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八卦文化与气象、历法的紧密联系

八卦文化与气象、历法的紧密联系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八卦首先观于天象,并将日辰变化与八卦成像形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因此,八卦与气象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八卦与历法的关系历法简单地说就是人类使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八卦文化之中,除了爻辞与历法有着关系,各卦的卦象、卦名也与季节和太阳有着联系。除了在爻辞、卦象、卦名上与历法有着联系,八卦文化中的某些理论也在影响着我国历法的发展,其中卦气理论对我国古代历法的影响最为典型。

八卦文化与气象、历法的紧密联系

相传,伏羲创造八卦的过程当中,外界的环境气象条件给了他很多的启发和帮助。实际上,在八卦诞生之初,其所代表的也是八种自然现象。由于八卦首先观于天象,并将日辰变化与八卦成像形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因此,八卦与气象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八卦与历法的关系

历法简单地说就是人类使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从本质上说历法是人们为了社会生产的需要推算日月星辰之运行之后定好岁时节候之后,而创立的长时间的计时系统,它能使人类确定每一日在无限的时间中的确切位置并记录历史。历法中包含的其他时间元素尚有:节气、世纪、年代等。历法是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和总结出来的,年、月、日都直接和天体的运行周期有联系。不同时代、民族和地域都有着自己的历法系统,如伊斯兰教历,中国的农历,藏历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的发展,历法就会越科学和完备。现代的历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三种,现时国际通用的公历即为太阳历的一种,亦简称为阳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阴历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基础;阴阳历把两种周期加以调和。前者属于阳历系统,后者属于阴历系统,调和者则属于阴阳合历系统。

回望中国的历法起源,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很多人认为,八卦文化就诞生于我国古代历法当中。中国古代有一种专门测量时间的仪器——圭臬,其用来对日影进行测量,并借此来计算时间、节气的变化和更迭。圭臬测量出的结果正是制定古代历法的重要依据。而八卦文化之中阴阳鱼的原始图案和概念,以及从阴阳的消长中,形成三爻,最终演化为八卦的概念也可以在历法当中找到。因此一些人也认为:古代的八卦文化是古人天文观测的记录与实践,八卦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天文历法的发展而发展的。

为了说明八卦文化和古代历法的联系,很多人还在八卦中找出了很多例证:八卦中被称为八卦之“父卦”和“母卦”的《乾》卦与《坤》卦之卦象,以及有关的爻辞中就可以找到与立竿测影有关的内容。“乾”字左边的偏旁“”由“十、日、十”组成,可以理解为太阳位于正中位置之意,而“乾”字读音与“前”相同也。因此,“乾”字之意,可以理解为太阳处在正南的方向。而《易经》六十四卦里面乾卦的爻和爻辞,则表明了太阳的高低、竿影长短与季节的更替。坤则是与乾卦相配合用来说明季节、气候与物候特征的,如乾卦之中爻辞“初九,潜龙勿用。”可以理解为:此时太阳到达最南方,测量的竿影最长,这时正值隆冬季节,风雨不兴,万物凋零,出现了一派冰天雪地的景象,于此相对应坤卦爻辞为“初六履霜,坚冰至。”乾卦爻辞“上九,亢龙有悔。”古人认为:“悔者,回也。”也可理解为:此时太阳已经到达了北回归线,竿影最短,所以称“有回”。当时正值炎夏,天气情况多变,也比较容易出现极端的风雨雷电天气,因此坤卦爻辞为“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除了前面所举的例子,乾、坤卦的中间四爻,其爻辞也可以理解为分别在什么样的季节,出现什么样的气象活动或者比较适宜进行怎样的活动。

八卦文化之中,除了爻辞与历法有着关系,各卦的卦象、卦名也与季节和太阳有着联系。八卦中除了乾、坤两卦外,其余的六卦都与太阳在地球上的视向位置和季节活动、物候都有直接的关系,在八卦中的阳爻(-)和阴爻(--)更可以理解为对太阳与太阳运行方向的一种指示。《震》卦中,帛书写作“辰”,表达“早辰”之意,其意象为太阳未出之时就已经呈现出了光芒四射的样子。《艮》卦与《震》卦相反,艮者,止也。引申理解为太阳最北的极限点。震卦和艮卦这两个卦象分别为夏至的早晨和傍晚,即太阳在地平线上日出日落之时光芒四射的样子。《兑》卦中,“兑”字在帛书中作“夺”,古文中其意象为飞走小鸟之象。《巽》卦中,“巽”帛书作“筭”即算之意。“筭”字的中间为一个“王”字,而甲骨文中的“王”则呈现出了三角形的测时圭状。兑卦与巽卦的两个卦象即为:至时太阳在地平线上高高升起,随后再落下。鸟飞走了,人们在忙着进行礼天祭地的活动。《离》卦中,“离”在帛书中写为“罗”。《坎》卦中的“坎”,在帛书中作“习”。《离》卦和《坎》卦在物候上可以理解为是春分时节人们纷纷进行张网捕鱼农业活动,小鸟也开始在春暖花开之时飞出巢穴。其卦象是指在春分或者秋分的时节,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升起落下的情景。

