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石为开:见远知风浪微,飞跃感受海波平

金石为开:见远知风浪微,飞跃感受海波平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在当代的衮衮书家中,能够“我手写我心”、诗书合一、自出机杼者,越来越少。书法作为汉文化的书写艺术,如果不能深入精髓,融会贯通,所谓“创作”,恐怕只能称作空中楼阁或海市蜃楼。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这是八十年代早期,从蓬莱乘船赴长岛,水上遇风得句。欧阳中石回忆,在诗歌创作上,顾先生早年与冯至有过奇特的“约定”。

金石为开:见远知风浪微,飞跃感受海波平

21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

在当代的衮衮书家中,能够“我手写我心”、诗书合一、自出机杼者,越来越少。放眼历代前贤,这本是基本功,犹如穿衣吃饭一样寻常,时至今日,则已变成高难度的动作。

书法艺术讲究的是书文并茂、诗书俱佳,自书自作,好比一个美食家自烹自享,那是一种非常愉悦的生活艺术。袭别人的成文,就像借一套行头参加舞会,内心难免寒碜,一招一式先自打了折扣。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不少书家为他人诗文感染而入情得境,写出来一样天衣无缝,光华四射。这里有个条件,即书家本身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养,方能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现实是,由于书法人的文化缺失,表现出来的不过是浮光掠影,徒具形骸。书法作为汉文化的书写艺术,如果不能深入精髓,融会贯通,所谓“创作”,恐怕只能称作空中楼阁或海市蜃楼。至于一些以伪劣诗文自作自书者,窃以为诗文既入伪劣,其书更不足观,倒不如写别人的陈句,借他人的宏富掩藏自家之贫拙。

笔者留心过欧阳先生的一些资料,他的许多书法作品都是自家“书”与“文”的结晶,即使借他人诗文落笔,也是在迁想妙得的状态下谨慎出之,着力化成自家的笔墨意象或情趣,让人在欣赏书艺之余,复得诗心文境的享受。顺便说一说,笔者漫游书海,最怕碰见“某某一挥”之作。款落“一挥”,是表示旁若无人、洒脱不羁呢?还是不假思索、率尔操觚呢?是觉着心满意足、飘然欲飞呢?还是情知粗陋,请人高抬贵手呢?说实话,在一个“书家比毛笔多,画家颜料多”的年代,我们可怜的书法你最有权力“一挥”。但是请阁下记住,如果你真正创作的是艺术品,那可是积学升华得来的灵感,你必得敬它、爱它、畏它,“一挥”已表明你对它的轻贱,恰恰暴露了你对艺术和艺术创作过程的轻举妄动。如果那是你的笔墨游戏,请善自珍存,免得让外人指指戳戳,有碍风雅。

当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一挥而就”,乃艺术的超妙之境,高峰体验,不在此列。

言归正传,还是让我们看一看欧阳中石的书文结晶吧。

望远能知风浪小

凌空始觉海波平

这是八十年代早期,从蓬莱乘船赴长岛,水上遇风得句。确是神来之笔,今人有把它作为歌颂邓小平的(嵌名联),有归于古人之手的,有据为己有、炫耀才情的,足见它的艺术魅力。

在蓬莱阁避风亭,欧阳中石还留下了一副写实的联语:

面北当风,风力虽狂绝不入;

开轩秉烛,烛光故小竟长明。

避风亭是蓬莱阁上最神奇的所在,此亭面向大海,室外狂风怒吼,亭内却纤尘不动。传说这里有避风珠,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实际原因是:一,亭前绝壁成弧形,上筑短堞,强风从海面扑来,随即援绝壁急速上旋,越亭檐而过;二,亭内三面无窗,恰成气流死角,空气不能对流,故无风。

岱宗立地支天明同日月

年纪经时历变直鉴春秋

这是为恩师张岱年撰写的嵌名挽联

“神六”腾飞,他撰联祝贺:

翱天环宇云霄外

探赜通玄掌握中

友人张一民先生索字,他欣然命笔:

乾坤万象

九州一民

为已故北京师范学院院长、他的恩公、《自然科学史简编》作者仓孝和作赞:

荆州有绪

史叙无遗

在济南,笔者曾去李清照纪念馆瞻仰,两边楹联悬挂有欧阳中石的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积多年国恨离愁。”事后在他的一篇短文中,看到下联中的“积”,又被改为“填”。

“有德高行止,随心自去来”,“居心平若水,负德重如山”,“昊天无私覆,空极莫不容”,……这些都是他撰写的联语的一部分,平易自然,而又极具哲理性、文学性,复以书法的形式传世——仅从这一点看,书法就不仅仅是玩弄自家笔墨的遣兴。

佳句不易,得好诗更难。常常,欧阳中石为一首诗反复推敲,眠食难安。笔者在他的弟子薛夫彬寓所,见过老先生的一个横披,谨将诗与跋录出,与大家共赏:

不逐春光斗紫红,

从容默默漫披风。

何须浅笑分高下,

独对秋霜看落枫。

旧题画菊几度修改,今日如此,此后不知如何也。夫彬看如何改?中石。(www.xing528.com)

