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钧
2012年初,南平中院党组在全市法院推出“1110”工作机制。实践证明,这既是一条适合闽北绿色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并具有闽北司法特色的路子,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和方向。同时印证了贯彻党的十八精神,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法院工作,才是法院的正确方向与科学发展道路。笔者作为中共南平市委第四届代表,从一个基层法院副院长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与推动“1110”工作机制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助推“1110”工作目标站在新起点上,推动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开创海西绿色腹地建设新局面。
一、求实创新,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政治是法治的导向和灵魂,法治是政治的精髓和核心,二者内在统一、不可分割。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奋进的原则性、根本性问题。因此,人民法院以实际行动贯彻和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做到法院工作与大局工作同频共振。南平法院“1110”工作机制就是法院坚持、推进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践与理论的最好诠释。
“一升一降一亮点零违纪”零事故的“1110”工作机制,由案件质效、涉诉信访、工作亮点、廉政安全四项工作,统筹兼顾审判、队伍、为民、创先争优,统筹到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搭建起全市法院工作的整体框架。在中院党组的全力推动下,取得显著成效。根据2012年南平市法院人大报告,全市法院受理和审执结各类案件分别比增55%和58%,是历年来数量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市“31率”从2011年末位跃居全省法院第三,进京上省涉诉信访总量排名相比2011年降至全省法院后三位,实现年初“一升一降”目标。同时服务优化软环境、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弘扬詹红荔精神、在全省、全国推介创新机制、文化建设、队伍管理等项工作都得到进一步加强,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没有发生司法不廉洁的案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都给予很高评价。
而笔者所在的邵武法院在“1110”工作机制下,2012年法院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当年受理案件为历年之最,“31率”排名居于全区法院前列,综合排名稳步上升。最为可喜的是,2013年7月,邵武法院“31率”跃居全省第一;上级部门交办的涉诉信访案件全部成功化解息访,化解率100%;廉政安保连续保持零违纪零安全事故;四个“老”司法特色品牌焕发新“亮点”,如在笔者司法建议下,林木复绿补种机制选定了新的集中补种地,并由市委、市政府着手,将其建设成集“林木补种场地、社区矫正示范地、普法教育基地”为一体的法制主题教育公园。少年审判庭将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人犯增设的心理干预的程序,进化为亲情教育环节,成功引入涉未成年人权益的婚姻家庭案件审理中。
可以说,全市法院在“1110”推进工作中,体现了人本、为民、公正、高效、和谐的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特征与价值追求;体现了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职责;展示了干警忠诚、勇气、智慧、素养和力量以及全市法院坚持、完善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动融入海西建设,保障南平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扩展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需求。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报告要求,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站在新的起点上,福建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机遇,出台支持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南平发展和武夷新区建设,为海西绿色腹地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中院党组敏锐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1110”工作机制作为全力服务保障海西绿色腹地建设,推动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力抓手,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成效明显。
以笔者所在邵武法院为例,“1110”工作机制在全市法院推出后,邵武法院积极构建法院、乡镇、村三级调解网络,共同做好纠纷化解工作,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如主动派出业务骨干,参与调处了拿口某活性碳公司拖欠50多名企业员工工资纠纷,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在省康佰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市进士碎铜茶业有限公司商业诋毁纠纷案中,邀请市茶叶协会及农业局领导参与共同调解,被告就商业诋毁行为向原告当面道歉,并支付部分损失,双方还达成商业合作的意向,愿意共同维护和提升“邵武碎铜茶”在国内外市场的良好声誉。
为服务南平绿色经济发展战略,邵武法院坚持“惩防并举、重在修复”的审判理念,持续运作林木复绿补种机制,对无经济能力赔偿损失或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实行植树抵偿或抵罚,以林木补种监管令形式责令督促其补种树木。如今,集中补种在水北故县国有林场186亩以及和平国有林场243亩林地已成林,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修复。2013年1月,笔者以邵武市政协委员身份提出的关于在福山、严羽公园建设法制主题公园的提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在邵武天润小区河滨公司建设法制主题公园列入市、政府201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已在建设中。
对在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涉及发展、稳定、民生的突出问题,邵武法院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如应保障农村“外嫁女”在征地补偿分配中合法权益;新奥养猪场业主未经审批擅自毁林占地建设养猪场导致违法犯罪现象之戒等司法建议,都得到市领导批示,并组织专题调研,效果显著。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至2013年7月,邵武法院审结危险驾驶案件93件93人。在审判中,经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并通过《福建省邵武市人民法院关于危险驾驶罪适用缓刑及量刑规范意见(试行)》,对能否适用缓刑的各种情形作出了细化,同时根据酒精含量高低等情节细化了主刑和附加刑的量刑幅度。使量刑基本有章可循,也更加公开透明。今年7月,邵武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法院关于危险驾驶罪适用法律情况的报告。8月,武平县委政法委组织公安、检察、法院、交警来邵武学习交流。