除了在爻辞、卦象、卦名上与历法有着联系,八卦文化中的某些理论也在影响着我国历法的发展,其中卦气理论对我国古代历法的影响最为典型。可以说,在古代,八卦文化之中的卦气理论可以称得上是制定历法的重要依据,如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的《三统历》,东汉末年的乾坤交变12月循环升降图、《乾象历》,北魏的《正光历》,唐代的《开元大衍历》等历法中都曾引用了卦气理论。而我国古代的科学家王充、张衡、僧一行等人也都对卦气理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所以,卦气理论的意义不可低估。

汉代京房等人创造出的纳甲说,将八卦各配以十干,甲是十干之首,故称纳甲。又将八卦的各爻分别配十二支,称纳支。后人制出的八卦纳甲图,从图上可以看到,十干被分为了五阳五阴,其中,甲为阳始,壬为阳终;乙为阴始,癸为阴终。由于古代人是使用干支计时的,因此在纳甲说产生后,八卦学说就和古代历法中重要的计时产生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周易》之中的气象记录

古人形容八卦道:“日、月、星、辰之行,度运数、十日、四时之属,凡丽于天之文者,八卦无不统之。”可见,八卦所表达出的一切宇宙间的自然现象,也包括了气象状况。古人经常利用八卦文化中的内容来记录生活中的气象。《周易·系辞》之中说道:“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周易·系辞》中又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也指太阳月亮交相推移而光明常生。“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寒暑季节交相推移而年岁形成。

《周易》六十四卦之中,就有很多有关气象的记录和论述,据初步统计,专门论及气象方面的信息,达二十四卦之多。如:《坤卦》:“履霜,坚冰至。”《鼎卦》:“方雨亏悔,终吉。”《丰·象》:“雷电皆至,丰。”《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这些记录虽然简单,但是其蕴含的丰富含义却为后人研究古代气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八卦学说解释出的气象现象

我国古代,人们还经常借助八卦学说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八卦也因此与气象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如古代的雷的形成,古人就用八卦学说将其进行了解释:八卦之中以震为雷,古人认为雷可以存在于天上、地下、泽中、山上等不同的空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当带异性电的两块云接近时会发出很强的电光和强大的响声,古人认为“积风成雷”,“阴阳相薄而为雷,激扬为电”,这是阴阳相薄(迫)产生的结果。唐代天文学家瞿昙悉达负责编撰的《开元占经》中云:“雷起乾宫,人民多病,国安。雷起坎宫,多雨,起艮宫,禾好枲长,五谷贱。起震宫,五谷暴贵甚,岁丰,棺中贵。起巽宫,雨雹伤五谷,虫生,霜早降。起离宫,夏少水旱,蝗虫。起坤宫,坤出,害五谷。起兑宫,兵起,铜铁宫。雷起水门,流潦滂沱。”可见,古人认为雷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并且已经将雷的出现与日常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除了雷的产生,古人对风的形成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解释。古人认为“阴阳怒为风”,其中的阴阳有寒热之意,这种解释也使用了八卦文化之中的阴阳观。而风的成因是由于地区的差异会导致温度的高低不同,势必引起空气流动,这就形成了风,这其中的冷热温度差恰恰也可以用古人的阴阳观来解释。在八卦之中,《巽》卦为风。在八卦方位之中,古人认为,东南方向风较多,于是就把巽作为了风的门户,将巽配以东南方。在《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小畜》卦中说道:“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其实,这句话也是符合自然现象的,如果密云不在此处变作雨落下,就会在西郊降落下来。民间也有谚语云:“云行东,车马通;云行西,披雨衣。”在《春秋考异邮》中也记载:“阳立于五,极于九,五九四十五日一变风,以阴合阳,故八卦主八风,相距各四十五日。艮为条风,震为明庶风,巽为清明风,离为景风,坤为凉风,兑为阖闾风,乾为不周风,坎为广莫风。”在此书中就将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分为了八个阶段,认为每过四十五日风向就会发生改变,而随着季节的变化,东南风确实是会变成西北风的。可见,这种说法是符合自然现象的。

