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思关系与阅读中的模型和数据探析

学思关系与阅读中的模型和数据探析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当然这些都来自学之后、看书之后要思考,思考了以后,老师说的话,书里面的知识,才是你脑子里面的东西,而不是教条,不是一些让你糊涂的理论。我在看经济学的书,就会用学到的理论试图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思。

学思关系与阅读中的模型和数据探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这是课本上有的,必须背的,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学过没有。这两句话非常简单,但是讲出了很深刻的道理。

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你光学习,光看书,不思考,就会迷惘。我们在一生里面其实经常遇到这样的读书人,他们可以非常轻松地引经据典,但你就是觉得他的思维没有深度。他们读书是记忆化,没有思考,没有理解。他们往往记忆力超群,在一些辩论里也可以靠各种语录获得胜利,但是先贤到底在说什么他们并不知道。

人类历史这么长,经过了无数次的变化,各种先贤的理论至少在字面上是冲突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冲突他们理解不了。各种理论为什么会发展,他们理解不了,这样的人,容易变成一台复印机,或者是疯子,因为他们看书看多了,看了太多矛盾的东西以后就会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自处了。

有人说运动可以减肥,有人说少吃肉可以,有人说不要吃糖,有人说要吃肉,这就是“罔”。想要不“罔”,就需要自己对世界有一定的认识,对看的书有鉴别能力,有融会贯通的能力,有思考理论发展的原因状态的能力。当然这些都来自学之后、看书之后要思考,思考了以后,老师说的话,书里面的知识,才是你脑子里面的东西,而不是教条,不是一些让你糊涂的理论。

从孔子这半句来说,我们也可以把“思”广义化,用自己的实践去验证一个理论,也是思的范畴。我在看经济学的书,就会用学到的理论试图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思。而去旅行,去见世面,去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跟书上的描写做对照,这也是思。(www.xing528.com)

思而不学则怠,就是你光思考,不去学习,不去看书,你就在浪费生命。我们身边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对人生的意义非常有兴趣,喜欢各种胡思乱想,经常想破头也想不明白,陷入各种情绪之中,但就是不知道找来一些最基本的哲学书入入门。

人类文明出现有几千年了,但是从进化论的观点,现在的人类和几千年前茹毛饮血的祖先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什么祖先只能吃生肉,你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先进科技?为什么祖先只能走路,穿的鞋子就是草编的,你可以穿Nike(耐克),可以开汽车?这些都很简单,因为人类一直都在传承文明,传承经验,每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都需要接受教育,不管这个教育是在贵族学校,还是在野地里。最初父亲穿着兽皮教儿子如何打猎,自从有了文字、文字的存贮介质(泥板、莎草纸、甲骨、纸张),人类就可以非常轻松地把上一代的经验通过书的形式传承下来(你可以想象比口口相传强大多少)。实际上,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理论上都是集合了人类几千年精华于一身的人。但是,在学校教育之外,还有浩如烟海的人类的经验集成,在图书馆、在书店里,只要你想学,你都可以学。

可是,如果你只思不学,你就是狂妄到了以为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跳过几千年的传承,自己找到一个答案,或者新的解决方案。当然,如果你是不世出的天才也许有戏,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先去思考,然后看书,吸收前人的经验,然后提出自己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是更靠谱的。实际上,真正的不世出的天才们,爱因斯坦牛顿、亚当·斯密、图灵、冯·诺依曼等等,没有一个不是擅于利用前人成就的人。

合理的看书方法是,看一本书,然后吸收消化它,变成自己的理论,去验证它。同时,不断地吸收不同人的观点,观察世界,产生新的疑问,自己进行一定的思考,寻找合适的书、理论和牛人,去试图解决这些疑问,然后试图发展这些理论方法,循环往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