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八卦文化:对天文学的深远影响

中国八卦文化:对天文学的深远影响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八卦的天文观认为,宇宙是太极生两仪,两仪而生四象,四象又生八卦而逐渐形成的。由此可见,在神秘的八卦文化当中,不仅体现出了古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探索精神,一些观点和猜测更对当今的天文学研究有着重要启发价值。八卦文化孕育出的动态宇宙模型《周易》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当做了表示时间的符号,而用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当做了空间符号。实际上,在八卦文化中,已出现了关于太阳系运动动因的启蒙思想。

中国八卦文化:对天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传,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从宇宙万象中吸取和总结出规律,才创作出了八卦,可见八卦文化早在形成之初就已经与天文历法有了紧密的联系。八卦的天文观认为,宇宙是太极生两仪,两仪而生四象,四象又生八卦而逐渐形成的。这实际上与现代宇宙演化相暗合。现代人使用科学的方式重建宇宙的形成过程以后,发现从宇宙年谱中所推出的宇宙演化图式,竟然与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相生图式暗合。由此可见,在神秘的八卦文化当中,不仅体现出了古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探索精神,一些观点和猜测更对当今的天文学研究有着重要启发价值。

八卦文化孕育出的动态宇宙模型

《周易》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当做了表示时间的符号,而用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当做了空间符号。用后天八卦和九宫相搭配,则表示了地上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和中央九个方位,这九个方位又与河图和先天八卦相配,表示了上下左右、正转反转、天高地卑、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不容的动态立体的球形空间。如果将先天八卦图竖看,再将后天八卦图横看,不仅能看出阴阳交汇、日月循环的动态立体的宇宙模型,更能感受到“法相自然之妙”。

八卦学说对宇宙起源的猜测

淮南子·原道训》注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在此处,宇宙的含义是指天地间万物的总称。现代观点认为:宇宙不仅是物质的,还处在不断地变化、运动和发展之中,其是对广袤空间中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寻就从未间断过,经过了哥白尼、赫歇尔、哈勃的不懈探索,宇宙对于人们已经不再是深邃神秘的抽象事物了,对宇宙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严谨的现代科学。

在对宇宙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有关宇宙形成时间和过程的疑问延续了千百年。历史上,关于宇宙起源的说法非常多,但直到20世纪,出现的两种比较有名的“宇宙模型”理论才获得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这两种理论就是“稳态理论”和“大爆炸理论”。20世纪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这说明宇宙正在膨胀。而“大爆炸理论”则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红移现象”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者的发现给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现在,大爆炸理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大多数的科学家们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我国的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对宇宙的研究,在八卦文化中,我们能寻找到对宇宙起源的猜测。《周易》记载:“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不难看出,其中表达之意:易有太极,宇宙的始基是太极,是天地未形成之前的混沌实体,是一种无边无形的云气状态。太极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天地万物都是由它演变出来的。而在“太极”理论中揭示出的阴阳起源,在本质上揭示的就是天地的起源,因为天地就是由一阳一阴构成的,正如汉代郑玄在《周易乾凿度》所说的:“夫乾坤者法天地之象质,然则有天地则有乾坤矣,将明天地之由,故先设问乾坤安从生也。”可见,当时的中国人正在试图通过对乾、坤二卦的起源进行探讨,进而来寻求天地的起源。而这些观点在汉代郑玄注的易学著作《周易乾凿度》和清代学者张惠言的《易纬略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天地起源学说。由此可见,在八卦文化的引导下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对宇宙的形成进行了探源。

根据八卦文化中的“太极”思想,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地来自微观物质——太极。此观点在当今的科学界得到普遍认同的,很多“星云”说者就指出今天的太阳系是来自于一片两百多亿年前超新星大爆炸的微粒形成的星云。实际上,八卦学说中的这种猜测,与近代德国科学家康德阐明的星云学说颇有相似之处。康德认为太阳系是由一个旋转的星云在收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所说:“我假定,构成我们太阳系的星球——一切行星和彗星——的物质,在太初时都分解为基本微粒,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现在这些已经成形的星体就在这空间中运转。这种原始的自然状态,即使我们根本无意把它看做是一个系统的起源,似乎也是一种不会得出什么东西的最简单的状态。”并且说:“直接与造化相连的自然界曾经是无比地粗糙,根本不成形。”为了将这原始的物质状态描述清,当时康德还借助于计算证明出了当时的这些气态物质在太阳系范围内的分布是极其稀薄的,他说道:“行星物质在这个空间中的分散程度也要比我们大气中的微粒稀薄好多倍。”

