督。作为教师,她保证不拖延作业批阅时间,学生必须按时交作业。一次,外出学习,返校已是晚上,第二天是两节作文课,79本作文一本还未批。旅途的颠簸使她筋疲力尽,怎么办?她想到一次失信不但会使不交作业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会损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给纯洁的童心留下一道阴影。于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挑灯夜战,认真负责地批改圈点完全部作文。第二天,当她抱着作文本走上讲台,用沙哑的声音开始讲课时,竟晕倒在讲台上……学生知道了真相后,流着泪说:“老师,您为了信守诺言,竟熬了一个通宵,我们以后一定说到做到。”从此,她的班里不但再未出现不交作业的现象,而且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相互提醒的口头语竟然成了“你能不能让老师少操点心?”孩子们对她的理解、关爱和支持,孩子们的转变令她十分欣慰。

曹有凡教育学生有许多成功的“诀窍”。对于一些调皮的学生,她从不当面批评,而是结合语文教学适时教育。一次,一位家长反映说,她的孩子听说自己是抱养的,在家里多次发脾气骂家长。如果当面批评,这位学生肯定有抵触情绪;不指教,学生怎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怎么办?她想到了周记,随即给学生布置以《大发脾气之后》为题写一篇周记。在讲评中,曹有凡有意把重心放在大发脾气辱骂家长的表现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谈看法,犯错的那位学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回家主动向家长道歉。还有一位家长反映,他的孩子给他枕头下塞了一个纸条,内容是“爸爸,我不想读书,想去少林寺学武功”。家长怕孩子离家出走,将这一情况及时告诉了她。第二天写字课前,她先给学生讲了王羲之练字的故事,告诉学生:写字是一种本领,需要下苦功夫才能练成。然后话语一转,欲擒故纵地说,大家想想电视上有人舞枪弄棒威风凛凛,想不想学武功?男孩子起劲地喊“想!”她相机教育说:“那就先把字写好吧。写字都怕下工夫的人,即使去了少林寺也会被师傅赶出门的,练功需要吃苦!某某同学,你说对不对?”那位同学见老师点名问他,自然和老师心照不宣,不好意思地笑而不答,眼中流露出的却是老师替他保密的感激。课后,这个孩子跑到她跟前,边笑边说:“老师,我要一直做您的学生。”就这样,在其他同学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一个令家长担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此外,她还采用家访、谈心、交朋友、召开辩论会等方法,使一些学生明白事理,改正了不良习惯。为了帮助和教育那些学习生活均有困难的学生,她还经常为她们购买学习生活用品,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三、爱团队 扶掖年轻人成长

曹有凡现任咸阳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兼小学科副科长。她深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取决于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如何打造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成了她日思夜想的主要问题。为了引领教师向科研型迈进,她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5项,其中《为迁移而教》《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已结题,分别获资助金3000元和科研成果二等奖2000元;其中“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研究》和省级课题《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特色与评价研究》等正在实验之中,进展顺利。有28所学校、421名教师参与了子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她巡回承担课题的学校,给予科研教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针对彩虹小学、咸阳师院附小、风轮小学承担的《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空间的策略研究》《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方法的策略研究》等子课题涵盖面广、研究难度大等问题,她多次深入学校和课题组进行专题辅导,及时解决了学校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对18篇课题论文她像批改学生作文一样圈点批注,对26篇现场交流的论文她都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她的悉心指导,这些论文都获得了课题组的一、二等奖。目前,子课题《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和《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空间的策略研究》已经结题并获得了“优秀课题奖”。此外,作为咸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专家组成员,在全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结题过程中,她结合基层学校的课题随时进行指导矫正,为促使咸阳市基础教育科研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奉献了个人智慧。

