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戏剧的魅力:点线扣人心弦

戏剧的魅力:点线扣人心弦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4戏剧是点线含情的字八十年代,欧阳中石书法声誉日隆,戏名亦扶摇直上。欧阳中石由此悟出,戏剧的玄旨,和文化的精粹,以及书法的技道,都是相通的。庆祝会上,欧阳中石和吴素秋主演《乌龙院》,此剧又名《坐楼杀惜》,取材于元末明初以来三岁以上儿童无人不晓的《水浒传》。尔后,庆祝会上各路名家演出的影碟,由欧阳中石题签,中国唱片总公司和齐鲁京戏爱好者协会联合出版,这是欧阳中石的戏剧舞台形象首次“碟化”。

戏剧的魅力:点线扣人心弦

24 戏剧是点线含情的字

八十年代,欧阳中石书法声誉日隆,戏名亦扶摇直上。京城风传京剧界三位登堂入室的票友,张伯驹、刘曾复之外,就是他了。欧阳中石收获大名,不仅因为他是奚派的嫡传,更在于他对京戏的文化感悟高出许多专业艺术人士。这种化境,既得益于奚师啸伯的言传身教,又得力于他个人山重水复的经历、融会贯通的学识。

关于这一点,欧阳中石亦曾以奚啸伯为例,他说:

一次,师父奚啸伯演《连营寨》中的刘备,二弟三弟都死了,到哭殿了,在哭唱到二弟关羽的时候,忽然将两句重要的唱词去掉,起初有行家认为他是偷懒不唱,看罢方觉特别感人。原来戏词上有“华容道上放曹操,大仁大义志量高”这两句,师父给省掉了,事后对大家说,这个话不能唱,放曹操是个错误,当时联合东吴抗魏,关羽公然违反君命,属于叛君叛国,再让刘备在哀哭的时候唱出来,哪怎么行呢?

(见《文化漫谭》)

欧阳中石由此悟出,戏剧的玄旨,和文化的精粹,以及书法的技道,都是相通的。师父是在教他唱戏,同时也是在教他做人、做学问。

欧阳中石说过这样一段话:“京剧表演讲究精神抖擞,表演中很多重要的艺术处理就在一个‘擞’字:歌唱中声音一抖,帽子上的绒球一抖,捋髯时手一抖一弹等,都为京剧增添了弹性的美感,展示了京剧的生气,因此,看京剧可以振奋精神。”

笔者读欧阳中石的行草,常常联想到京剧中的“一抖一弹”,毫无疑问,京剧表演,至少增加了他书法的“弹性美感”,和勃勃生气。

1987年夏,在欧阳中石的老家济南,继山东省立剧院成立半个世纪之后,又一个戏剧团体——齐鲁京剧爱好者协会——宣告诞生。欧阳中石前往祝贺,老友赵荣琛、梅葆玖、吴素秋等京剧名家也被他请了去。庆祝会上,欧阳中石和吴素秋主演《乌龙院》,此剧又名《坐楼杀惜》,取材于元末明初以来三岁以上儿童无人不晓的《水浒传》。演出中,欧阳中石打破成规,在唱词和动作中植入自己独创的符号,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一时轰动泉城。

尔后,庆祝会上各路名家演出的影碟,由欧阳中石题签,中国唱片总公司和齐鲁京戏爱好者协会联合出版,这是欧阳中石的戏剧舞台形象首次“碟化”。笔者曾从欧阳老处得到两盘,分别是《乌龙院》(欧阳中石饰演宋江)、《武家坡》(欧阳中石饰演薛平贵)和《闯帐》(欧阳中石饰演鲁肃)。

奚师已渺,雅韵难觅。2000年,欧阳中石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怀念,录制了一套(两盒)《中石唱念自娱》磁带,多半为奚师早年教习的唱段,也有一些是向张伯驹等先生学习的。监制人王元泰给了笔者一套,其目录如下:

第一盒

(鼓师:曹同凯 鲁华 琴师:武诚)

A面:

(一)简介播音(方明播讲)

(二)战北原 诸葛亮(西皮原板)

(三)七星灯 诸葛亮(二黄原板)

(四)打渔杀家 萧恩(西皮快三眼)

