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见过这么一个场面:一个家庭里好多人聚在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唠家常,有说有笑的,两个小朋友更是开心。这个时候,电视上放了一个纪录片,内容是一些留守儿童与父母相见的场面,一家人很专注地看着。当电视里的孩子和父母一起喜极而泣的时候,一家人也深受感动。这个时候,小姑娘也很专注地看着,眼睛里都有泪花闪动了,小男孩拉她去做游戏的时候,她一动不动,扭头问妈妈:“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要离开他们呢?没有妈妈,他们多可怜啊!”
这时,小男孩好像什么都没看到一样,依然自顾自地玩着自己的玩具,虽然偶尔抬眼看看电视,但也没有什么感受。大家说:“女孩子心思细,男孩才不注意这个呢!”
同样是六七岁的孩子,男孩和女孩面对同样的感人场面,他们的表现为什么不一样呢?有人觉得是因为男孩没有同情心。如果这么说,就有点冤枉男孩了。
男孩的情绪来得慢
面对悲伤的场面,男孩不是没有感受,也不是他们不同情别人,而是男孩有泪不轻弹,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能立即体会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在事情结束一段时间后(有时甚至滞后一周),他们才能体会到自己当时的情感是什么。
很多时候,男孩面对悲伤、不公的待遇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也酸酸的,但是他们更理性,不会随便发泄。当女孩在那里发愁、流泪的时候,男孩已经在想办法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妈妈胃疼,女孩会很快走过去抚慰妈妈,而男孩可能什么都不说就去做一些家务事了,甚至已经开始上网查找治胃病的药物了。
对于男孩来讲,觉得不解决问题的话一切都没用,所以他们不会像女孩那样表现出泛泛的同情心。男孩在表达自己的时候,一定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了,否则,他们宁愿选择沉默。越是有一定的阅历、做事靠谱的男人,越是这个样子。
培养男孩的同情心
当我们已经知道男孩其实是富有同情心的,不是天生的冷血动物的时候,不等于我们的孩子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同情心。要想男孩很容易地与他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家长还需要从小就对孩子加以培养。
1.男孩需要我们的同情(www.xing528.com)
就像“享受到被尊重的感觉的人才知道尊重别人”一样,一个在情感上获得过别人同情的人才懂得去同情别人。所以,我们要同情孩子。比如,一岁前的孩子,当他饿了、尿了、寂寞了、不开心了的时候,如果我们及时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和他们说说话,逗他们玩玩,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就比较强,就会想办法带给别人这样的幸福的感觉。
孩子长大后,当他们分数考低了、被同学欺负了、最好的朋友转学了时,家长要明白孩子已经是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尊重他们的感受,体会他们的心情,才是最正确的教育行为,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血有肉、能体会别人心情的孩子。
假如当孩子肚子疼时,我们对孩子说,今天晚上别吃饭了,省得疼,那么,到我们老了,肚子疼时,孩子也不会带我们去医院的;如果当孩子肚子疼时,我们为孩子熬点热乎乎的稀饭,并带孩子去医院,那么,我们肚子疼的时候,孩子也会很关心我们的。孩子的做法都是从家长的身上习得的。
2.教孩子对人以礼相待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彬彬有礼的人更富于同情心。说白了,每个人都需要他人对自己以礼相待,这样才会心情愉悦。所以,教育孩子有礼貌,是教会孩子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照顾别人情绪的好方法,是培养同情心的基础。
对他人有礼貌,除了言谈举止要尊重他人外,还有一点,就是要谨慎地评价别人,最好不要评价别人。正所谓:“平素妄议他人长短,最是折福!”所以,我们作为大人要管住自己的嘴,因为哪怕随口一句牢骚:“这么大岁数一清早就出来干吗?白占个座位!”孩子都可能会记到心里,以后,就有可能顺口说出类似的话。所以,我们要少说别人的不完美、缺点以及不幸。
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会向弱者、处于劣势的人、不幸的人表达怜悯和同情,而不是冷冰冰地评价、谴责他们。这是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聪明办法。
3.教孩子学会理解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置身于特定的环境,才能体会某种感情。如果想要男孩体会弱势群体的不幸,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走进这些人中。比如,带孩子走进福利院、爱心机构、贫困家庭、SOS村等,在那里孩子可以感受到另一些人的生活距离幸福有多远,可以体会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样,当孩子奉献爱心的时候,就可以体会自己被需要的幸福感觉,以及他人需要被满足时的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