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弘一大师于1933年7月(癸酉年闰五月)所作。是一篇为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写的赞文。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显示了地藏菩萨在九华山垂迹显圣的十个标志性情景,弘一大师在每个标志性情景下面都作了一首诗进行随喜赞叹,颂扬了地藏菩萨的殊胜功德。
壬申仲冬,余来禾岛,始识世侯居士。时方集录《地藏菩萨圣德大观》。居士割指沥血,为绘圣像,捧持入山。余感其诚,因请续画“九华垂迹”。尔后世侯往青阳觐礼圣迹,复游钱塘、富春。逮于四月,藻绘已讫。余为忭喜,略缀赞词,并辑一帙。冀以光显往迹,式酬圣德焉耳。于时后二十二年岁次癸酉闰五月,住温陵大开元寺尊胜院结夏安居。大华严寺沙门弘一演音。
示生王家
佛灭度后千五百年,地藏菩萨降迹新罗王家。姓金,名乔觉。躯体雄伟,顶耸奇骨。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耳。”赞曰:
天心一月,普印千江,
菩萨度生,遍现十方。
此土垂迹,盖唯唐代,
示生新罗,王家华裔。
幼而颖悟,力敌十夫,
披弘誓铠,戴智慧珠。
航海入唐
唐高宗永徽四年,菩萨二十四岁(今列纪年,依《神僧传》,较《宋高僧传》先六十余年。良由传闻有异,记载乃殊耳),落发。携白犬“善听”航海入大唐国。赞曰:
示现出家,而得解脱,
乃眷唐土,涉海西发。
一帆破浪,万里乘风,
大哉无畏,为世之雄。
振锡九华
菩萨至江南池州东青阳县九华山,而好乐之。径造其峰,觅得石洞,遂居焉。赞曰:
江南山青,九华殊胜,
乃凌绝顶,披榛辟径。
有谷中地,可以栖迟,
在山之阳,在水之湄。
闵公施地
阁老闵让和,青阳人,九华山主也。菩萨向乞一袈裟地,公许之。衣张,遍覆九华。遂尽喜舍。公子求出家,名曰“道明”。今圣像左右侍者,道明及闵公也。赞曰:
大士神用,不可思议,
遍覆九华,一袈裟地。
檀那功德,奕叶垂芳,
常侍大士,庄严道场。
山神涌泉
菩萨尝为毒螫。俄有妇人作礼馈药,云:“小儿无知,愿出泉资用,以赎其过。”妇,山神也。赞曰:
九华山中,有泉甘洌,
匪以人力,而为浚渫。
翳昔山灵,点石神工,
清泉潺潺,萦带高峰。
诸葛建寺
村父诸葛节,率群老自麓登高。见菩萨独居石室,有鼎折足,以白土和少米烹食之。相惊叹曰:“和尚如斯苦行,我等山下列居咎耳。”遂共建寺。不累载,成大伽蓝。赞曰:
空山无人,云日绮靡,
村老相寻,探幽戾止。
乃构禅宇,龙桷宝梁,
胜境巍巍,普放大光。
东僧云集
新罗僧众闻之,相率渡海请法。其徒且多,食有未足。菩萨乃发石得土,色青白,不碜如面,聊供众食。赞曰:
化协神州,风衍东国,
缁伍云集,禀道毓德。
有法资神,无食资身,
号枯槁众,为世所尊。
现入涅槃
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宋高僧传》作德宗贞元十九年),七月三十夜,召众告别,跏趺示寂。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嗄,群鸟哀啼。春秋九十九。赞曰:
法身常住,言相悉绝,
随众生心,示现生灭。
化事既息,应尽源还,
灵场终古,永镇名山。
造立浮屠
肃宗至德二年,示寂后二十岁。建塔南台。塔成,发光如火。因名岭曰“神光”。赞曰:
树窣堵坡,供养舍利,
法化常存,真丹圣地。
神光岭表,青阳江头,
灵辉仰瞻,万祀千秋。
信士朝山
菩萨垂迹九华,迄今千载。信心缁素,入山顶礼者,接踵而至,岁无虚日焉。赞曰:
慈风长春,慧日永曜,
此土缘深,常被遗教。
若川趣海,若星拱辰,
万流稽首,四方归仁。
我抒颛毫,式扬圣业,
以报慈恩,而昭来叶。
一切功德,回施含灵,
同生安养,共利有情。
译文