(五)沙桥饯别 李世民(二黄原板)

(六)击鼓骂曹 祢衡(引子、念白、西皮快三眼)

(七)黄金台 田单(二黄碰板)

B面:

(一)安居平五路 诸葛亮(二黄三眼)

(二)汾河湾 薛仁贵(西皮原板)

(三)马鞍山 钟父(二黄原板)

(四)双姣奇缘 赵廉(西皮摇板)

(五)上天台 刘秀(二黄三眼)

(六)回荆州 鲁肃(西皮散板)

(七)法门寺 赵廉(西皮流水)

第二盒

A面:

(一)斩郑文 诸葛亮(西皮原板)

(二)清官册 寇准(二黄原板)

(三)秦琼卖马 秦琼(西皮摇板)(www.xing528.com)

(四)大保国 杨波(二黄三眼)

(五)四进士 宋士杰(念白)

(六)群英会 鲁肃(念白)

(七)汾河湾 薛仁贵(西皮导板)(原版)(快板)

B面:

(一)空城计 诸葛亮(西皮快三眼)“叹炎汉……”

(二)贺后骂殿 赵光义(二黄原板)(散板)

(以上各段的鼓师:曹同凯 鲁华 琴师:武诚)

(三)甘露寺 乔玄(西皮原板)(流水)

鼓师:白登云 琴师:沈玉才

(四)定军山 黄忠(西皮二六)“在黄罗宝帐……”

鼓师:白登云 琴师:沈玉才

(五)取帅印 秦琼(二黄三眼)

鼓师:白登云 琴师:沈玉才

王元泰告诉笔者:“单从目录看,一般人很难看出名堂,欧阳老录制这套磁带,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凡是他老师奚啸伯录音出版过的,一律不唱,凡是他自己学生,如张建国、张剑锋等录音出版过的,也一律不唱。前者是尊师、让师,后者是给徒弟留下广阔的天地。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的确十分难能可贵。笔者还听说,凡是别人写过的匾,欧阳中石也决不重写,为的是不抢别人的彩头。

欧阳中石的书法,八十年代中即已名声大奠,光阴荏苒,随着厚积薄发而源源不断,声望愈攀愈高,几乎淹没了他其余的所有成就。即以京剧为例,除圈子内,鲜有人知道他的造诣,直到1999年央视春节晚会,欧阳中石登台表演,才使电视机前的观众惊呼他的另一手才艺。

京戏伴随了欧阳中石的大半生,漫长的岁月中,他有几次可以下海却始终没有下海,奚啸伯不能强,艰难困苦不能迫,他爱京剧,丝毫不亚于书法,是纯然的爱,无欲的爱,不杂一星谋生或立世的考虑。对于书法,欧阳中石从不以专家自居,除了一些盛情邀请的展览不能不让他的作品替身“亮相”外,各种书法展示,即如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的权威大展,也坚决不做评委,而在几次京剧大赛中,人们却看到他端坐在评委席,这其间的反差说明了什么?也许,他对京剧比书法更为自得;也许,他认为京剧比书法更有文化品格。外表穆如清风、平易婉转的老人,骨子里深藏凛凛千古、决不妥协的执拗——一切降格以求的活动他是无意亲临的。

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集中在欧阳中石一人身上,若要强分伯仲,委实没有多大意义。但是,两者之间的互通、掩映,却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艺术大家。

笔者于京剧是外行,虽然曾经听过欧阳先生的清唱,在他府上,但实在说不出什么。关于欧阳先生的京剧造诣,我们还是从他自己的文章来领略吧。

欧阳先生有一篇《梁小鸾〈沉香醉写〉赏析》,其中写道:

《太真外传》这出戏是梅(兰芳)先生1926年编演的一出名作……《沉香醉写》是第二本中的一折。这一折写杨玉环唐玄宗在沉香亭饮宴并招来了诗人李白赋诗助兴,表现了宫中宴饮歌舞之乐,杨玉环宠信独享的一番情景。这段唱是杨玉环亲自把盏时唱的一段西皮二六,唱词是:

