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洋行Ampire & Co. Building
97 Yuanmingyuan Rd.. Designed by Atkinson & Dallas and built in 1908. Brick-timber structure.
地点:圆明园路97号
现在使用单位:慧公馆 外滩源点
洋行,一般是指来华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商企业。1843年上海开埠后,原在广州从事鸦片贩运的怡和、宝顺、仁记、义记和广源等5家英商洋行即来上海开设分行,为上海首批洋行。随后美、法、德、瑞士、比利时、葡萄牙等国的商人纷至沓来。自1843到1850年上海共有洋行30家,以后逐年增加,至1892年上海的洋行竟达579家。除日商洋行多设在苏州河北虹口地区外,其他国家的洋行大多开设在外滩及其附近的街区,外滩源内的圆明园路和虎丘路上自然是集中之地。有的自建大楼,有的租赁别人的楼房。圆明园路上的女青年会、协进、兰心、真光等大楼内都曾先后开设过许多洋行。(www.xing528.com)
安培洋行
瑞士在上海开设洋行的时间是在19世纪80年代,最早进入上海的是1884年开设在九江路的天福洋行,经营西药进口。至1901年又先后开设了达昌洋行和福家洋行。至1936年瑞士商人在沪开设了12家洋行和进出口公司。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11月上海沦陷,日军占领租界,英美等国商人被关押进集中营,经营的洋行也被迫停业。而此时瑞士属中立国,因此所有在华的瑞士商号包括洋行都能照常营业,在1938至1945年间又新开了8家洋行或进出口公司。1940年,瑞士安培洋行在圆明园路南端97号楼开业。该行当时投资1万美金,负责人为蔡文庆和徐子华,最初进口货物为化工原料等。从有关资料来看,安培的规模与影响并不很大,在圆明园路97号进驻的时间也不长,从1941到1948年大约8年光景,在20世纪50年代初即告歇业。
大楼位于圆明园路南端近北京东路,坐西朝东,于1908年建造,由当时上海规模及影响最大的建筑设计机构通和洋行设计,四层砖木结构,中央大门连同上三层墙体略向外凸,每层有一半圆挑窗,具装饰性。大门左右均为四层楼体,每层各列三窗,窗户形式均有变化。立面明显分为三段,以红砖为主,装饰细巧多样。主楼两侧呈半圆体,顶部有圆形露台。半圆体后的楼体贴主楼,部分为三层。整幢大楼正门居中,两边建筑严格对称,稳重沉着。立面局部采用变形的古典主义装饰。大楼内的主楼梯栏杆、扶手、楼梯底板等均为木质,花饰精美,一至四层层高平均都在4 米以上。这座“立面装修精美的西洋红砖建筑”,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名单。
安培洋行
20世纪40年代曾有一些洋行如波罗斯托夫、华嘉、兴益、协华等洋行和橡胶业同业公会在该楼办公。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拿马公使馆曾在二楼设立使馆,至于此楼最早的主人是谁及大楼最初的名称等至今尚无案可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