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灾难背景下老年人社会适应与对策

灾难背景下老年人社会适应与对策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地震发生的应对行为地震发生后,老年人应对行为产生的先决条件是老年人对灾害发生的知觉。因此,在灾难发生以后,此类老年人将会通过自己的积极行动解决自身困难或为他人提供帮助,以体现个人角色与对他人的意义。

灾难背景下老年人社会适应与对策

四、灾难背景下的老年人应对行为

Lazarus与Folkman将应对定义为持续地改变认知和行为的努力以解决挑战或超过个人已有解决经验的具体事件,无论它是来自个体内在还是外在的。应对根据个体在实现其的稳定性上可以分为应对风格(Coping styles)和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应对风格与个人性格特点密切相关,是面对压力的一般反应,它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特点,如乐观与悲观(Brennan,2001)。应对策略是个体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去处理具体事件或情感问题。本文将应对理解为个体面临危机或压力等事件,为化解危机或压力而采取的心理或行为上的努力,其含义接近于应对策略的定义。以往学者对于应对的类型有多种不同的划分,如问题解决型、情绪解决型、否认型、战斗型、逃避型、宿命型、无助型、过度焦虑型(Greer等,1979),工作家庭事务转移型、接受型、比较型、寻求社会家庭支持型等(Carver等,1993)。解释应对的理论有社会认知改变模式,压力易感理论,社会支持和社会网络以及系统理论等(Towsley等,2007)。

(一)地震发生的应对行为

地震发生后,老年人应对行为产生的先决条件是老年人对灾害发生的知觉。在这个环节中,一部分老年人能够迅速判断出地震的发生,但也有相当多数的老年人由于身心特点对地震的发生出现未知觉或者错误判断的情况,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地震的发生。如老人们回忆地震发生时说“刚开始没觉察到,最后才反应过来,人都往外跑(QN2)”。也有老年人看到其他人跑,然后跟着跑,还有老年人是自己未察觉,被家人或他人拉着跑出来的。“当时我在床上躺着,我感冒了,正好在床上躺着,就感觉床怎么呼呼地摇,晃了两下,我还以为是外面公路上的车装货装得太多,结果身边的人都说可能地震了,我就穿上拖鞋往外跑,站都站不稳,直接站不稳(YL1)。”在知觉到地震的发生以后,老年人的适应性行为也是不同的,除了上面提及的一部分老年人被动地跟随或者在他人的帮助下离开危险情境外,也有的老年人知觉到地震后本能地迅速逃离建筑物,“地震发生那天,我正在楼上吃饭,一下子就感觉到地震了,赶快就往楼下跑,跑都来不及,就把腿撞得好痛(QN4)”。由于地震时,地面还是晃得很厉害,此时试图跑出建筑物,而不是选择合适的地点躲避,容易在跑的过程中失去平衡或被杂物绊倒,造成摔伤甚至骨折,丧失了利用在地震后短暂间隙逃离危险地区的概率,也会影响地震后的自救活动。

还有的老年人能够控制自己恐慌的情绪,迅速冷静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逃生、避免伤害的主要因素上,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逃生方式,大幅降低了地震对个体伤害的可能性。“我刚把他(孙子)抱起来,就看到阳台一下子摇晃起来,我就跑到厕所,厕所里又没处抓手,我就把门打开,抱着小孩就往下跑。(YL3)”一位65岁的退休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一震我就知道是地震,我(当时)就望着房子,有砖木结构的房子就很稳当,我那个房子就是砖木结构的,我主要是盯着上面,瓦不要掉下来打着自己。……(当时)床上睡着看电视,手里还拿着遥控器的,震的时候,遥控器我都还没有丢,还逮着的(拿着),晃完了之后,我把门打开,就下楼了。……晃完了才出来的。我一直就挨在床边上,想走是走不动的,摇得很凶(厉害)的,没办法走。在摇的过程当中,我心里就想至少是7级以上,当时我的想法。那样剧烈的摇晃,站都站不稳,根本就没办法走,一走就会摔倒。……只能听天由命了嘛,只能指望不要打到自己了。那种情况是不可能想怎样就怎样的,速度哪有那么快呢?门又是开不开的(打不开的),在震动期间门是开不开的(JD1)。”

