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以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风格而享誉文坛。其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揭露形形色色的政治斗争中的卑鄙和龌龊。
萧伯纳是著名“新戏运动”的倡导者和支持者。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前叶,在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的影响下,一批英国戏剧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戏运动”,其特点是摆脱传统剧僵硬模式的束缚,探讨严肃的社会问题,同时致力于艺术创作形式的革新,避免说教,注重提出问题,供观众思考。这场运动产生的作品大都以调侃、诙谐的笔调和机智、尖锐的措辞见长,其批判矛头通常指向当权阶级。
萧伯纳一生总共写了51个剧本。他的戏剧创作从一开始就与他的创作立场分不开: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主张戏剧家特别关注剧中角色对不同社会问题的反应,尤其要在检讨并挑战传统道德的基础上探讨新的道德标准。从他的第一部作品《鳏夫的房产》(Widower's Houses, 1885)起,直到后期作品《苹果车》(The Apple Cart, 1929),他的戏剧无不与当时的社会问题息息相关。另一位“新戏运动”的积极参与者高尔斯华绥曾经指出,萧伯纳的戏剧“是为时代而写的”。从总体上看,这些作品主要表现了以下几方面的思想内容:批判讽刺英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问题,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和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揭露了丑陋的人生观,用诙谐的笔调讽刺社会中以浪漫情调来处理生活的观点。
萧伯纳的戏剧创作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他不追求外貌逼真的戏剧场面,而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题思想。在他的大多数剧本中,问题的提出和剧情的展开与其说是依赖于动作,不如说是依赖于人物之间机智俏皮的谈话。更确切地说,他有意识地扩大语言技巧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的作用,相对压缩或简化动作与情节。他的词汇异常丰富,他的风格幽默风趣,妙语警句脱口而出,俏皮话常常显得尖酸,却又十分得体。剧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往往借助于翻旧出新的典故、信手拈来的借题发挥,因而始终能抓住观众的兴奋点,启发他们去思考问题,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由于他十分注重对话和独白,因此有人抱怨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传统的情节,也没有可以预料的人物活动。对于这类批评,萧伯纳曾经予以风趣的反驳:“对,我的戏剧里都是对话,就像拉斐尔的画中尽是颜料,米开朗基罗的塑像都是大理石,贝多芬的交响乐全是噪音。”事实上,对话正是他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正因为如此,他被公认为表现舞台对话的巨匠。(www.xing528.com)
出其不意的喜剧效果,是萧伯纳戏剧艺术的另一个主要特征。他对固定的喜剧程式进行了谐谑摹仿,常常故意使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贯串行动出现倒错,从而使观众始料不及,然后又在醒悟中获得快意与喜悦,同时受到启迪。更具体地说,观众常常能在大吃一惊后被他那卓绝的智慧和超常的幽默所感染,进而从中领略剧中人物的精神冲突、不同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和人生的真谛。
萧伯纳打破了传统戏剧中只有帝王将相才能成为戏剧主角的模式,把普通人作为主角搬上了舞台。他还善于用“下等人”的街头语言来直接讨论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现象,但是这些语言经他那支神笔点化之后,总是显得粗而不俗,让人耳目一新。这样的模式和风格标志着英国戏剧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英国剧坛死气沉沉、停滞不前的局面,迎来了英国现实主义戏剧的繁荣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