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作就是用机械方法,改善耕层土壤的物理状况,调节土壤固相、液相、气相的比例关系,建立良好的耕层构造,以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诸因素。
创造和维持良好的耕层构造
翻埋残茬和绿肥,混合土肥
防除杂草和病虫害上、下
表土层(0~10 cm):
①覆盖层(0~3 cm):要保持土壤疏松,并具有一定粗糙度,以促进通气透水,防止蒸发,又要避免土粒过细形成板结,封闭表面和遭受侵蚀(起隔离层的作用)。
人工覆盖。
②播种层或称种床层(3~10 cm):应适当紧实,毛管孔隙发达,使水分易沿毛管移动至该层,保证种子吸水发芽。
适耕期
一般以土壤水分含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40%~60%(即土壤达湿润状态)时为最适宜耕作时期。(www.xing528.com)
一般认为,当土壤的表面发白,干湿相间呈斑状,脚踏土块即碎或手捏土团平举松手下落易碎时,均为土壤宜耕的标志。
1.耙地:有疏松表土,耙碎土块,破除板结,透气保墒,平整地面,混拌肥料,耙碎根茬,清除杂草以及覆盖种子等作用。
2.旋耕:一次能完成耕、耙、平、压等作业。
3.镇压: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和平整地面的作用。播种前适当镇压,可防止土壤下陷,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促进毛管水上升,以利种子吸水萌芽,并使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粗壮。
4.开沟、作畦、起垄、筑埂
畦的形式可分为高畦、平畦和低畦三种。块根、块茎药用植物常用起垄栽培。
5.中耕:中耕有疏松表土,破除板结,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土温,铲除杂草,加强土壤养分有效化,以及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和根系伸展的作用。
在不同的条件下,中耕可以防止或加强土壤水分的蒸发。农谚说"锄头下有火又有水",就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中耕有不同的效果。
6.培土:主要有固定植株、防止倒伏,增厚土层利于块根、块茎的发育,及防止表土板结,提高土温,改善土壤通气性,覆盖肥料和压埋杂草等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