“地震的时候就在家里(指村里)。他们在打牌,我抱膀子(坐在打牌人旁边帮忙)。突然间大家说地震了,我就赶快去社区空地了,在地上趴着。……当时还在摇,摇得非常凶(厉害)。……他们说地震了,就都喊“趴下!”我就趴下去了,看到有根电杆在附近,我就赶快换了个地方,生怕电杆倒下来把我们打着。我们几个都在那儿趴着的,等平静后大家就在说谁被打死了,慢慢起来……(EX1)”

一些老年人提到地震发生并不感觉到害怕,但逃出来后会产生后怕的情况。有的老年人会因为承受不了这巨大的变化,而出现退行性行为。有的老年人瘫坐在地不能行动,也有老年人逃出来后就一直哭泣,“我没有见过这种事情,就把我吓哭了。……儿女们满城找我,进屋一看,我买的五六百个煤全垮了,然后说,‘会不会妈妈砸死在里面了’,然后把门砸开才发现没有,找了四五个小时,然后有人说‘你妈坐在那边,在哭’(低头哭泣)(YL2)”。

(二)地震发生后的应对行为

1.责任现实型

免疫说理论认为,因为老年人有更深刻的人生阅历,在面临巨大的灾难或丧失时,老年人更容易在心理上获得平复,因而也较容易转向对现实环境的适应。灾难中的老年幸存者相对青年幸存者更少有抱怨的现象(Tanida,1996),一方面原因是老年人不愿意表达,另一方面原因也说明老年人在灾后将关注点较多集中在现实问题上。地震发生后,许多老年人很快从地震的惊慌失措过渡到生存自救的行动中,并且这种自救是建立在充分认知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特点。正如前面提及的那位老者在恢复和外界的联系后,主要表达的就是灾后如何解决生存的问题,“我下来以后就打不通电话了,就只有出去找,都是第二天晚上一点钟了,我的女儿才从新都给我打通电话。打通电话后,我说我啥都不需要,我最需要的就是……当时那种情况,有钱是买不到吃的,连水都买不到,所以我就给她一个要求,给我送点水,拿点吃的来,因为当时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什么,都来不及的嘛。她从新都给我背了两桶水过来,还有一些干粮、米饭(JD1)”。

老年人是一个家族的节点和纽带,我国尊老的文化传统和老年人积淀数十年的人生经验使许多老年人在家族中有较高地位,扮演着一个重要的精神领导者的角色。从老年人自身而言他们也由此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于自我的角色非常看重。因此,在灾难发生以后,此类老年人将会通过自己的积极行动解决自身困难或为他人提供帮助,以体现个人角色与对他人的意义。当然,灾难中老年人也需要得到来自他人的帮助,但这种接受帮助的角色和被照顾者的角色在老年人心中的差异是巨大的。在老年人的价值排序中,儿女的需要、对他人的责任要强于个人的需要与安危的。有这么一对以帮人带小孩补贴家用的老夫妇,地震发生后抱着孩子离开楼房来到较为安全的菜市场,稍稍安定后他们首先的反应就是解决孩子的生存问题。“这个小女娃还是对(行),当时是没有哭的,就用包巾抱着她的,再危险也要先顾着小孩,把小孩的东西先拿出来,两岁的女娃是很难承受的。我早上吃过饭,中午没有吃,大人还能承受,小孩子就不行了。有家水果店还没有关,但是提价了,为了小孩提价也要买,没有办法嘛!价格高了还是抢完了,一下子就没有了。反正平时2元一斤就变成3元一斤,3元一斤就变成4元一斤嘛。……就待在那儿,篷篷里嘛,农贸市场的篷篷。晚上过夜,再危险,还是护着小孩,当时被子、纸都拿了些出来,还买了十多斤水果,都要顾着小孩子嘛。幸好这边有一个大水瓶,有开水,就给小孩子冲了点奶水(JD4)。”在面对余震威胁的条件下,老年人展现的也是同样行动取向,“小的像这些余震,哪怕是六点几级,它的影响还不大,所以我们有些时候待在家里,但是还是让孩子们在外面(QN2)”。“我自己开了一个小书摊,租几本书,因为170元的补助不够。这几个月我又没摆摊了,我去照顾儿媳、小孩。他们住在五楼。他们现在不让我去,怕再发生地震,我来不及逃,就让我一天待在帐篷里,到了吃饭的时间就赶紧回去做点饭,吃完又赶紧回帐篷(YL3)”。

