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两个孩子听说自己的网上好友被人欺负了,就要为哥儿们出气,结果演变成了持刀抢劫。错误的行为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更何况伤害到别人的犯罪行为呢?
因为“哥儿们义气”而触犯法律,暴露的不是这些孩子们对友谊的忠诚,而是他们对友谊的无知。男孩很在乎哥儿们之间的交情,所以,如何处理好“哥儿们”间的事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出问题。
同伴效应:男孩需要好伙伴
著名心理学家福特为研究在有同伴和没同伴相伴的情况下孩子在活动中的差异,做了一项这样的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4个孩子,分成两组来看幽默动画片,其中一组的两个孩子本来就是朋友,而另一组的两个孩子彼此陌生。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他们在相同的环境里看幽默动画片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实验结果显示,是朋友的两个孩子比不是朋友的两个孩子获得了更大的快乐,在看片的过程中,前一组的两个孩子大笑和微笑得更多,并且有更多的交谈和相互注视,也流露出更多的社会反应,比如分享彼此的情感等,而后一组就差得多。
男孩是属于整个世界的,他要频繁活动,才能融入这个世界。随着孩子走入校园,他就会穿过家庭,像被线牵着的风筝一样去遨游世界。但是,这样的遨游不是漫无目的的瞎晃,而是有思维轴心、有情感驿站的。
儿时的伙伴、不同年级的同学、志趣相投的朋友等,走得近了,建立了友谊,就是孩子眼里至关重要的“哥儿们”。哥儿们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是这个世界上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依赖、需要鼎力相助的时候最能信赖的人。所以,男孩特别希望有几个好哥儿们,这样,在他们走天涯的时候便不会觉得孤单。
其实,孩子从开始懂事的时候起就在寻找哥儿们,他们会几个人一群去攻击另一些人,或者齐心协力地去做一些事情。男孩为什么如此喜欢哥儿们呢?这是因为,哥儿们能够带给他们归属感。一旦哥儿们团队建立起来,孩子就会觉得与这个群体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他们认同并想办法维系这样的一种关系,关键时刻,会毫不犹豫地为团体的利益出力。
一个孩子对团队的认同程度越高,就越有安全感、集体感。孩子生活在这个群体里,有被照顾、被保护的感觉。所以,如果这个团队是积极的、向上的、热爱学习的、充满爱心的,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在这样的团队中不断地获得正能量,人格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另外,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获得熟练的、成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自律能力等。我们知道,孩子上学以后,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而同学、经常在一起的哥儿们则会大大地影响他们的思维、判断、审美、道德选择、行为方式等等。社会测量研究也表明,具有良好同伴群体关系的孩子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和更少的焦虑,因而更能顺利适应环境。
在社会互动中,人们获得了自己怎样被他人所知觉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形成自我的基础。就这样,孩子在不断地与他人的相互来往中,根据交往经验确立自我,从而促进自己人格的健康发展。
由此看来,男孩的确需要几个好哥儿们。那么,男孩怎样才能找到好哥儿们,并处理好哥儿们间的关系呢?其实,并不难。
教男孩处理好同伴关系 (www.xing528.com)
如果我们对孩子教育不当,孩子就可能把良好的同伴关系,变成“哥儿们义气”,毫无分辨地和哥儿们同仇敌忾,做出离谱的事情来。所以,我们要从小教孩子学会选择同伴,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1.尊重男孩对伙伴的需要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拥有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男孩需要在群体中通过与他人交往,学会人际交往的规则,学会认识自己和别人,掌握在社会上生存的本领和手段。
虽然孩子从出生后就被家人教育,上学后又被老师教育,但是,同伴的影响力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对于男孩来说,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都是一种权威性的关系,具有不可选择的强制性,而同伴关系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过程中,男孩有了自己选择、自己探索、自己体会、自己行动、主动发展等交往体验,为以后真正独立、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价值观为标准
价值观不同,价值取向、选择标准、判断标准、评价标准都不一样,这样的话,面对同一件事的态度就会不一样。但是,这个时候男孩的价值观还没有定型,他们对自己做出的判断的坚持能力常常抗不过“哥儿们义气”,碍于情面,往往会做一些随大流的事情。很多青少年的犯罪活动,都是在不假思索地随大流的情况下做出来的。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当孩子选择伙伴的时候,要负责提醒孩子,在孩子和同伴的交往和互动中,去发现孩子是否习得了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养成了不良习惯、形成了错误的是非判断标准等。如果是,就要及时地帮助孩子改正过来,告诉孩子,伙伴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监督,互相促进,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好伙伴。
3.学习同伴的优点
与同伴交往的一大功能就是相互学习,这也是同伴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力所在。可是,孩子的心还是比较浮躁的,他们一般看到的是同伴的衣着打扮、时髦发型、正在看的影视剧等,而较少关注对方的优秀品质。如果这样,男孩可能无法从同伴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秀品质。
所以,家长要多在孩子面前提起他的某个伙伴有某种优良品质,值得学习。这样,孩子才会从学习伙伴的外在发展到学习伙伴的内在。
正面的品质,包括能分享、有爱心、会合作、肯赞扬别人、遵守游戏规则、知道道歉、公平地玩耍、愿意帮助别人等。当男孩心里记住了这些优秀品质,就不会攻击人、霸道粗暴、争吵、说脏话、抢东西、无礼、欺负人、爱慕虚荣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