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968年5月
人物
戴高乐
蓬皮杜
密特朗
第五共和国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矛盾和危机,贫富差距拉大,经济、政治上也陆续出现了不协调的声音。不满情绪首先在大学生中爆发出来。他们上街游行,抗议政府体制僵化,最终酿成了一场暴动,即五月风暴。
普选总统
戴高乐复出后,顺利地解决了阿尔及利亚问题,使政局趋于平稳。他在内政上稳定财政,发展经济;外交上高调行事,与美国争夺国际事务的控制权。1960年研制原子弹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法国的威望和地位;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迫使美国撤出在法国的驻军和基地。
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之后,议会不愿再受戴高乐的制约,要求加强议会的权力。戴高乐于是让非议员出身的蓬皮杜出任总理以削弱议会力量,此举遭到了议会的强烈抗议。为了加强总统的权力,戴高乐有意修改宪法,希望能够通过普选直接选出总统。1962年8月,巴黎发生了一起针对戴高乐的暗杀事件。戴高乐侥幸逃生后,加快了普选总统的步伐。这一举动几乎遭到了所有党派的反对。议会通过弹劾案,成功逼迫蓬皮杜政府下台。但戴高乐坚持修改宪法,随即解散了国民议会。同年10月,普选总统的宪法修正案通过。在新议会的选举中,戴高乐派大获全胜,一度下野的蓬皮杜又得以上台。
1961年5月31日,肯尼迪夫妇访问巴黎时与法国总统戴高乐合影。这次会晤,戴高乐与肯尼迪一致同意西方各国领导人将采取联合行动,以抵制苏联对西柏林的任何威胁。(www.xing528.com)
1965年,戴高乐7年总统任期届满。根据1962年的宪法修正案,下一任总统将由普选产生。为了争夺总统的宝座,各党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参与竞选的共有5名候选人,其中胜算较大的是戴高乐和多党联合推举的密特朗。
在12月5日的第一轮投票中,戴高乐在法国本土获得43.71%的有效选票,密特朗获得了32.23%的有效选票。虽然戴高乐的票数领先于密特朗,但没有过半数,因此在同月19日举行了第二轮投票。最终戴高乐以55.1%的选票,再次当选总统。戴高乐连任总统后,法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通货膨胀,失业人数上涨,市面上颇为萧条,罢工事件屡次发生,社会矛盾加深。戴高乐政府的内政外交也颇受人诟病,法国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危机。
五月风暴
对政府的不满首先在校园里爆发出来。1968年年初,巴黎等一些大城市的大学生不满教育体制的陈旧僵化,掀起了此起彼伏的罢课浪潮。后来,大学生对教育体制的批判逐渐转向对整个社会的批判,他们走向街头,大声宣泄自己的不满。这些游行示威的学生与前来镇压的警察发生了冲突,数名学生运动领袖被逮捕。
5月3日,巴黎大学学生罢课,要求警方释放被捕学生,结果遭到警察镇压。5月10日,学生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大游行,并在街头筑起街垒,与警察对抗。到了5月中下旬,冲突规模进一步扩大。5月13日,法国工人举行全国总罢工,声援学生的游行活动。在短短的几天里,运动规模越来越大,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法国几乎陷入了瘫痪之中。
5月29日,戴高乐神秘“失踪”。正当内阁混乱成一片时,他又回来了,原来他秘密前往联邦德国会见了法国驻德部队司令。得到军队支持的承诺后,戴高乐稳下心来。他于次日下午发表电台讲话,重申了不会辞职的立场,同时宣布解散议会。他的讲话结束后,数十万人在巴黎举行了支持戴高乐的大游行。至此,局势基本被稳定下来。
最后的退隐
平息“五月风暴”后,戴高乐决定进行社会改革,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实行参议院改革。1969年4月27日,他就上述问题举行公民投票,并宣称如果遭到多数反对,他将引退。由于在公投中遭到了多数人反对,4月28日清晨,戴高乐发表正式声明,宣布他将停止行使共和国总统的职务。
戴高乐二次引退后回到科隆贝,专心撰写他的《希望回忆录》。1970年11月9日,他因胃动脉破裂猝然去世。按照他的遗嘱,其家人举行了简朴的葬礼,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法国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这位伟人的葬礼。为了纪念戴高乐对法国的贡献,巴黎市议会决定将凯旋门所在的星形广场改名为夏尔·戴高乐广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