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问题颇多,尤其是,没有帮助大家建立培养起来自学能力。但是,也有很多合理合情的部分。大多数人都低估了我们学校教育的成果。你觉得你习得了中文的听说读写是很容易的事情,实则不然。如果你仔细回忆,或者你观察刚上学的孩子,你可以发现学龄前是有足够的听说能力的,但是对大量的概念、知识没有任何认识。这是因为学龄前我们的信息接收渠道是大量的、非刻意的学习,这是学习语言听说最好的途径,大量领域相关信息(你听到的几个家人、朋友说的东西,总是在某几个特定的领域),信息量大量冗余,无限度的日常训练(听了6年,说了5年多)。
但是,在这个时候你学习读写的困难其实是巨大的。所以,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只有非常少的汉字,不断地重复(我小学的时候,一年级只有40个字)。所以,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平的学习曲线。但是,随着你的年龄和学历的增长,语文教育有意无意地慢慢扩大你的词汇量。如果你有自己的阅读兴趣的话,你的词汇量增长是不可抑制的迅速。但是无论如何,到了大学毕业,中国人普遍应该可以认识5000个左右的汉字。
学校教育的两大价值就在于,首先你学习的知识体系是阶梯形进步的,其次老师通过课堂记录、课后作业、各种考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保证你有足够的学习量。
这两件事情是不可替代的吗?从乐学的学习曲线来看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并不是说这两件事情必须由学校、培训机构、导师来提供。
我崇尚自由。自由有很多种级别,就学习来说,你可以选择学习什么东西的时候,你获得了一层自由。但是,如果你的学习能力不能满足你的兴趣的话,你的自由是受限的。所以,我一直在锤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当这个东西突破后,我就获得了第二层自由。而第三层自由往往是,如果你视野不够宽广,你根本不能做真正的自由选择。你根本不知道你最喜欢的那个选项,因为那是你完全不知道的一个选项。所以,我英语学好的目的不是为了找份工作,为了具体的使用,而是为了可以在各个层面,让我可以获得最好的材料,最及时的材料。
这三层自由在手的时候,在我看来在这个层面就活开了。我认为我已经活开了,我深感愉悦,也希望大家有机会能慢慢突破这三层自由面前的界限。
所以,我一直说我不需要导师,我学习东西快,这跟聪明与否关系真的不大。
我学习任何一个新的领域,会用非常愚蠢的方式入手,不在乎一开始的得失,前面的路径越平坦越好,第一步越简单越好,然后进行几步以后,才开始思考是否有优良路径选择的问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会人为地设计路径,会一步一步地让自己获得更快的进步,但是前提是每一步都是快乐的,一点一点地提升难度。曲线的斜率是越来越陡峭的,虽然一开始极其平缓。
同时,任何一个我不能设计出可以反复练习和进行规律时间学习的领域,我根本就不进入,除非我找到可以规律性学习的方法。(www.xing528.com)
再谈一两句信心问题。我多次谈过我的CTO,大家可能对他有了一个错误的理解。他现在很棒,但是一开始他的起点低于很多很多的人。
他在泉州一个很烂的大专毕业,学校本身没有会编程的老师。毕业后,这个孩子找不到出路,在学校的机房做了半年管理员。后来去电脑城打工都干不下去,被开除。后来自己在家里迷惘了半年,学习了半年iOS。
他来上海见我的时候,iOS水平并不比OurCoders论坛里面的任何一个初学者好。我看重的是他可以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学习,肯于学习,但是并不代表他学得已经很好。
他和我都知道的一点是,以他当年的简历、背景、水平和沟通能力,他在上海找到工作的概率非常渺茫。
在我跟他共事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喜欢抱怨,喜欢自己默默地把事情做好,不会就去钻研。这点我很喜欢。于是在公司的工作上,我刻意地去给他设计了逐步提高的难度。
如果他是那种做任何一点儿自己不会的东西都不肯做,都做不好的孩子,我可能早就把他开掉了。
可以说明的是,这样的教育对大多数人都有价值,只是你遇到我这样的导师的机会是0。可是我做的导师的工作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逐步提高难度。这事儿你自己真的不会做吗?
前提是你肯努力,你愿意吃这些所谓的小苦。然后,后面的东西跟你聪明与否关系不大,就看你做事情有没有方法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