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崛起的意识流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作品叙述形式的创新与变革。这种改革不仅是意识流作家坚定不移的文学口号,也是他们不断追求的创作目标。以乔伊斯为首的意识流作家们的叙述手法不仅成为评论界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也是让读者最为感到困惑的难点之一。在今天看来,意识流小说在语言与形式上的探索与实验并不是一般的文学改良运动,而是一次异乎寻常的文学革命,其意义和影响绝不亚于西方文学史上任何一波文学改革浪潮。
20世纪二十年代,当乔伊斯等作家将创作焦点从外部社会转向人的精神世界时,他们似乎立刻意识到小说叙述形式的革新是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于是,他们都将作品的叙述形式作为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乔伊斯等英美意识流作家奉行其“烧焦”政策,在创作的道路上并没有完全照搬法国意识流小说尝试期的创作手法,对英语小说的叙述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不过,虽然意识流作家们的创作风格不尽相同,也不存在明显的合作与交流,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他们的叙述笔法中找到某些共同的艺术特征:
首先,意识流小说在叙述上通常会进行频繁的视角转换。要真实、自然地表现人物稍纵即逝的意识活动,作家必须对自己的叙述笔法,尤其是对视角的转换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尽管意识流作家在传达人物有声的话语时依然采用传统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方式,但他们在揭示人物无声的心理语言时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这种尝试为意识流小说的叙述模式找到了有效的载体。与此同时,为了表现人精神活动的流动性和跳跃性,意识流作家在大量试验后最终发现了突破口:即通过视角的频繁转换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特征。乔伊斯、伍尔夫和福克纳等意识流大师们都巧妙地结合了内心独白与视角转换的叙述模式,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最佳的切入点。
第二,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笔法有诗歌化的倾向。在五花八门的意识流技巧中,内心独白的诗歌化倾向尤其明显。句子结构简单、词汇颠倒错置、注重音韵与节奏的艺术效果、强调形象的暗示作用,以及讲究语言的抒情性而忽略它的逻辑性,这些原本是诗歌的专利,但它们也成为意识流小说极其重要的艺术手段。意识流小说的诗歌化倾向及其仿诗效果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大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www.xing528.com)
第三,意识流小说在文理叙事上具有浓郁的印象主义色彩。受西方现代音乐和印象派绘画艺术的影响,意识流作家在创作中借助光、色、声、影、形的艺术表现力,充分挖掘语言的表意功能,形象地再现了纯属个人精神领域中最表象、最朦胧的感性活动。
第四,在创作上,意识流作家都十分强调词汇对叙述人物内心独白的支配作用。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追求独特的艺术效果,他们在词汇选择与句法安排上颇具匠心。有时他们会在用于表达人物神智活动的一连串不合语法和逻辑的句子中,有意掺入某些对人物恍惚迷离的意识流具有调控作用的词语,这种词语往往简单而普通,看似平淡无奇,可当读者细细品味时便会发现它们意趣盎然,是连接整股意识流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