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实主义既是传统文学从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也是一种创作方法。它既以现实主义为渊源,又直接受到了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它虽然像传统现实主义那样,仍然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指归,但是作品表现的对象已从外部事件转移到了人的精神世界。在创作手法上,它不再局限于现实主义的白描,而是广泛借鉴了现代主义习惯使用的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上升到内心审美的层次。不过,它跟那些以意识流为特征的现代主义作品有所不同——与之相仿的是,它也以心理描写、心理分析为主要的艺术手段;与之不同的是,它坚持让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且它所关注的只是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而非潜意识的层面的活动。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1916)的《贵妇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 1881)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该作品的艺术成就以及由此显示出的艺术探索精神,确立了詹姆斯作为心理现实主义奠基人的文学地位。除詹姆斯之外,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 1938- )、沃特·阿比什(Walter Abish, 1931- )和雷蒙德·卡弗(Raymond Carver, 1938-1988)等人都可以看作心理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
心理现实主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随着20世纪的来临,欧美作家面对的社会现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什么是现实?现实究竟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不少人觉得用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捕捉住现实,并且发现“主观真实”或心理真实才是靠得住的现实。德国作家克蕾斯特·沃尔夫(Christa Wolf, 1929- )就提出了“主观真实性”的概念。在她看来,艺术创作的灵魂是人的主体意识,这一主体意识有一个前提,即作者或叙述者的“真实存在”。另一位德国作家安娜·西格斯(Anna Seghers, 1900-1983)针对所谓的“新现实”提出,作家应该“塑造新的基本体验,开创我们时代的艺术”。美国作家欧茨也认为,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自我”潜藏在人的灵魂之中,因而小说家的首要使命是揭示这种灵魂中的现实。“新现实”导致了“新认识”,这恐怕是心理现实主义兴起的首要原因。(www.xing528.com)
其二,现实主义文学在自身的发展中借鉴并吸收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观念和手法,因而拓展并丰富了自身的内涵。许多作家在坚持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排斥怪诞、象征、寓言和心理探测等手法,而是把“习以为常”和“神秘离奇”两方面融为一体,力图打破主客观世界的界限,从而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现实。这种兼收并蓄的实验也导致了心理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