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实主义文学:雷蒙德·威廉斯的观点

现实主义文学:雷蒙德·威廉斯的观点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当代英国著名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的观点,现实主义小说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取得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平衡。正是基于这一观点,他对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大加赞赏,尤其赞赏乔治·艾略特和托尔斯泰的小说。威廉斯的上述观点根植于他的总体社会观。这一思想构成了威廉斯小说观的主要基石之一。

现实主义文学:雷蒙德·威廉斯的观点

根据当代英国著名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的观点,现实主义小说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取得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平衡。正是基于这一观点,他对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大加赞赏,尤其赞赏乔治·艾略特托尔斯泰的小说。在他看来,这类小说评判了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呈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与此同时,这类小说又评判了人类个体——虽然这些个体从属于社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并且常常被用来界定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本身又绝对具有存在的理由。换言之,就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而言,社会与个人都不能单独构成优先考虑的理由;社会并不仅仅是研究个人关系所需要的背景,个人也不仅仅是社会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的例证。

一言以蔽之,威廉斯认为社会和个人不能截然分开,二者都是现实主义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否则就不可能造就像艾略特和托尔斯泰那样的现实主义大师。

威廉斯的上述观点根植于他的总体社会观。他在《漫长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 1961)一书中提出,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和个人是无法完全分离的:人一生下来就通过家庭的纽带与社会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个人和社会都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寓于个人之中,“要充分了解其中的一个,就得了解另一个。”威廉斯高度评价了弗洛姆(Eric Fromm, 1900-1980)有关人的“社会性”(social character)一说,因为后者充分地“描述了社会行为变成个人性格一部分的过程”。我们知道,根据弗洛姆的观点,个人的社会性意味着社会的需求被内化为个人的愿望和需求。威廉斯把弗洛姆的这一观点跟弗洛伊德的观点作了对比,认为前者比后者要高明得多:在弗洛伊德那里,社会只是起着压抑或排解个人欲望的作用,而弗洛姆强调的则是社会对个人的“塑造过程”(shaping process)——弗洛伊德描述的社会与个人的联系是一种单一的关系,而弗洛姆的“塑造过程包括了多种多样的关系”。在弗洛姆理论的基础上,威氏进一步强调社会和个人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长的过程”,而这种过程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创造、交流并建立社会机构的实践”。(www.xing528.com)

在《英国小说:从狄更斯到劳伦斯》(The English Novel: from Dickens to Laurence, 1970)一书中,威廉斯对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交错的关系有过更简明的论述:“社会……可以在个人中并通过个人得到观察和评价:不是作为用来界定个人的框架,也不是作为各种已知关系的总和,而是作为一种看似独立的有机体、一种人物、一种行动,就像个人一样。社会不只是起衡量作用的准则,不只是起控制作用的机构,不只是起界定或改造作用的标准。它是一种过程,一种进入个人生活、并加以塑造或毁坏的过程……”这段话中有两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社会必然进入个人的生活,二是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跟个人一样,是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organism)——有意思的是,威氏在《漫长的革命》中曾经提倡用新的术语来描述个人和社会:他分配给个人的术语是“有机体”,而把社会则称为一种“组织”(organization)。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时又把个人也称作“组织”:“这个我们称为个人的特殊组织,通过对一个大得多的组织的表述而存在;它在某些基本方面跟后者是一种延续关系。”这里,那个“大得多的组织”显然是指称社会。总之,社会和个人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延续关系。这一思想构成了威廉斯小说观的主要基石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