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八卦文化:孔子的探寻及中国神秘文化

八卦文化:孔子的探寻及中国神秘文化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韦编三绝”的是指孔子对《易经》爱不释手,多次翻阅,竟然使牛皮绳都断裂了。孔子晚年,最喜读《易》,他还依据伏羲作出的八卦方位图和文王的八卦方位图,设计出了孔子八卦方位图。在孔子的八卦方位图里,体现出了“有天地,然后万物焉”的思想。历史上对孔子作《易传》抱有怀疑态度人虽然很多,但是孔子对八卦的不辍研究是值得尊敬的,对《易传》产生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八卦文化:孔子的探寻及中国神秘文化

八卦所蕴含的深奥内涵和丰富内容吸引着历代的思想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为之呕心沥血,由此诞生出了与八卦紧密相关的易学。在众多的思想者中,孔子对八卦和《易经》的研究最值得称道,世间也流传着孔子作《易传》的说法。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不仅读书甚多,也写过很多著作,同时他作为教师,还把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传达给了更多的人。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在中年之后却想从头学《易经》,他曾经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一生都与八卦有着不解之缘,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韦在古代指熟牛皮,古人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将竹简连在一起阅读,叫做韦编。“韦编三绝”的是指孔子对《易经》爱不释手,多次翻阅,竟然使牛皮绳都断裂了。

孔子晚年,最喜读《易》,他还依据伏羲作出的八卦方位图和文王的八卦方位图,设计出了孔子八卦方位图。在孔子的八卦方位图里,体现出了“有天地,然后万物焉”的思想。在乾卦的左边,是坎、震、离三卦,震为雷,雷是闪电的声音,闪电是雷的火光,其中也隐含有离的意思;雷电又会伴随雨水,这就隐含坎,这些天象都与天有关,表现出了天道。在坤卦的右边,分别是兑、艮、巽三卦,艮为山,山上生风,隐含巽,山脚则有泽,隐含兑,这些又都与地有关,表示的是地道。作为人道,则会融于天道和地道之中。这样不仅形成了天地一统,与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融为一体的八卦方位,还抒发出了孔子倡导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理念。

传统的看法是孔子作了《周易》中的《易传》一说。《易传》大约问世于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其出现比《易经》晚了几百年,但是后人却一直把其与《易经》合并称为《周易》。《易传》在本质上是对《易经》的一种认同,它是严肃和睿智的,人们也普遍认为,《易传》是对八卦和《易经》的全面解读,正是因为《易传》的出现才让原本深奥晦涩的八卦和《易经》更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www.xing528.com)

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是诸多学者中认可孔子是《易传》作者的人,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认同这种观点。司马迁的说法并非没有依据,他的父亲司马谈曾师从杨何学习《易经》,而杨何是孔子的第九传弟子,司马谈从老师处得到的消息有一定的依据。然而,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却对这种说法抱有怀疑的态度,他认为《易传》中的《系辞》并非孔子所作。而清朝著名的辨伪学者崔述也对孔子作《彖》、《象》抱有否定观点。目前,学界则普遍认同《易传》的各个组成篇目并非一人所作的观点,它有可能是战国以来陆续作出的解易作品。历史上对孔子作《易传》抱有怀疑态度人虽然很多,但是孔子对八卦的不辍研究是值得尊敬的,对《易传》产生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孔子借八卦传道的故事

一天,孔子的学生们正在讨论伏羲、文王、孔子的八卦方位问题,他们都不能解释为何在同一方位的列卦不同。孔子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走上前去说道:“我经常跟大家讲,读书而不知道思考就会让人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读书也是非常危险的。在仓颉造字之前,图画是非常受人重视的,因此伏羲利用河图、洛书和八卦来教化子民们。图像表达的是情意,卦象同样也是。我们既不能把它们看作完全不通,又不能看作完全相通。比如,按照河图的方位,水在北,是从生数成数上来说的;伏羲八卦的方位,坎在西,坎为水,是从水自西向东的流动状态上来说的;文王八卦把坎放在北方,对应的是洛书的方位;我将坎设在东南方位,是从东南地区多雷雨之天象上来说的。这些看起来不同,但是却有着一定的联系。只讲变而不讲通,就很难探寻文化的渊源;只讲通而不讲变,那就只能把目光锁定在原图之上。现在,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但是我们却经常忽视古人所立的象。这就像看不到凤鸟飞来的道理一样,河图也不会出现,从我们开始,这已经很难见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