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年人社会适应现状与对策:对老龄化问题的言论

老年人社会适应现状与对策:对老龄化问题的言论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调研数据的获得可以有多种方式,借助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等手段均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人社会适应的一般状况。问卷法是大样本研究普遍使用的评估个体社会适应水平的方法。(二)测评对象与过程测评对象为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60岁或大于60岁的老年人。

老年人社会适应现状与对策:对老龄化问题的言论

一、调研工具、对象与过程

(一)调研工具的编制

评估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现状脱离不了调研数据的支持。调研数据的获得可以有多种方式,借助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等手段均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人社会适应的一般状况。然而,每一种手段都有其优势与不足,本研究必须从中选择适合课题特点和研究条件的评估方法。

老年人社会适应体现得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平衡、协调的关系,包括基本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精神文化适应和个人发展适应等多个方面。实地观察法相对而言能够更为真切地知觉到老年个案的实际表现,可是它不仅费时、费力、费钱,根据少数个案的结果推广到总体的可行性也很有问题,而且能够观察到的社会适应表现十分有限(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适应状态并不能通过外显行为呈现出来),进行水平评估的标准和规程也难以确定。访谈法虽然也是测评老年人社会适应较常采用的手段之一,但是它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测评的样本数量非常少,对访谈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阎志强(2006)所做的“广东退休老人社会适应问题研究”主要运用的就是访谈法。不过,由于受到访谈个案数的限制,其研究结果的概化程度(即推广到更大范围群体的程度)不能充分保证;由于对访谈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所涉及的社会适应的范围比较窄,所运用方法的信度和效度也不好评判。一般来说,访谈法往往作为问卷法的先导,是问卷编制的基本依据。针对特定人群(如,某个区域的退休老年人)或在某种特定情境下,访谈法也有一定的测评价值。像本篇中的“灾难性突发事件下的老年人社会适应状况”便采用了访谈法对地震灾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考察。

问卷法是大样本研究普遍使用的评估个体社会适应水平的方法。它实际上是被试自我报告的一种形式,即让老年个体根据问卷中所设定的项目,评价自己在每项社会适应表现或体验上的水平。其长处在于实施简便,节省时间,研究者可在较短时间里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尽管问卷调查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就目前的研究发展来说,它仍是大样本研究的首选。问卷法所包含的测评项目不仅仅是社会适应水平本身,还有老年人的各种背景信息,以及为了衡量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或探讨社会适应相关因素所采用的一些心理测量量表。还有一些社会适应水平的测试项目往往来自于现有的心理测量量表,如反映生活自理适应水平的项目便可借用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量表中的题目(陈勃,2008)。在这个意义上,问卷调查方法便是纸笔形式的自我报告法与心理测量法的结合。陈建文和黄希庭(2004)以及聂衍刚等(2008)关于社会适应所做的大样本研究均采用这种方法,本课题研究也是如此。

既然以问卷作为老年人社会适应的测评工具,编制问卷便成为调研评估的关键。本课题的问卷编制经历了文献查阅、专家咨询、访谈调查、集体讨论和小规模试测等多个环节,历时三个多月,反复修改达十次以上。问卷的初步编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社会适应的研究报告及问卷、心理量表的编制,组织江西省内部分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就老年人社会适应问卷必须涉及哪些项目进行了一次专门的研讨。在文献查阅与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对50余名老年人的访谈结果获取老年人社会适应主要表现内容,由两名老师和四名研究生分别据此独立编制题目,然后逐题进行集体讨论,删除并修订部分题目;隔一星期再进行第二次集体讨论,对每个题目重新评价,并融入课题组成员提出的一些新题目;经过多次删改与补充,确定进行试测的题本。问卷在南昌地区进行小规模试测,根据老年人对题意的理解,在进一步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的调查问卷。

最终确定的调查问卷(参见附录)共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指导语,(2)老年个体背景信息,(3)老年人对社会适应和生活感受的主观判断及总体看法,(4)社会适应及其相关维度测评,(5)老年人自认为的适应现代社会主要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帮助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的主观建议(此部分为开放式问卷)。指导语主要说明问卷填写的意义、基本要求;老年个体背景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婚姻和子女情况、职业和工作状况、家庭合居状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休闲方式、获取信息的渠道、朋友状况等;对社会适应和生活感受的主观判断及总体看法主要包括: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快乐度以及适应老年生活困难程度的总体评价,社会对老年人关心程度的主观评价,关于影响老年人适应社会最重要因素的选择判断等。