2013年5月,全市基层法院的“林业审判庭”相继加挂“生态资源审判庭”,此举不仅促进林业特色审判,更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这与党的十八大特别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是一致的。
笔者认为,邵武法院服务保障经济建设,推动邵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可谓是“积极作为、有效作为,成效明显”,这与南平人大常委会评价全市法院工作成效一致。今后南平法院在服务保障绿色发展上,将有更大作为,更大成效。(www.xing528.com)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的一次讲话中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人民法院作为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主力军,要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须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永恒的主题、事关人民司法事业兴衰成败。
记得去年南平中院欧院长到邵武法院调研时说,“1110”工作机制中,队伍“零违纪”和安全“零事故”是我们始终追求的工作目标。也因此,全市法院都将各项工作都落实到强化队伍、促进抓党建带队伍促审判树形象创一流上。南平市中院重点开展了创先争优、院长夜谈、建言献策、法院文化等工作,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而笔者所在的邵武市法院,此项工作也是轰轰烈烈。法院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实践和“人民满意单位”复评活动、“司法走转改”、“质量服务年”等活动融合并融入各项工作中去,人民满意率明显提高,公信形象明显提升,全年共有13个集体20人次受到上级奖励和表彰。
在强化队伍过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之于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人民法院应继续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建八项新任务新要求以及增强“四种意识”、做到“四个始终”等中心内容,着力抓好四项工作:着力培养忠诚信念,并将这种“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过硬的政治素质筑牢司法公信力的前提基础;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准确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增强司法公信力的内生动力;着力改进司法作风,深化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加强群众观点教育,把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体察民情、增进群众感情,作为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以优质的司法服务提高对司法公信力的感性认知;着力培育职业操守,使广大法官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以廉洁的司法形象赢得对司法公信力的广泛认同。
四、确保司法公正,走有闽北特色的司法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十八大重申与确立的伟大目标。十八大为司法确立了现实目标并指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居安思危、奋发图强”说则易,做则难。南平法院成功推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詹红荔后,全省、全国掀起了学习詹红荔精神的活动。但是南平法院的“31率”和涉诉信访案件化解等工作却不尽如人意,能否找准并在南平法院司法问题的“症结”上下功夫,推出新的工作举措,从而有效解决南平法院工作不平衡问题,考验着党组一班人的勇气与智慧。实践证明,“1110”这一机制的创新抓住了牛鼻子,其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方向既符合实际又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在2012年南平市“两会”上,南平市中院人大报告用数字说话,用实绩说话,人大代表与政府委员们一致认为“1110”工作机制“直观体现工作,让人信服”,“法院工作务实、有特色”。“信服”与“特色”二个词,充分证明“1110”工作机制创新的成功。
伴随着南平法院“1110”工作机制的成功推进,南平市中院提出了建设“法平如水、求实担当”的闽北法院精神。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纽带、是引领前进的旗帜。而精神建设是文化的灵魂,文化的主心骨,文化的精气神。在笔者看来,市中院党组提出的闽北法院精神,是党中央倡导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具体行动,是南平法院在实现司法公正目标的同时,实现司法精神文化目标,这将是南平法院的又一特色,对推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南平法院要想保持自己的特色,推进法院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就必须持续推进“1110”工作机制,并强化四方面内容:
一是强化“司法公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引人注目的闪光点之一是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八项必须坚持”之一提到了崭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因此,“1110”工作机制要强化“司法公正”比重,即更多强调“31率”工作重要性。继续将“31率”作为一把手工程,更加注重效率与协调均衡。同时积极转化“31率”统计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实现法院工作的新发展。
二是强化司法公开。“公生明,廉生威”。要将司法公开与司法廉洁,即“零违纪”,共同推进,完善司法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加强各类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强化司法创新。创新是司法工作的源泉。福建省是全国最“绿”的省,南平市素有“南方林海”之称,而邵武就是其重要的“林海粮仓”。因此,绿色司法是南平法院最大的特色,也是南平法院创新的源泉。南平法院应继续从基层,从群众中汲取养份,在“绿色司法”上创新出更多工作“亮点”,更好地服务保障绿色发展。
四是强化法院文化。全市法院首先要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审判活动,确立规则、树立导向、宣传法制,提升司法公信力。同时,将“法平如水、求实担当”的闽北法院精神和“公平正义”的内核统一于法院文化建设,弘扬有闽北特色的法院文化。
总之,自觉将的十八大精神认认真真贯彻落实到工作中,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全面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向前发展,推动南平科学发跨越发,是人民法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责任。
(作者系中共南平市第四届党代表、邵武市人民法院副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