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793年11月
人物
罗兰
罗兰夫人
博佐
她不是个弱质女子,在柔弱的外表之下,有一颗比许多同时代男子更为坚强高贵的心。她爱她的祖国,也爱自由的事业。当理想破灭时,她毅然走向了断头台,以死来敲响警钟。
无可避免的分裂
法国大革命进入1793年后,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甩着蹄子、喷着粗气暴躁盲目地向前飞奔。相对保守的吉伦特派试图拉住缰绳将它制服,而雅各宾派则希望不断抽鞭催它跑得更快。两派曾放下分歧携手共抗外来侵略,但联合是暂时的,他们因战争而联手,又因战争而破裂。
路易十六被处死的消息震惊了欧洲各国,英国率先将法国公使驱逐出境,引发外交风波。1793年2月,法国国民公会向英国和荷兰宣战。而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组成了反法联盟。法国几乎站到了欧洲所有大国的对立面,处境十分不妙。与此同时,国内的经济危机、连续不断的叛乱和农民起义让共和国临近崩溃的边缘,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斗争也日趋白热化。
法国大革命后,社会动荡不安,抢劫、盗窃等犯罪活动猖獗。(www.xing528.com)
1793年4月,法国将领杜穆里埃(吉伦特派的成员)战败后投敌。雅各宾派领导人借机向吉伦特派发难,要求审判所有杜穆里埃的同谋。处于吉伦特派掌控中的国民公会针锋相对,立即成立了调查组,以涉嫌阴谋叛乱罪逮捕了巴黎公社(革命市政府,非1871年无产阶级专政的巴黎公社)领导人埃贝尔。愤怒的雅各宾派成员坚决要求解散调查组,逮捕吉伦特派并对面包实行限价,并随即组织国民自卫军和大批工人围攻国民公会。雅各宾派随之在全城展开搜捕,吉伦特派主要领导者纷纷被捕,著名的罗兰夫人便是在这次行动中被捕的。
巾帼奇女子
罗兰夫人原名玛丽·弗里蓬,是吉伦特派领导者之一罗兰的妻子。她虽从未担任过公职,却是“吉伦特的无冕女王”,经常为革命出谋划策。她出身于巴黎一个雕刻匠家庭,曾在修道院里待过一段漫长的时间。修道院神圣庄严的氛围使玛丽曾经对宗教十分虔诚,但是广泛的阅读培养了她的理性思考。从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她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不平等,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成年后,玛丽嫁给了年长她20岁的罗兰,成为罗兰夫人。她爱罗兰,但是这种爱更多是一种亲情而不是爱情。如果不是大革命的爆发,罗兰夫人可能会像那个年代的多数女性一样安心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然而1789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巨变改变了一切。
大革命让罗兰夫人内心的热情喷薄而出。在她的鼓励下,罗兰来到巴黎,加入吉伦特派并出任内务部长,而她主持的沙龙则成为吉伦特派主要的集聚地点。罗兰夫人见识广博,富有革命激情,才华和能力日渐展现。这一时期国民公会的许多决议都是在她的沙龙里酝酿出来的,以罗兰名义发出的各项法令,几乎无一不是出自她的手笔。
罗兰夫人的悲剧
正是在这一段日子里,罗兰夫人遇到了她倾心爱恋的男子——博佐,而这位年轻俊雅的政治家对她也报以同样炽烈的爱意。尽管他们从未越雷池一步,内心的谴责仍然折磨着罗兰夫人。痛苦不堪的她向丈夫坦白了一切,希望得到他的谅解。可是,罗兰完全被醋意和怨愤击倒了,夫妻间出现了深刻的裂痕。正当罗兰夫人的家庭陷入困境时,吉伦特派也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以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为首的激进雅各宾派向吉伦特派发起了进攻。
终于,那个恐怖的日子来临了,雅各宾派在巴黎疯狂地搜捕吉伦特派成员。吉伦特派的领导人纷纷藏匿起来。罗兰夫人却选择了安静地待在家中,直到大门被粗鲁地拍打作响。罗兰夫人被关入监狱后曾有多次越狱的机会,但她都放弃了。她静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1793年11月,罗兰夫人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年仅39岁。在此之前,没有逃脱追捕的22名吉伦特派领袖全部被送上了断头台。在上断头台前,她留下了一句广传于世的遗言:“自由啊,多少罪恶假借你的名义横行!”
罗兰夫人死后4天,她的丈夫罗兰在远离巴黎的一片树林里自杀身亡。半年后,博佐的尸体在波尔多地区的深山里被发现,死因同样是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