从康德上面的话语中,我们发现宇宙形成“星云”说中所提出的太阳系的源头与我们古老的“太极”论提出的天地的源头有很多相似之处。“星云”说中那充满宇宙间的“比我们大气中的微粒稀薄好多倍”的基本微粒形成的原始自然状态与中国古人描绘出的“元气混而为一”的“无”的状态有着惊人的共同点。

八卦学说对太阳系运转的解释

我们生活的地球所在的恒星系统就是太阳系。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与环系、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构成的天体系统及其所占有的空间区域。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轨道,都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的附近。行星都非常靠近黄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带天体,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倾斜角度。太阳系的移动速度约每秒220公里,在太阳系之中,几颗较大的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太阳系中所有的成员都向着同一个方向运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这样的运动状态使得太阳系系统表现为一种旋转的扁形圆盘状,这也是太阳系的显著特点之一。

太阳系的运动状态,也是众多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人们对那一片原本分散在空中的、进行着无序运动的星云物质是怎样变成今天太阳系所表现出的这种整体同向的圆周运动形式的问题一直非常有兴趣。找到启动太阳系物质进行整体旋转的动因也就成了困扰人类的重要问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不能在太阳系以外找到有能推动太阳系作任何运动的作用力。

实际上,在八卦文化中,已出现了关于太阳系运动动因的启蒙思想。西汉末纬书《易纬》中的一篇名称为《易纬乾凿度》,简称为《乾凿度》的文章中记载:“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在这篇文章中首先指出八卦中的乾坤代表的就是天地,所以探讨乾坤的来源就是探讨天地的来源,它们都是由无形之物生成的。这些无形之物就是“太易”、“太初”、“太始”、“太素”。通过对《乾凿度》之中提出的这“四太”进行研究就会发现,其不仅在太极以前就存在了,并且还是一种要比太极更加微观的物质形态,但同时它又是在逐步地向宏观进行着演变着的四个物质阶段。

在第一阶段“太易”之中,《乾凿度》对其的描述为:“太易者未见气也。”汉代的易学家郑玄对此注曰:“以其寂然无物,故名之曰太易。”清代学者张惠言在《易纬略义》中又进一步解释曰:“太易之始,漠然无气可见。”但到了第二阶段“太初”之时,《乾凿度》的描写是:“太初者气之始也。”郑玄对这句话注曰:“元气之所本始,六易既自寂然无物矣,焉能生此太初哉,则太初者亦忽然而自生。”张惠言在《易纬略义》中对此进行点评时则说:“太初者,气寒温始生也。”张惠言的点评:“气寒温始生也”看似简单,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句话直接道出了太阳系旋转的动因。(www.xing528.com)

从科学的角度去考察,在各种微粒形成的气云中出现了“寒温”现象,不仅是合理的还是必然的现象。在气云中,不管其中的微粒体积有多么微小,都具备着内能,因此它们漂浮在太空之中就绝不会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微粒一定是在作着随机的、无序的运动。由于这些微粒在进行随机和无序的运动,所以各处的微粒就会出现无序的碰撞和摩擦。无序的碰撞和摩擦所产生出来的热量自然也是不相等的,这就必然会出现有的地方因微粒运动次数多、碰撞剧烈而温度高,有的地方因微粒运动次数少、碰撞力度小而温度较低的现象,也就是说在亿万年的运动中使得整片气云的内部出现了温差。这种温差的出现,用张惠言的话来说就是“气寒温始生也”。

八卦学说对太阳系内部天体形成的猜测

太阳系的结构大概可以分为五部分,这其中包括太阳系里唯一会发光的恒星,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员,太阳系的母星——太阳;主要是由硅酸盐和金属组成的,在传统上是类地行星和小行星带区域——内太阳系(其中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主要由气体巨星和它们有如行星大小尺度的卫星,以及许多短周期彗星,包括半人马群在内的,处在太阳系的中部的区域——中太阳系(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海王星之外的区域,通常称为外海王星区,仍然是未被探测的广大空间——外太阳系;太阳风能影响到的其他星际介质所在的区域。

