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面无表情:探索面孔背后的情绪

面无表情:探索面孔背后的情绪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常理,面无表情就应该是面孔完全松弛的状态,也可以说毫无表情、毫无情绪。倘若“面无表情”其实包含情绪,是不是会让研究产生问题呢?通过一种改进后的内隐联想测验方法,他们发现在人们心中“面无表情”与负面情绪连接比较强,也就是说实际感觉起来偏负性。这张合成的面孔图片展示“面无表情”(自然)的表情。虽然乍一看的确有些许不积极,毕竟面无表情状态下也是有“表情”。

面无表情:探索面孔背后的情绪

按照常理,面无表情就应该是面孔完全松弛的状态,也可以说毫无表情、毫无情绪。当然一般人拍旅游照、聚会照肯定不会这么拍,除非是故意搞怪。但是这样的照片往往出现在护照上,身份证上。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证件照虽然看起来很“标准”,但是感觉怪怪的呢?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在逃犯人”呢?

其实这个问题有两层原因:第一,照片是二维和静态地捕捉三维和动态面孔的过程,由于证件照要求难免会让面孔与生活中的感觉不一样,甚至有人说这是“冻脸效应”的反映;第二,毫无表情的面孔虽然并没有传递任何情绪,但是在其他人看起来还是带有情绪的。换句话说,就是你可能没有试图传达表情,但是观察者“解读出”一种表情。为什么面无表情还能带有情绪呢?其实有两个原因:(1)放松下“毫无表情”的面孔(静息态)本身看起来就稍显消极;(2)因为我们的面孔肌肉会随着年龄变化,松弛状态下的面孔并不似小时候(或者说理想状态下)般完全放松,以至于带有一定消极的痕迹。

科学家们在以往的实验中都假设放松的面孔是不带任何情绪的,并且把它们当作表情判断基准线。倘若“面无表情”其实包含情绪,是不是会让研究产生问题呢?结果是有点问题,任何一个预先假设都要慎之又慎。Lee与同事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问题,于是他们做实验探索了一下到底大家心中的“面无表情”是否带有情绪。通过一种改进后的内隐联想测验方法,他们发现在人们心中“面无表情”与负面情绪连接比较强,也就是说实际感觉起来偏负性。他们还说真正看起来情绪中性的表情应该是四分之一的“高兴”混合四分之三的“面无表情”。我也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在一组志愿者面前呈现一些表情图片,然后让他们判断每个表情的情绪。这一组十张图片是我用电脑软件合成的,情绪从面无表情到开心均匀分布。原始图片都是来自标准的表情图片库,库中的图片都是专业演员按照FACS系统摆出表情,所以毫无表情的面孔上肌肉都是正常的松弛状态(也肯定有肌肉是紧张的,但总体是符合正常情况的)。结果就是毫无表情的面孔看起来稍显“难过”,而当面孔稍带开心神采(大约20%)时才会感觉是面无表情是。更关键的是,其实每个人对于表情的判断都不同:有的人偏“保守”些,表情很明显才会觉得有情绪;而有的人反之。他人眼中的面无表情完全可以在你眼里是情绪满满。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感觉松弛的面孔稍带负面情绪呢?

这张合成的面孔图片展示“面无表情”(自然)的表情。虽然乍一看的确有些许不积极,毕竟面无表情状态下也是有“表情”。一种原因就是判断“高兴”与“悲伤”的情绪都依赖嘴,而图中嘴角略微向下,看起来稍显“悲伤”(www.xing528.com)

表情的物理源头是肌肉和皮肤的收缩和舒张,所以要了解“面无表情”为什么会传递情绪得要看看肌肉和皮肤。文学作品中常提到“岁月印刻在他的脸庞”,其实他们说得很对:随着年纪增长,皮肤的衰老会让我们的面孔产生些许变化(皱纹)。这一种变化会反映在面孔放松的时候。时光印刻在我们的面孔之上的正是岁月的痕迹,这些痕迹往往会和我们喜欢做的表情以及我们自身的性格有关系。通过老年人的面孔有时候我们就能判断清楚他/她的性格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少做表情没准儿真能延缓衰老。所以说,中性的表情会受到我们先前生活的影响而显得不再中性,在年纪大的人面孔上尤其明显:中年人看起来严肃其实并不是真的多严肃,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岁月痕迹。

当然,不光是面孔本身会在时光影响下出现物理性的变化;面孔本身就会带着一定的故事:当我们看到一张面孔的时候,一旦搞清楚“这是谁”,我们就会开始在脑中搜刮关于这张面孔主人的故事。比如一个人做了不雅的事情还被别人记住,其他人看到这个人的时候脑海中参与“厌恶”情绪分析的脑岛会有不一般的反应。也就是说,哪怕一个人不带表情,他之前做的事情依旧会影响我们怎么看他,怎么理解他。尤其是一些做了坏事的人,哪怕他们面若桃花,我们心中依旧会对他们敬而远之,自然而然能体会到消极情绪

放松的时候不妨微微笑一笑,没准儿看起来会显得更亲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