八卦文化与中华节气的联系

在八卦文化之中,四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四象表示的就是四季。宇宙间,有天地就有四季。而在八卦文化中,春季阳气初生状,代表少阳;夏季阳气正盛秋,代表太阳;秋阴气初生状,代表少阴;冬阴气正盛状,代表太阴。而古人又将四季又分成八时;春始、春至、夏始、夏至、秋始、秋至、冬始、冬至

汉代的孟喜等人则用卦象来对一年之中的节气进行解说,即用六十四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叫作卦气。在卦气理论中:用坎、离、震、兑作为四时卦,或者称四正卦。其中,震为动,表示万物萌生,配春天;离为明,表示万物欣欣向荣,配夏天;兑为悦,表示万物成熟,配秋天;坎为劳,表示万物疲劳修养,配冬天。这四个卦还各主管二十四节气中的六个节气,其中: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归于《坎》卦;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归于《震》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归于《离》卦;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归于《兑》卦。每卦六爻,每爻主管一个节气。四正卦的初爻分别管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每个节气有初侯、次侯、末侯,二十四节气共有七十二候,将四正卦之外的六十卦分为辟(君)、公、候、卿、大夫五组,分别配七十二候,尚缺十二卦,就以候组的十二卦补配。

对其他六十卦,卦气理论又以《姤》卦至《乾》卦为十二月交变消息卦,并以其他四十八卦配十二月,这样,每月有了五个消息卦,每卦六爻分别主管六日。五卦有三十爻,作为每月的日数。

十二消息卦(www.xing528.com)

如果用乾坤两卦相互推移,就会形成十二卦,按照阴阳消息的次序可以排列为: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等。这十二卦,也代表着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十二消息卦不仅反映出了阴阳变化天体运行和四季变化的规律,也是创立我国天文历法的基础。除此以外,十二消息卦还可以用来表示人类生命之生、长、老、死的进程。

《周易参同契》中谈到阴阳消长之时说道:“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始循连环。”可见,阴阳两气消长的过程,可以通过阴爻、阳爻的变化所表现出来。在十二消息卦之中,从复到乾,阳爻呈现逐渐增加的状态,而从下往上增长,阴爻也逐渐的减少,这表示的是阳气逐渐增强,阴气逐渐减弱,阳气战胜阴气,为阳息阴消的过程;从《姤》卦至《坤》卦看起,阴爻是逐渐增加的,从下往上增长,阳爻却在逐渐减少,表示阴气逐渐增强,阳气逐渐减弱,阴气战胜阳气,为阴息阳消过程。

在十二消息卦之中,一年四季中阴阳消长转折的时期主要以“二至二分”为标志。每年阴阳之气分离之时为春分、秋分;每年阴阳之气接合之时为冬至、夏至。春分之时,昼夜的长短是相等的,自春分以后,阴阳分离,夜渐短,日昼渐长,阴退而阳进,以《大壮》卦表示。到了夏至日,夜最短,日昼最长,此乃阳极阴生之时,用《夬》卦表示则夏至一阴生。与春分相反,在秋分之时,夜渐长昼渐短,阴进而阳退,因此用《观》卦来表示。冬至日,夜最长,则白昼最短,此时为阴气极至而阳生之时,所以用《复》卦来表示冬至一阳生。

具体说来,十二月阴阳消息变化如下:

1、复卦一阳生,阳在初九,夏历十一月。

2、临卦二阳生,阳在九二,夏历十二月。

3、泰卦三阳生,阳在九三,夏历正月。

4、大壮卦四阳生,阳在九四,夏历二月。

5、夬卦五阳生,阳在九五,夏历三月。

6、乾卦六阳生,阳在上九,夏历四月。

7、姤卦一阴生,阴在初六,夏历五月。

8、遁卦二阴生,阴在六二,夏历六月。

9、否卦三阴生,阴在六三,夏历七月。

10、观卦四阴生,阴在六四,夏历八月。

11、剥卦五阴生,阴在六五,夏历九月。

12、坤卦六阴生,阴在上六,夏历十月。

天文历法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

只有当人类与自然处在一个平衡状态时,人才会获得健康,这就说明了外界的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健康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周易·泰·彖》中记载:“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也就是说:宇宙万物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是一个运动着的平衡结构,宇宙万物在运动之中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所以,无论是宇宙间的自然现象还是十二消息的阴阳消长,它们都在宇宙之中循环不已的运动着。八卦文化中,强调人与天地宇宙的统一和协调性,人的生存离不开宇宙所赋予的自然环境,而宇宙间运动变化又都折射到了人类的身体上,宇宙与人体在各自的运动过程中,具有相互感应的效应。《周易·系辞》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由此可见,天人感应,才可以占天以应人事,观象以知吉凶。由此可知,人的生命健康与宇宙天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