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神秘文化-八卦风水

中国神秘文化-八卦风水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八卦文化中的阴阳关系以及阴阳协调原理,孕育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风水学。中华民族的风水文化可以称得上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奇葩,风水文化又与八卦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风水的含义风水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属于一种民俗,还是一种术数。可见,在《周易》当中,这些对后天八卦以及其演化进行的解释不仅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依据,也为风水文化中更好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宝贵方法。

八卦文化诞生于宇宙大环境之下,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八卦文化中的阴阳关系以及阴阳协调原理,孕育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风水学。中华民族的风水文化可以称得上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奇葩,风水文化又与八卦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风水的含义

风水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属于一种民俗,还是一种术数。风水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郭璞的著作《藏书》中,写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也是“风水”一词第一次出现在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古代文献资料中。在这句话中,郭璞也说明了“风水”的根本,即以“生气论”为核心,以阴阳为本,以藏风、得水为条件,以寻找出一个理想的墓葬之地为手段,以造福葬者家族为根本目的。

风水,在现代词典中也被称为堪舆,即:住宅基地或者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式,能招致住者或者葬者一家的祸福。也称相宅、相墓之法。传统的风水包含了阴宅和阳宅两方面,阴宅主要指墓穴、陵墓,而阳宅主要指住宅、寺庙、村庄、城市等人类居住以及活动的场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风水中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了一些迷信和不科学的成分,但是,其作为一种中华传统文化,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性,特别是从倡导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发展的观点上来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发展到近代以后,风水文化的实质被赋予了一些科学意义,被称为“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成了环境学和预测学相结合的产物。

风水的哲学基础——阴阳八卦

从八卦的符号可以看出,早在它诞生的时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阴阳的区别与联系了。在《周易》当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阴阳的概念,但是却用符号“--”与“—”表达出了阴阳观念。八卦文化中传达出的阴阳对立统一,以及阴阳相交生万物的观点则可以看作是风水学的哲学基础,因为风水学是用阴阳来表示事物的属性,其探讨事物之间的阴阳是否达到了平衡也是风水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风水学在本质上是把八卦文化传达出的阴阳思想运用到了实践中,把宇宙、天地和人放到了一个体系中来认识和了解。风水学是为了实现人们期望达到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愿望而诞生的,只有人的阴阳和宇宙的阴阳相统一,我们才能真正地成为宇宙的一部分。

风水学中,最重要的概念莫过于阴阳平衡。我们知道,宇宙万物都存在着阴阳属性:人是由阴阳构成的,山川是阴阳构成的,植物也是由阴阳构成的。阴阳的现象更是无处不在,类似黑暗的、下面的、里面的、寒的、静的、慢的、雌性的、柔弱的以及偶数的属于阴的范畴;类似明亮的、上面的、外面的、热的、动的、快的、雄性的、刚强的以及奇数的属于阳的范畴。虽然事物阴阳属性各异,但是并非所有事物都能达到阴阳平衡。如对于常年湿气较重的地方,必然会积蓄大量的阴气,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物体比较容易霉变,长期在此居住的人性格阴冷;常年阳光照射的地方,阳气旺盛,过剩的阳气不仅容易引起火灾,长期居住还会使人性格暴躁易怒。对于这些阴阳不协调的状况,风水学上就会为此寻找方法,在阴气过剩的地方补充阳气,在阳气过剩的地方补充阴气。因为只有阴阳平衡之地,才是比较理想的人居环境。

蕴含八卦文化的风水典籍(www.xing528.com)

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不仅是一部包含丰富哲学和科学思想的伟大典籍,也是我国预测学、信息科学的起源与基础。在《周易·说卦传》中,就将八卦的解说与人类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认为: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艮为山,巽为风,兑为泽。而在《周易·系辞》中,记载:“易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理……”,便是古人对“地理”一词的阐述和理解,地理是风水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周易》的理论体系中,宇宙天地之间的运行之道为: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出现之后又演化出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在后天八卦之中,包含着宇宙内部运行的一系列规律。而风水学,正是将后天八卦与宇宙万物相结合,并将其对应到所观察事物的部位之上,并用八卦具有的属性对其进行分析。可见,在《周易》当中,这些对后天八卦以及其演化进行的解释不仅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依据,也为风水文化中更好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宝贵方法。

在我国的风水学上,《黄帝宅经》是一部重要作品。《黄帝宅经》,原名《宅经》,传为黄帝所作,实系后人托之作。《黄帝宅经》认为:宅是阴阳之枢纽,强调修建宅屋要先选择好方位、方向、破土动工的时间,以求阴阳相得。其学说是以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神、七政、八卦理论为主。

《黄帝宅经》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上八卦中的乾、艮、坤、巽,组成二十四路,之后再分别形成阴宅图和阳宅图。图上还配以八卦,向乾、坎、艮、震及辰为阳,巽、离、坤、兑及戌为阴。书中认为,这些方位都涉及具体的吉凶,顺其行之是昌盛的,背其行之则会带来不利。古人在选择陵墓之时,大多会按照二十四山向来选择能带来吉祥的地点。除了对阴宅的考察,《黄帝宅经》还强调对阳宅的选择,书中认为相阳宅应该:“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由此可见,《黄帝宅经》对古人来说是一部综合论述阴宅和阳宅的经典著作。

趣谈“风水”的别称

风水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积累了很多别称,了解这些别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从侧面认识风水文化。

1、“青囊”。青囊一词来源于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风水经书——《青囊经》,相传此书是由秦朝学者黄石公所著。这本秘传著作不仅流传很广,还有着非常深的影响。相传,晋代郭璞就是因此书而领悟到了风水学的奥秘,成为一代风水名家。

2、“青乌”。该词原是一个古人的名字。传说中有一位相墓堪舆的名家叫青乌子,因此后人常用此名字来指代风水。

3、“堪舆”。古人认为“堪”是天道之意;“舆”为地道之意。因此堪舆之意就是宇宙天地之间运行的规律和原理。后人就经常用该词来指代经天纬地的风水之道。

4、“形法”。该词的原意是指相地相形。后来,人们认为风水活动的主要内容与该词形容的非常接近,于是用“形法”一词来指代风水,其实这一别称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相地,还有相畜、相人等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