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余秋雨文化之旅:河姆渡文化的荣耀与影响

余秋雨文化之旅:河姆渡文化的荣耀与影响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几位大师逐一恢复名誉,与河姆渡遥相呼应,故乡的文化分量就显得有点超重。到了余姚,当地的乡土文化研究者姚业鑫先生执意邀请余秋雨先去参观河姆渡文化馆。据考古学家研究,河姆渡文化的水井距今已有5600年。身为余姚人,余秋雨感受着河姆渡文化带给他的荣耀,他想走近它,用他的智慧、热情,对它回望、诠释。河姆渡文化影响着他,他的脚步由此迈得更加坚定有力!

余秋雨文化之旅:河姆渡文化的荣耀与影响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余姚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不过从1973年开始,几乎国内所有历史教科书的前面几页都出现了余姚这个地名,这是因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一文中这样表述着他既兴奋又复杂的心情

河姆渡着实又使家乡风光顿生。一个整整七千年的文化遗址,而人们平日里说起华夏历史总是五千年。河姆渡雄辩地证明,长江流域并不历来是茹毛饮血的南蛮之地而愧对黄河文明,恰恰相反,这儿也是中华民族的温暖故乡。当自己的故乡突然变成了全民族的故乡,这种心理滋味是很复杂的,既有荣耀感又有失落感。总算是一件不同凡响的好事吧,从七十年代开始,中国的一切历史教科书的前面几页都有了余姚河姆渡这个名称。

后来,几位大师逐一恢复名誉,与河姆渡遥相呼应,故乡的文化分量就显得有点超重。记得前年我与表演艺术家张瑞芳画家程十发一起到日本去,在东京新大谷饭店的一个宴会厅里,与一群日本的汉学家坐在一起闲聊,不知怎么说起了我的籍贯,好几个日本朋友夸张地瞪起了眼,嘴里发出“嗬——嗬——”的感叹声,像是在倒吸冷气。他们虽然不太熟悉严子陵黄宗羲,却大谈王明阳和朱舜水,最后一再把手按在我的手背上要我确信,我的家乡是神土,是福地。

余秋雨从日本回来后,一种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回余姚看看。恰在这时,余姚政府也有意聘请余秋雨担任文化顾问,这正好遂了他返乡的心意。到了余姚,当地的乡土文化研究者姚业鑫先生执意邀请余秋雨先去参观河姆渡文化馆。在参观中余秋雨发现,当地七千年前就有了稻谷、谷壳、稻杆、稻叶,还有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等藻类植物遗存。在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人类最早的“防洪”住宅,这些住宅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其中最长的一幢长23米,面积达160平方米以上。这些住宅在距离地面0.8-1.0米的地方安置地板,再在地板上采用榫卯构成“半楼式”木屋。据考古学家研究,河姆渡文化的水井距今已有5600年。在烧制炊具和饮食方面,有学者根据出土的陶碗上所刻的图形,判断当时的河姆渡人不仅烧食猪肉,而且还在陶甑所盛的香喷喷的米饭上盖着一层梅干菜。这种现代人惯常使用的做法,很有可能就是从河姆渡时代遗传下来的。

河姆渡的历史,毕竟走过了七千多年,那时的人不可能不在文明与野蛮中搏斗,现在也无法来探究七千多年前河姆渡人的心态,或许野蛮和愚昧占据着很大的位置,只是那时的人们无法感知,那就是,考古学者在陶釜和陶罐里发现了煮食人肉的证据,而且,煮食的是婴儿!(www.xing528.com)

这是人们不愿承认但必须承认的事实,人们宽容它的愚昧和野蛮,只是宽容它的时代,那是一个无人再去契及的时代,毕竟河姆渡人开辟了很多前人没有开辟的文化足迹,现代人不能苛求得太多,如果那样,也是不理智和公平的。

为了纪念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辉煌,今人在宁绍平原上建立起一座桔红色的现代化建筑,它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鲲鹏,在蓝天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气派而倨傲。而在杭州湾南岸的余姚市,也有一个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遗址,它存在于距今7000年前的第四文化层,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中国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个遗址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叠压着4个文化层,每个文化层的厚度在4米左右,它也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人类文明离不开水,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流域,都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今日人们以这种隆重的方式纪念它,是想挖掘一种民族精神,纪念其厚重的文化历史,也藉以展示数千年前先人的智慧和勤劳。

身为余姚人,余秋雨感受着河姆渡文化带给他的荣耀,他想走近它,用他的智慧、热情,对它回望、诠释。河姆渡文化影响着他,他的脚步由此迈得更加坚定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