诗成心难安,不惜屈尊征询于弟子。近来,笔者在另外两处又看到这首诗,字句略有不同。如,他题赠周越的诗,第二句为“东风过处敛芳容”。估计是较早的版本。又如,他赠董雯、何学森的题画诗,第三句为“何须浅笑争高下”,第四句为“独傲秋霜看落枫”,意境臻于完美,版本应是靠后,落款“旧作题画菊,中石石中”,其“石”字,草写成“不”,寓意“中不?不中”,这是他对画作的一贯自谦。

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

的结晶

汉文是这些晶体所组成

的各种形式的串珠

中国书法则是展现出

来的有光有色有声有节

有疾有徐有理有情琳琳琅

琅绚丽多彩动人心弦的

光环

国之瑰宝不扬自显循

此以进其光自彰

中石认识如此

此论写于2006年广州中国美术馆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形为横幅,体为行书,章法参差之状如上;从中,可看出欧阳中石以白话入书的创变。

欧阳中石在词曲上下过很大功夫,既有专门投师的历练,又有京剧的长期熏陶,度曲填词得心应手,颇见风致。他曾自书过这样一首词:

应春未叶竟先花,恐误东风细雨斜。不欲人前争夜露,何须道上弄朝霞

清香自在山深处,绰约了然萼绽芽。古木经年常谢客,亭亭束素玉无瑕。

——咏白玉兰

欧阳中石对艺术永不满足,常存自责之心。一次,他在一幅书作的后面题道:“初从顾谦先生学诗,后从顾随先生学词,再学曲,而每进一程,辄旧弊不除,何不敏如此耶?”

这里,有必要对顾随先生稍作介绍。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曾在燕京、北平、北京、中国、辅仁、北京师范等大学任教,为韵文、散文领域专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生前大名了得,身后一度寂寞,近年复为学界认知,推许为货真价实的国学大师,词学尤于学林独步;周一良叶嘉莹、吴小如、周汝昌等著名学者,皆出其门下。周汝昌对顾师的评价是:“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欧阳中石的词曲创作,即得顾随先生亲炙。

欧阳中石回忆,在诗歌创作上,顾先生早年与冯至有过奇特的“约定”。他说:

“有一次先生给我谈起了曲阜教书的事,说那是北大刚毕业时和冯至先生在一起……先生与冯至先生二位还有一个‘约定’,二人的诗都不含糊,为了逊让,二人把旧体与新体分划领域,各守一体,冯先生不再写旧体,顾先生不再写新体。”(《只能仰望夫子,不敢忝作学生》)

顾随之弟顾谦,曾教欧阳中石的中学语文,那时候,他就接触过顾随先生。1950年进辅仁大学,又有机会向顾师请教。因有这种远年因缘和嗜好,才使他的书法锦上添花,摇曳多姿。

欧阳中石的诗词曲联与书法创作,已与生活融为一体,熟能生巧,随意赋形,恬然忘机,不必为创作而创作。他还有个习惯,每年岁初都要作联抒怀,正应了他艺术实践中的“切时如需”。

如癸未(羊)年所作“三阳开泰”;甲申(猴)年所作“日日快哉与时俱进,申申如也逐岁更新”;乙酉(鸡)年所作“酉就万物”,旁批“岁兆丰年”;己丑(牛)年所作“牛犇力劦”,四个篆字,以楷体释之,并附有牛年寄语——

送走“戊子”,迎来“己丑”。这是我们传统上一直沿用的农历“干支”纪年的习俗。用生肖的说法,“丑”属“牛”,所以大家也都说“丑”年是“牛”年。

“犇”是奋发的意思,“劦(xie)”是协力同心的意思。“牛犇力劦”就是祝颂今年万物奋发,大家同心协力,盛世新年各方面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绩,我们会非常和谐地得到科学的发展。

在这“辞岁”、“迎新”、“过年”的节日中,请借我一块方寸之地,让我给我的长辈、老师、兄嫂们拜一拜年;给我的弟弟、妹妹、子侄、学生们表示一下祝福吧!谢谢,谢谢!

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学识渊博,反应敏捷,善于根据不同对象撰写贴切的联语。曾有人与他“叫板”,让他学曹植,七步内完稿。他说,我先祖欧阳修作文,多在马上、枕上、厕上,我学先祖,上趟厕所行不行?对方说,不行。不行就不行,欧阳中石便学古人倚马可待,下笔成章。关于这方面的故事,多了。本文只举一例:

济南四门塔的一尊佛头被盗,辗转被卖到台湾。2002年,台湾佛教会以重金购得,并无偿完璧归赵。送还佛头时,一并送来了台湾佛学大师、法鼓山圣严法师所题的两个大字“聚首”。有关方面特请欧阳中石临场题字,以为答谢。众目睽睽之下,老先生略加思索,挥毫写下“归心”。啊,一个“聚首”,一个“归心”,珠联璧合,既契合眼前之景,又道出了两岸人民渴盼统一的共同心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