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意识流小说的文学渊源最早也许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独白。在《哈姆雷特》和《李尔王》等悲剧中莎士比亚采用独白的形式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他笔下的哈姆雷特多愁善感、沉默寡言,在实际行动面前常常犹豫不决、踌躇不前。莎士比亚用独白的方式成功地表现了哈姆雷特心中的疑虑、惶惑与不安。这种独白的表意功能与现代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十分相似,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感受与心理活动。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剧中注重心理刻画,强调人物的思想高于其行动的原则,这一点与现代意识流作家的创作观点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意识流小说的崛起与英国传统的心理小说也有密切的联系。以心理描写为重点,以人的内心活动为题材的小说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英国感伤主义作家劳伦斯·斯特恩(Lawrence Sterne,1713-1768)在他的代表作《项狄传》(Tristram Shandy,1759-1767)中首次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框架结构,摈弃了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创作方法。这部长达九卷的小说主要描述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心理变化。小说中的事件不仅没有连续性,而且也缺乏逻辑性。主人公项狄从作品的第四卷呱呱落地,到第六卷刚穿上长裤,随后便在小说中失去了踪影。作者将有关主人公社会生活经历的描写降到了最低程度,以极大的篇幅来展示其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感性生活。毫无疑问,斯特恩这种标新立异的表现手法以及他强调感性的创作原则使现代意识流作家受到了深刻的启迪。
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的创作理论对英美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詹姆斯认为,人的全部意识便是小说的主题,作家应不遗余力地去展示这面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他指出,一部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它确实试图反映意识,直接地再现生活。詹姆斯最早提出作家退出小说的口号。在他看来,作家不必采取全知叙述,而应选择小说中感受最深的某个人物充当叙述者,一切描述都从这个角色的“意识中心”出发,通过他的观察、认识与感受来反映生活,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他认为,尽管一个无所不知、无时不在的叙述者具有通晓全局、洞察一切的优点,但这种全知叙述也容易产生使文学作品缺乏直接感与真切感等弊端。(www.xing528.com)
在创作中,詹姆斯坚持以人物的意识为中心,极为注重对精神世界的描述。他的小说通常情节简单、节奏缓慢,却将人物的各种心理活动和细微的精神感受描写得丝丝入扣、惟妙惟肖。詹姆斯对小说形式的追求和对人物意识的探索恰恰是后来日益风行的意识流小说最明显的两个艺术特征,他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不仅使他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也使他成为了为英美意识流小说全面崛起鸣锣开道的先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