整体而言,责任现实型应对的老年人在地震发生后,其应对的主题是灾后的现实情境,以解决灾后自救所面临的衣食住行等生存问题为目标,并开始为震后中长期的生活做准备。这部分老年人具有较强的自主活动能力,表现出了对于灾后环境的较好适应。

2.无奈接受型

人们在面对挫折而无力改变时,会采取无法避免或者命中注定来解释自己的遭遇,从而接受遭遇损失的现实,以降低内心的焦虑或愤怒,并依据现实的资源条件开展应对活动。如,一些老年人在回答如何适应地震后生活的问题时说,“适应,通过自我调节,自己给自己说‘这怕也没有用’(QN3)”。“慢慢适应过来的,这受灾有什么办法呢?”“我也不想那些,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了(JD7)”等。以较为被动的方式接受现实环境的变化。

无奈接受型是被动地接受现实,虽可让老年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眼前的生活中去,但也容易降低老年人的求生意志,减少积极的求生活动行为。“我在楼下坐着,我当时就说怎么回事哦?我凳子怎么摇动得这么凶(厉害)哦?我在那儿看他们打牌,突然有人说:“快点,地震了!”这下就大家都跑到河边上去了,拉着栏杆就看到房子摇过去摇过来,那个柱子摇过去就歪了,摇过来又正好位置正了。等了起码(至少)有七八分钟,然后就摇过了。摇过了嘛,人们就都去接娃娃去了,接读书的娃娃去了。我就走不动了。他们就叫我到一个小山包上去站着,站一会儿后,我就过来了。晚上我们就在那个山包上住。淋了一个晚上的雨,就打着伞,在山包上坐了两晚上,第三天晚上他们就带来帐篷,我们也带些篷篷,恼火(艰难)得很,十分艰难。吃,吃雨水嘛,雨水煮饭嘛,米之类的都没有拖出来,等到了第二天天亮了才去买点东西。我当时也是焦,也是愁,愁去愁来这两天都愁疲倦了,就想管得他了(不管了),大家都是这样子过下去的,我也没办法,就是这样子想的。那天又地震,我心里就想看你要震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把我们震下去?!(这是生气抱怨的说法)我当时就是那么想的(JD7)。”

3.回避

正如在描述PTSD症候群中提及的回避症状,震后对于难以接受的丧失,老年人在主观上会采取回避的方式,以免遇到引发伤心的事物再次触发伤痛。一位丧失孙子的老人,为孙子在地震中的死亡而深深自责。在祭奠逝者的时候,他徘徊于孙子陵墓的远处,也没带任何祭奠的东西,就远远地望着陵墓的方向,不愿过去(杨光毅,2009)。一位孙女去世的老奶奶说只要看到人家的小孩就很难过,一般都不愿提(EX2)。研究表明,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在地震后较少地采用倾诉或哭泣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悲痛心情(Tanida,1996)。尤其是巨大的丧失,沉重的悲伤让老年人似乎难以找到可以正视其的路径,为了避开他人的关心所可能引起的伤痛面对,或者交谈中所无法回避的地震话题,一部分老年人选择了静静地独处一隅,每天一个人在自己的房子中看报或看电视,甚至长久养神似的闭上眼睛,以脱离和现实的接触。有的老年人让人感到他们双眼茫然,空空的目光中对外界的变化毫无反应。