从太阳系的构成部分中可以看出其具有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即太阳系内部的成员虽然非常多,但是都只能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能发光发热、质量极大的能源天体太阳,另一类是不能发热发光的、质量较小的天体,如行星、卫星、彗星等。这就产生了另一个疑问:既然太阳和其他的行星等物质当初都孕育于同一片星云,但是为何后来却产生截然不同的性质呢?对于前面的问题,研究者们也都注意到了,同时也进行着探讨,但是并没有出现多少有说服力的见解。很多人认为组成太阳与组成行星的初始物质在种类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数量上不等而已;对太阳为什么能进行热核反应解释得也很含糊。

而在中国古老的八卦文化中的“太极”学说里面,则对其有着解释。《乾凿度》的论述是:“太始者形之始也”,郑玄对此注曰:“形见,此天象形见之所本始也。”从郑玄的注中我们可以看出,《乾凿度》中所言的“形”指的是天之形态,而且从他的注前面的“形见”两字,后才解释道:“此天象形见之所本始也”的叙述方式可以看出,他是用这种表达方式向人们突出“太始”时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天的形态出现了,用郑玄的话说就是“天象”出现了。自古以来最重要的天象莫过于太阳了,因此这句话中指出的“天象”是说明可以看见太阳了。

而对于太阳系内部天体所呈现出不同状态的解释,八卦文化中也做出了相关的解释。在“太极”论中论述了太空和太阳之所以表现出这种只有形象可见的特征是由组成它们的物质决定的。太极演化过程中元气分离后,清阳者上升为天,重者下沉为地,就如《淮南子·天文训》之中所描述的:“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夭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从中可以看出,八卦文化中的太空和太阳是“清轻”之物的化身。

形成宇宙天地无形之物的第四阶段是“太素”。《乾凿度》论述“太素”时说道:“太素者质之始也。”郑玄对此注曰:“地质之所本始也”,即明确指出了“太素”生产的是组成地的物质,是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乾凿度》所说的“浊重者下为地”中可知,为地之物比为天之物要更加的“浊”与“重”。实际上也就是指出在“太素”时生成的物质比“太始”时生成的物质,不仅颜色深,质量也大。现代的科学已经发现了,包括地球在内的4颗“类地行星”主要是由比氢重的元素组成的。那么可以看出,《乾凿度》指出太阳系中的其他比氢重的元素是在“太始”以后的“太素”阶段形成的,也就是在氢元素形成的基础上出现的。

当星云经过“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阶段之后,就会形成“太极”,也就是指包含了组成天地全部物质的状态——太极之气。《乾凿度》在描述四阶段之后的特点时说:“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从中可见,经过了“四太”阶段的演化,原来的“漠然无气可见”已变得“万物相浑成”了。太极之中也就有了“万物”,而这也是形成天地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在这时的太阳系之中也就具备了生成太阳和行星的物质材料。

由此可知,太阳与行星截然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天地从一开始形成时其组成的物质就是不同的,并且有着“清轻”和“浊重”之分。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乾凿度》的描述以及郑玄和张惠言等人的研究中看到这样一些信息:“太易”之时的寂静之气经过了“太初”阶段的“寒温”才产生了规则的旋转运动。在进入了天地衍生的阶段中,还告诉我们太阳的形成早于地球。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不仅指出了天地起源的过程与物质形成过程的相同,还指出天地的起源就是微观之物向宏观之物演变的过程。

八卦文化中的太极天地起源学说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是中国古人对天地起源的实质和透彻的理解,已经将天地形成的过程之中的关键问题描绘了出来,这为我们探索太阳系的起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迪。

“太始”阶段的“清轻者”是何物质

《乾凿度》所指“太始”阶段生出的“清轻者”,如果以当今科学的角度去看,很有可能指的是氢,而氢也正是整个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如果这个假设正确,那么这就说明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知道了天地间最先出现的物质(元素)是一种“轻”物质,而且还知道这是一种组成“天”的物质。关于太阳系中元素的起源是从氢开始的这种说法,尚无定论。但是,生物界的一些现象却能给我们某些启示:首先,自然界物种的出现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的,这与“太极”论揭示的事物发展相同,都是像“两仪”、“四象”、“八卦”以致六十四卦那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逐步进化的相符合。其次,在太阳系的元素中,氢占了99%以上的含量,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居于首位,是所有元素结构中最简单的元素。因此,在太阳系的元素起源中,氢很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