手捧着端溪砚亭前立定,叫声学士细听分明。自幼怜才如性命,闻得学士锦绣才名。但愿今宵乘酒兴,对明花成妙句达报圣明。

这段唱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表现了她对李白的那种傲视不公的人品、才气的尊敬和仰慕,表现了自己获宠后踌躇自得,更自然而然地向唐明皇表示了贤温拜德的忠诚。

第一句“手捧着端砚亭前立定”,其中的“手”字,按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唱高的,就像《武家坡》中的“二六”“手指着西凉高声骂”的“手”字。但在这里,梅先生却设计了一个低的唱法。这样唱一方面是采用京字京音,使人容易听得清楚,另一方面是特别符合人物当时的情景,显示了杨玉环着意的娇媚之态。“手捧着”的“着”字发展音自然大方,干净洗练,很能体现梅派的特点。“前”字阳平,又是京字京音,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梁小鸾作为梅派传人,在采用京音的问题上早已经有意识地跨出了旧的藩篱。

第二句“叫声学士细听分明”的“声”字,尾音也是梅派的特色,腔虽不大,音符不多,但是唱得非常去听。“分”字是个阴平,本来可以唱得很高,但她又是唱了一个低的,这样处理显得含蓄而多情。在“明”字末尾最后只是轻轻地一按,便做了收音,听起来显得自然温柔,很有梅派的特色。

第三句“自幼怜才如性命”的“自幼”两个字也没有设计高的,而从低处起唱,并且唱得很暗,显得深沉而含蓄,把一个唱词中没有的“我”字通过曲调的演唱而表现了出来。“怜”字京字京音,“才”字的吞、吐也并不响亮,也是暗暗的,轻轻一吐,然而显得深邃而亲切。

第四句“闻得学士锦绣才名”的“闻得”两个字却唱得高亢起来,显示了感情上的变化,从自己爱才如命发展到了对学士的仰慕。因而“学”字、“士”字都在吞、吐之间,显示了无限的钦羡之意。“锦绣”两个字是杨玉环对诗人李白的尊敬、赞颂,所以她稍微使出了一个婉转的小腔,虽然起伏不大,但也很能看清。

第五句“但愿今宵乘酒兴”中的“愿”字自然柔润明晰,“今宵”的“宵”字,她念得也不重,但是轻得干净、透珑,非常的娇媚。“乘酒兴”的“乘”字唱得幽暗而细润,十分动听,这正是梅派唱腔中珍贵的特色。

第六句“对明花成妙句达报圣明”是点题的属句。“对明花”是双关,既指宫中宴前的真花明草,又是自己娇媚自赏的自说。“成妙句”是对诗人李白的热切期望,也是对李白的恭维,然而最后还是收在对唐明皇的歌颂上。所以在“报圣明”上使用了一个回龙腔,梅先生的这个设计实在是高明得很,既点题明句,在音乐乐章上又水到而渠成,画龙点睛,曲中收腔,章法严整。梁小鸾先生作为梅派的正宗青衣,严格地按照梅先生的路子刻画了“杨玉环”这个人物,也在学习和继承梅派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在令人钦羡。

不是个中高手,绝对写不出这种解析文章。读者在领略梁小鸾的艺术成就之余,自然会对欧阳中石的通人才情一唱三叹,敬佩不已。

“写字是没有穿上行头的戏剧。”这是奚啸伯的名言。欧阳中石据之指出:“京剧、书法都是艺术,京剧表现形、色、情,写字也要有形、意、情。一个字为什么好?因为它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它就像京剧中的一个动作表演,是活的形象,也是意的形象。舞台上好看的动作是难度较大的,比如‘金鸡独立’,书法的字势也是经常金鸡独立。在京剧中每个亮相,眼总是有神采的,就是所谓的‘顾盼生姿’,书法中的字同样也要求生机焕发。书法创作同京剧艺术一样需要有想象力。”他进而剖析:“书法之道,全凭点线传情达意,一笔一划中有故事,有波澜。反观戏剧,虽然形体嗓音情感之外,还要配上特定的服装道具,但在本质上,和书法是相通的。倘若我们把一个最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全部用线条记录下来,从这个点到那个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你会感到非常流畅,非常写意。因此也可以说,戏剧是点线含情的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