在全市13个县市区都留下了她专题讲座的声音、调研指导的足迹。1990年以来,应邀做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教育科研、家庭教育等各种专题讲座200多场次。曾对“学校管理”“有效教学”“复式教学”“高效课堂”等专题进行了调研,完成教师问卷2260份,学生问卷5600份,撰写的调研报告《课改实验中的喜与忧》《小学实施有效教学的现状与思考》发表在《咸阳教研》上。任教研员以来,她坚持每年听课评课不少于160节,每听必评。2009年5月她应邀为“渭城区文汇路小学有效教学研讨活动”做现场点评,她结合3节语文课进行了20分钟的点评,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渭城区教育局局长在总结讲话中说:“曹老师尽管是对3节课进行点评,其实对渭城区实施有效教学今后抓什么,抓到什么程度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再培训、再提高的作用。”如今,西安等外地市的老师遇到评赛,常常登门请教,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心目中曹有凡是当之无愧的专家。

自2006年负责市教研室小教科工作以来,她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连续4年举办了“全国名师示范课”活动,邀请支玉恒、吴正宪、柏继明等16位名师为全市小学教师作示范课20多节次、专题讲座8场次,全市15 000多名教师与名师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专家们深刻的教育思想、高超的教学技艺使老师们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启动了“城乡手拉手,走进新课程”活动,为城区12所学校和农村11个乡镇的113所学校搭建了交流平台。各结对学校参与积极性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008年11月,长武县彭公学区的27名教师、37名学生到秦都区中华路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活动,乡村孩子同城里孩子一起上课、游戏,在城里小朋友的家里生活,不仅增加了城乡孩子间的了解,也促进了城乡家庭的相互了解,把学校拉手拓展到了家庭拉手、社区拉手,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每年都组织开展小学各学科优秀论文征评活动,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为教师交流提供机会,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在组织参与省级、国家级各类评赛活动中,她坚持标准,严格选拔,精心指导,甘为人梯。2010年,在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中,她精心研读相关资料,反复打磨参赛课,终于使咸阳市参赛选手梁荣执教的《渔歌子》获得了特等奖,奖金5 000元,曹有凡荣获指导奖。在陕西省教科所举办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中,她指导董海英执教的《黄果树瀑布》荣获一等奖第一名。目前,岳海江、梁荣、董海英、许闪鹏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已脱颖而出,一批批学科带头人正在涌现,一批批学科骨干力量正在形成,这里凝结着她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培养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作为教研人员,她探索不止,笔耕不辍。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勤钻勤研,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认真总结。她先后撰写教研论文、经验体会、著作、教案,在国家、省、市级发表交流或获奖的达200余万字。近年来,出版家庭教育专著《家校携手育孩子》,合编《奥语全能训练教材》6本,先后主编、参编咸阳市目标教学课题实验辅助教材36本,经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课改实验辅助教材在咸阳市各小学广泛应用;《“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实录》发表于《湖南教育》,《“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发表于全国小学语文学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调用五官写景》《一生走不出您浓浓的爱》《提高习作讲评有效性的思考》等文章发表于《作文指导报》《陕西教育》《咸阳日报》等报纸杂志。2009年她被评为陕西省农村初等教育优秀教研员,2010年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先进工作者,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一届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委员。

四、爱故土 不忘养育之恩

上世纪90年代,曹有凡在教育界已很有名气,各地纷纷邀其讲学授课。那个时候,素质教育刚刚起步实施,到底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如何把抽象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教育实践,教育专家都在研究,一线教师都在探索,而曹有凡已经构建起别具一格的课堂教学模式,站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外地多所知名学校邀她加盟。1997年,曹有凡接到西安一所知名学校发来的聘书,在给以丰厚年薪的同时,答应提供一套住房,她婉言谢绝。2003年,她应邀为山东威海一所学校上示范课,课后董事长希望她能加盟,主要负责该校与韩国学校的学术交流活动,承诺年薪数万元,提供一套公寓。面对一次次的高薪邀请,她都婉言谢绝,依然选择了月薪仅有1000多元的山区教学工作。如今和她一起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同学,有的赴新加坡从教,有的在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从教,同学们动员她走出陕西,可她热恋故土,情系家乡,同学们戏谑她:“井底之蛙爱井底。”就这样,她扛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爱我所爱,无怨无悔,默默地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毕生精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