壬申年的十一月,我来到禾岛,认识了世侯居士。当时他刚集录了《地藏菩萨圣德大观》。居士割破手用指滴血描画圣像,恭敬地捧着进入山中。我感念他的虔诚,于是请他接着画“九华垂迹”。在这以后世侯居士去青阳朝拜圣迹,接着又游历钱塘、富春。到了四月,图画已经完成。我因此非常欢喜,略微加上一些赞词,把它们编辑为一体。只是希望用来光显往世的足迹,报答圣人的恩德罢了。(www.xing528.com)
示生王家
佛陀灭度后一千五百年,地藏菩萨降生在新罗王家。姓金,名叫乔觉。身体雄伟,头顶长着奇骨。曾经自我忏悔说:“六经的天下,三清的法术,只有第一义才与心相合。”赞说:
心如天上一轮明月,普照千条江河,
菩萨普度众生,在各个方向显现。
这块土地留下菩萨的足迹,只有在唐代,
显示生命在新罗,王家贵族。
幼年聪慧,力敌十人,
按照佛的大愿行事,戴智慧珠。
航海入唐
唐高宗永徽四年,菩萨二十四岁(现在所列的纪年,是依照《神僧传》,比《宋高僧传》记载的早六十多年。一般是由于传闻不同,记载于是出现了差异),削发为僧。带着白犬“善听”航海来到大唐国。赞说:
示现出家,得到解脱,
眷顾中国众生,涉海从西而来。
乘风破浪,不远万里,
无所畏惧啊,确是世上杰出人物。
振锡九华
菩萨到了江南池州东青阳县九华山,很喜欢这个地方。就登上山峰,寻到一处石洞,于是住了下来。赞说:
江南山青翠,九华山尤其绝美,
于是登上山顶,砍去丛生的草木开辟出路径。
寻到一处可以休憩的谷中平地,
在山的南面,在水的边上。
闵公施地
阁老闵让和,青阳人,九华山主。菩萨向他乞讨一块袈裟地,他答应菩萨了。菩萨的衣服张开,覆盖了九华山。于是都喜舍给菩萨了。公子请求出家为僧,法名叫“道明”。如今在菩萨的圣像左右边侍立的,就是道明和闵公。赞说:
大士神奇的法术,不可思议,
一件袈裟,就能覆盖整个九华山。
布施功德,代代流传,
永远侍奉大士,在庄严道场。
山神涌泉
菩萨曾经被毒虫蜇伤。不久有一妇人过来施礼献药,说:“小儿无知,我愿意出费用,以赎他的罪过。”这个妇人是山神也。赞说:
九华山中,有泉水很甘洌,
不是靠着人力疏浚挖通的。
清泉潺潺,在山间萦绕流淌。
诸葛建寺
村里老人诸葛节,带着一群老人登上高山。看见菩萨独自一人住在石室,烧饭的鼎折了一条腿,煮的是白土掺和少许米。大家惊叹说:“和尚这样苦行,是我们这些山下俗人的过错啊。”于是出力共建佛寺。不到一年,建成大伽蓝。赞说:
空山无人,景色优美,
村中老人,结伴探寻极幽远的景物。
于是建起禅宇,梁柱上雕龙画凤,
境界崇高,普放光辉。
东僧云集
新罗的僧众听说了这事,就相伴渡海而来请法。由于人数众多,食物不足。菩萨于是挖石得土,颜色青白,像面一样不碜牙,暂供给众人食用。赞说:
教化神州,流风散播到东国,
僧众云集,承受大道修养德性。
有法术资助神,但众生没有食物接济,
菩萨召唤憔悴的众生,被世人所尊崇。
丰子恺 画 弘一法师 书
钩窝归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宋 苏轼诗《拾遗》
现入涅槃
唐朝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宋高僧传》作德宗贞元十九年),七月三十夜,菩萨召众人来做告别,跏趺示寂,这时山上发出鸣响,石头陨落,敲击大钟不能成音,群鸟悲哀啼叫。年龄九十九。赞说:
法身常在,言语和形象都消失了,
随者众生的心,在生命世界中示现。
教化的事业已经做完,应该回到生命源头了,
灵场永恒,在名山长存。
造立浮屠
唐朝肃宗至德二年,菩萨去世后二十年。建塔南台。塔建成后,像火一样发光。因称这座岭叫“神光”。赞说:
建造窣堵坡,供养舍利。
法的化身常存,这就是真丹的圣地。
神光岭上,青阳江头,
千秋万代都瞻仰菩萨的灵光。
信士朝山
菩萨在九华山留下足迹,到现在已接近千年了。有信心的僧众人等缁素,入山朝拜的,接连不断,一年中没有一天不这样。赞说:
这里慈风长吹所以总是春天,智慧的太阳永远照耀,
佛缘深厚,常常受到教诲。
好像是河水趋向大海,群星拱卫北辰,
万民跪拜,天下太平。
我抒发心曲,弘扬圣人的功业,
报答慈恩,昭示未来。
用一切功德,回报人类,
一同往生极乐世界,造福众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