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幼儿园后,我们给小宝买的文具盒不下十个,其中小宝最喜欢的是上小学一年级之前,她舅舅买给她的那个。
突然有一天,小宝写作业的时候,那个漂亮的文具盒不见了。
我问:“是不是丢了?”
小宝说:“没有啊!”
我说:“那怎么不见了呢?”
小宝云淡风轻地说:“送人了。”
宝妈有些生气,说:“舅舅买给你的礼物,怎么送人了呢?送给谁了,明天去拿回来。”
我说:“算了,算了。送出去的礼,就像泼出的水,送了人,是不能要回来的。”
原来,她的同学卢怡静小朋友特别喜欢她的文具盒,而小宝又看中了卢怡静的玩具魔仙棒,于是,两人在互换中完成一次美丽的分享。
小宝做得非常好,拿自己最喜欢的、最看中的东西,去和好朋友分享。如果拿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别人,不是分享,那叫施舍。不要的东西丢给别人,那精神上的居高临下,给人无形的压力感,会让人自感可怜。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分享是一种美德。孩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拿出来,与人分享,表现了一种慷慨大方的友善态度,加深了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正常社会离不开这种友善,人也需要这种亲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在利己的行为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利他;在有余裕的时候,拿自己的物质、精神或者时间,赠予需要的人。要不,失去理性的生活,会给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在自私自利泛滥的今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根深蒂固,让人心不能澄澈。分享,在这个时代越发闪烁着迷人的光,在这个社会越发显得重要。如果要让孩子学会分享,我们父母首先要进行一番“头脑风暴”,洗洗脑,剔除那种只谋私利不顾公德,只管自己不顾社会的思想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父母主动地去做一些慈善之事,拿自己的好东西去与人分享,言传身教,孩子自然会有收获。
小宝在婴儿时期,有段时间表现得非常大方,人家向她要什么,她都给人家。类似情形,天下所有的小宝贝都差不多,但这不属于分享。有专家指出,孩子的早期分享行为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主要因为婴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你我之间的区分和所有感不甚分明,所以才会有如此表现。
孩子大一些后,父母抱在手上,就会有人逗孩子玩,看他手里拿着吃的,就会问:“能不能给我吃呀?”见他手里拿着玩具,会这样问:“能不能借我玩一下呢?”大部分孩子不会给,大人就会取笑说:“好小气,长大以后会把东西看得很重。”也有一些孩子会给,大人就会夸奖:“好大方啊!”这个时期,孩子还没有形成你我之间的区分,这种游戏,对孩子能不能学会分享,不会有很大影响。不给,不必在意,这不代表孩子以后不会分享;给也不要过早自信,这也不代表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与人分享。
两三岁之后,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过上了群体生活,真正的分享行为才具备了产生的土壤。孩子和自己的同伴经过交往后,产生了友情,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小伙伴,这才是真正的分享。(www.xing528.com)
除了那个文具盒,宝妈有些微词外,其实,对小宝的分享行为还是相当支持的。小宝喜欢请小朋友来我们家玩,宝妈都奉为贵宾,拿出过年炒菜的劲头和手艺,热情招待小朋友。有小朋友来家里,我一般也会停下手上的活,陪孩子们一起玩。有大人的热情支持,小宝的同学朋友也乐意来我家做客。小朋友要回家的时候,宝妈还会特意提醒:“你不要给同学送点礼物吗?”闻后,小宝转身去自己的百宝柜找玩具。有时,小宝原地不动,笑着说:“我已经送啦!”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了一大批独生子女,这其中隐藏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孩子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对此,古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独柴难烧,独兽难养,独子难教。”如果没有教育好,独生子女很容易滑入自私自利的精神泥潭。莱蒙托夫说:“自己脑子里只是满装着自己,这种人正是那种最空虚的人。”为了避免孩子长大成人后变得精神空虚,父母应该尽早让孩子形成利他思想,学会与人分享,就算是颗流星,也要在划过天际的刹那,把光亮留给世界。
言语鼓励,是让孩子乐意分享的好方法。父母给孩子戴戴高帽子,告诉他——你是一个友好的人、善良的人、明白是非的人、爱帮助别人的人。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一个明朗的精神强化,孩子自然会乐意去帮助别人,拿自己最好的东西去和朋友分享。
另外,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让孩子树立平等意识。育儿专家戴姆娜说:“平等式的同伴交往使儿童对他人的观点更为敏感,这反过来促使儿童公正地分享观念的发展。而在公正分享推力方面做得较好的儿童,往往在解决社会性问题、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等方面也做得较好。所以,成人不要一看到孩子间发生争抢就马上介入调停,甚至有时可以有意地制造资源短缺的局面,让孩子在冲突和解决冲突中学习和建立彼此之间的交往原则,发展其分享观念和分享技能。”
孩子们在一起玩,会出现大量的分享行为,也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冲突。父母不必纠结孩子间的矛盾。有则漫画很能说明问题,两个孩子打架了,父母都觉得自己孩子吃亏了,发生了争执,最后双方的大人打了起来。就在大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两个闹矛盾的孩子又开开心心玩到一起去了。孩子与人交往中产生矛盾,化解矛盾,也是可贵的成长经验。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
研究表明,具有强烈利他性自我意识的人,长大后,更具有亲社会倾向;而利己思想严重的孩子,长大后,与人相处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反社会的行为产生。哲人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分享,是精神健康的标志,是人走向崇高品格,拥有纯净灵魂的最佳路径,也是这个社会走向亲融和谐的阶梯。
小宝语录
没见过我这么好的女儿吧
游泳回来,小宝胃口奇好, 自己动手吃了饭。我给她竖起大拇指,表扬道:“小宝今天特别棒!”
小宝得意地说:“没见过我这么好的女儿吧?”
你是不是觉得牵了一条狗狗
带小宝去散步,前面有个贵妇人牵着一条狗遛弯。
我对小宝说:“小心摔跤,牵着爸爸的手吧!”
小宝抓住了我的手,冷不丁地说了一句:“你是不是觉得牵了一条狗狗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