与此同时,生活在这些老年人周围的人更容易采取类似的方式刻意回避触及老年人的伤心事。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孙女的老奶奶提到,“就是这个孙女……(抽泣),又不多言,每个人都喜欢她,乡下面来卖衣裳的人问我咋回事儿,旁边认识的人都说:‘不要问了,不要问了!’农村卖衣服的不知道情况,就问我,其他认识的人就让他们不要问(YJ1)”。其家人也不让老年人参加有关孙女后事的任何活动,担心老年人过度伤心对身体不利。考虑到震后灾区的条件艰苦,许多有条件的家庭会选择将老年人安置到非灾区的亲友家。此举固然可以让老年人脱离灾难现场,改善生活条件,但相对也存在环境变化的不利因素,老人们也是未必认可的。“他们还不让我回来,我说我要回去,要回去。人家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一个‘烂窝窝’,我还是想回去嘛(YJ1)。”而且外地也毕竟不是老年人可以久居之地。

想忘记本身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而关注其他的事物,以干扰的方式却能更好地达到忽视的目的。如有老年人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做的事情中去,“通过干活调节自己(YM5)”。访谈中我们还遇到了一种更为积极的“回避”,老人们通过更多体验正常状态下的生活,减少对地震破坏的关注,激发生活的热情。“像我们这种年龄,就可以乘公交车到市里面去逛一圈,看一看,走一走,就这样慢慢地就会和地震的思想疏远一点了(JD6)。”(www.xing528.com)

4.比较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向下比较,即与相对弱于或差于自己的对象比较,有利于维护个体自尊,保持积极的自我知觉内容。与之类似,认为地震虽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比起重灾区或是失去生命的人而言,幸存者无疑是幸运的想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向下比较的思维方式。面对地震带来的破坏,使用向下比较的思考方式也能实现缓解心理焦虑,接受现状的作用。情绪是一种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彭聃龄,2001)。也即个体通过调整参照对象,体验得到时就容易获得积极的情绪。在地震灾区,有的老年人一方面减少对灾前情况的回忆,以减少由此产生对比而体验到的丧失;另一方面,增加横向比较,借以体会得到与拥有的感受,从而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以应对震后的不适。无论是在灾情相对较轻的陕西省,还是在灾情相对严重的四川省,采取向下比较的思维方法缓解心理压力的办法是我们访谈中常常遇到的。其中有所不同的是:在受灾较轻的地区,由于其灾情比媒体上大量报道的灾情明显要轻微,所以老年人使用向下比较的方式是较为自然和普遍的;但在一些重灾区老年人能否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使用向下比较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则更多有赖于个体的性格特点或说应对风格的指导。开放乐观的性格态度有利于老年人看到生活中的积极信息。

“我们这边还是小的灾害,你看四川那边,那才叫灾难!那么多人都被砸死了,我们只是小灾。这有什么办法呢?那么多人都埋在下面了,人都不在了。你看电视上报道的。我们每天都看电视,电视上报道的地震都好厉害,我们这里是小的灾难(YM1)。”

“地震当时对生活不太适应,心情很沉闷,感到人心惶惶的,现在好像都习惯了。……就这样慢慢地适应过来,通过看电视,北川、汶川、四川那些地方都比我们这严重,所以我们也就觉得无所谓了(大笑)。现在已经适应地震以后的生活了(QN2)。”

“我们是幸运的,其他人就没有我们这么好运气了,还有些到现在还住在帐篷里面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作一个比较,缅甸有难,发生热带风暴,远远比不上我们地震区域受灾这么大,到现在那么一个热带风暴就死亡7万多人,像我们这么大个灾害,根据官方公布的消息,到目前死亡人数加上失踪人数还不到10万,还不到嘛,这证明在救灾方面,政府处理得比较好。”

“东西打烂算了嘛,东西都是人赚的钱买的嘛,只要人在,希望就在,对不对?人在就有希望,人都不在就没有任何希望了。现在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就算是百万富翁,经过了现在的地震,你也就说没命就没命了;我是一个平民百姓,我也遇到了地震,我也就真的一穷二白了,对不对?(JD1)”

在横向比较的同时,老年人还常常会使用纵向比较的方式以获得对现实的认同感。“没做什么,生活还能过得去,还凑合,就不需要什么了。对社会各界这次的帮助感到很满意。如果是在旧社会谁管你。希望我们这次抗震救灾能取得伟大胜利(QN3)。”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彭聃龄,2001)。老年人往往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经历过较多的生活变化与困苦,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经历过与此次地震类似的大自然灾害或者战乱,他们往往能表现出较高的应对地震的自我效能感,采取的态度是:虽然地震是件很糟糕的事情,但我还可以应付得过来。“地震在我心目中,对我来说应该是个特殊情况,因为六合地震(以前的一次地震)我去过,是县委组织过去的,所以我清楚(地震发生后)情况(JD4)。”“我是农村来的什么困难都能适应(YM4)。”