社会适应及其相关维度测评是问卷的核心。这一部分共111个项目,全部采取五级评分,即要求被试根据所列项目与其当前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给出1~5分的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符合程度越高。项目1~36测评老年人社会适应性,包括人际交往适应性、角色转换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社会变革适应性及行为方式适应性(这些适应维度是问卷编制时根据专家咨询、集体讨论划分的维度,在以后的数据处理中会根据测试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项目37~111均为社会适应的相关维度,引用及改编自研究者业已采用过的心理量表或问卷(皆有可以接受的信度与效度),具体包括:亲子关系维度(项目37~46),引用及改编自王大华等(2004)使用过的问卷;自我效能感维度(项目47~70),引用及改编自申继亮和唐丹(2004)使用过的量表;老年人幸福感维度(项目71~93),引用及改编自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转引自汪向东等,1999)和唐丹等(2006)使用过的问卷;老年人控制感维度(项目94~111),引用及改编自王大华和申继亮(2005)使用过的问卷。上述相关维度的选择均是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如,陈建文,2001;聂衍刚,2005;Atchley,1998;Slangen-Dekort等,2001)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些维度是众多研究所体现的与社会适应关系密切的维度。(www.xing528.com)

(二)测评对象与过程

测评对象为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60岁或大于60岁的老年人。被试所在地域具体为江西省、安徽省、云南省、山西省、贵州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城市和乡村,其中江西省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约为被试总数的三分之一。调查在2007年展开,共发放问卷1100余份,实际收回并被录入数据库的有效问卷为1048份。这1048个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分布状况见表5-1。从表5-1中可看出,被试的性别分布较均衡,城市与农村被试的人数相当,74岁之前的年龄段人数较平均,75岁特别是80岁之后的人数较少(这与现实中老年人口的分布情况非常接近,即高龄老年人随年龄增大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减小)。

1048份有效问卷中,在所有测评项目上作答完整且能够作为信度、效度评估依据的问卷数为960。在此有必要特别指出的是,鉴于所收集到的问卷资料来之不易,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除信度、效度的验证以外,960份问卷之外的88份未完整作答的问卷没有被完全舍弃。只要该问卷所作答的项目在某个主题的计算之列(哪怕它在其他项目上作答不完整),也被纳入计算的范畴。这样既增加了资料分布的广泛性,又保证了资料利用的充分性。

表5-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

由于老年被试的特点以及样本量较大、分布较广,取样及测评过程采取了多源头、多渠道进行的方式。首先,每个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中开会讨论对整个调查程序和注意事项达成共识,并熟悉掌握;其次,课题组成员对其他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调查程序和注意事项。除课题组成员以外的其他调查人员包括:课题组成员的部分亲朋、街道或社区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同志以及南昌大学社会学系50余名本科生。调查人员深入城乡的街道、社区给老年人发放问卷。特别是50余名本科生利用假期在各自家乡给老年人发放问卷,使得样本的分布能较广泛地到达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每一名调查人员所要调查的老年人的年龄范围、性别及所在地区等都有较明确的限定,从而保证样本分布尽可能满足研究的要求。

调查要求每一名老年被试的作答都必须在有调查人员在场的情形下完成,以避免有人代答或作答时不按规定操作。每一名参与调查的老年被试,作答完后都获得价值5元左右的礼品(如,香皂、毛巾、文具、袜子等),这一方面提高了老年被试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取样的过程变得更为顺利。调查主要请被试以纸笔作答。对那些确实受身体状况或者文化程度所限而不能以笔作答者,由被试口述,调查人员帮助填写。考虑到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对他们作答的时间未做严格要求,以做完为准。

对每一份收回的问卷进行登记与编号。问卷收集完毕后,组织部分课题组成员及3名研究生对开放式问卷进行内容分析与编码。主要采用SPSS for Windows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运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