5.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指的是主动寻找事件(如,地震、地震救援)相关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情况与原因。此种应对方式,一方面,表明个体为适应新环境而积极获取资讯指导自己的进一步的应对行为;另一方面,此种应对方式的效果不仅限于为自己下一步应对做指导,因为有些资讯并不直接和个体所适应的挑战有关,如地震发生的强度、其他地方的受灾情况等,并不直接指导个体灾后的自救,但采取获取信息的方式却表明个体接受灾难发生的事实,心态是开放的,通过全面了解灾难发生状况、获取充分的信息有助于增强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减少不确定感,对于灾后情绪的稳定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地震发生初期,主要是使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老年人除了通过电话了解其他地区一些地震的信息外,更多是了解生活周边的情况,如小区中哪栋楼垮了,哪里受灾严重等。随着救灾的深入,开始有更多的方式获得信息,如听收音机。“地震那几天,我唯一的家电就是收音机,电视什么都收不到,只能靠收音机听点中央的声音,了解地震究竟是怎么回事(JD1)。”在重建阶段,老年人还可以通过电视机了解更多的情况。“电视嘛,我们已经安装了‘锅盖’(形似锅盖的卫星电视接收装置),要看看电视、看看新闻。(我)喜欢看新闻,关心下国家大事,地震情况,像昨天的地震也看到了,我们喜欢看(EX1)。”

6.固执反应

虽然学者在老年人的人格发展稳定性问题上存在不同观点,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在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上出现主动向被动转变的趋向,关注方向也从指向外部转为指向内部,这可能引起他们在思考和行为方面出现固执刻板的倾向。尤其是当老年人经历了重要的丧失,如亲人、非常看重的物品、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等,老年人会表现出强烈的固执行为,为灾后的自救和恢复带来阻碍。一位同学告诉我们,在地震中有位丧失孙子的老人,不顾身边救援人员的劝阻,也可能再无心力去听救援人员的劝阻,在余震的危险下,冲进废墟寻找可以象征孙子的物品。最终,幸亏救援人员的舍身相救才保住了老人的性命。当人们从余震的废墟中将这位老人挖出来时,老人怀里抱着的是一张早已模糊的孙子的照片。与之类似,一位老奶奶因不能接受孙女死亡的事实,就一直坐在孙女身边,而完全不顾其他的事情。“……知道孙女的学校垮了,我就马上跑去,她就被打在路上的,(尸体)被抬出来,抬出来后我就在那里守着,一直就没走,守到第二天。我就在那儿,搬了把椅子过来在她头上坐着,把我气惨了。认识的邻居就说你不要气,不要气了(YJ1)。”

在灾后的重建中,老人们也会有许多固执反应。如相信自己的判断,不顾危险从危房中搬出一些自认为有用的物品。

被试:电视是自己家的。我们的没有打掉,有好多人的都打烂了。我们是二楼,没有打烂。四楼倒了,五楼又坠了一层下去。所以我们的东西很多都慢慢搬出来了。

访谈员:是什么时候把东西搬出来的?

被试:他(奶奶的幺儿)慢慢儿搬的。他开始不敢回去搬,就阴搬点阳搬点(时不时地搬一点),后来他觉得重新买又要花好多钱,又没有钱来买,就把一些实用的东西如床垫之类的慢慢搬出来,有些家具我们都没有要,现在房子又不宽,又没有空间放,所以就搬了些实用的出来。

访谈员:搬东西是谁来帮您搬的?是您自己搬的吗?

被试:我儿子自己搬的。他不让我上楼,怕我被打着,我还是拣了点衣服回来(是指:还是自己清理抢救了一些衣服出来),慢慢洗出来,还可以穿嘛,要是再买,哪来的那么多钱嘛?(EX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