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淡水珍珠防治细菌性蚌病新技术

淡水珍珠防治细菌性蚌病新技术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细菌性蚌病及其防治1.气单胞菌病病原体及其特征。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蚌病称气单胞菌病,将由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蚌病称蚌肠炎病。鳃上皮细胞发生变性,鳃纤毛脱落。诊断方法及病毒性蚌瘟病的区别。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从病蚌的肝脏分离、鉴定病原。表7-1蚌瘟病与单气胞菌蚌病鉴别诊断预防措施。该病病原体为细菌,至于由哪种细菌的引起有待进一步查明。根据发病时间及症状进行判别诊断。

淡水珍珠防治细菌性蚌病新技术

(四)细菌性蚌病及其防治

1.气单胞菌病

(1)病原体及其特征。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蚌病称气单胞菌病,将由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蚌病称蚌肠炎病。嗜水气单胞菌的菌体大小为0.5微米×1.0微米×1.0~2.0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联,极端单鞭毛,无芽孢,生长适温为25℃左右,在40℃和41℃时生长缓慢,56℃时30分钟死亡。

(2)病蚌症状。①初期表现。发病初期,病蚌体内有大量黏液排出体外,出水管喷水无力,排粪减少,两壳微开,呼吸缓慢,壳的腹缘停止生长。②后期表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蚌的体重急剧下降,闭壳肌失去功能,两壳张开,胃内无食物,晶杆体缩小或消失,斧足突出外露,多处有残缺和糜烂,触摸蚌体只有轻微的闭壳反应,而且随即松弛,不久即死亡。③解剖症状。鳃上皮细胞发生变性,鳃纤毛脱落。肝细胞萎缩以及坏死、崩解,外套膜边缘的生壳突起变形、肿大以致褶纹消失,表皮细菌由柱形变为方形;斧足的表皮细胞肿大,肌肉群之间形成空隙。

(3)危害及流行。病情发展迅速、流行季节长、死亡率高是该病的特点,易于感染的对象为三角帆蚌。自4月中旬至10月均有发生,5~7月为发病高峰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在65%~90%左右,有的水域三角帆蚌甚至会全部死亡。该病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中,当水体环境变化,育珠蚌经插片植珠手术创伤后,易暴发流行此病。传染源是带菌蚌体及被病原体污染的水体、养蚌育珠时使用的工具等。

(4)诊断方法及病毒性蚌瘟病的区别。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从病蚌的肝脏分离、鉴定病原。由于这种蚌病很容易误诊为病毒性蚌瘟病,为此,将二者的鉴别诊断用表7-1列出。

表7-1 蚌瘟病与单气胞菌蚌病鉴别诊断

(5)预防措施。①池塘消毒。在育珠之前,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尤其是培育过珠蚌的池塘更应如此。然后用生石灰漂白粉进行干法消毒或带水消毒。在池塘水深10~20厘米时,用生石灰50~75千克/亩或漂白粉5~10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5天后灌满池水,10天后才能使蚌下塘。带水消毒的特别是药物用量较大,药性消失时间较长,具体是将生石灰100~150千克/亩,或漂白粉15~20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15~20天后才能使蚌下池。②蚌体消毒。亲蚌、幼蚌、成蚌及育珠蚌在放养前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将其集中在300~500平方米的小池或大池的一角,暂养一天,使蚌排空腹内粪便,再用3×10-7的富氯或5×10-7的蚌毒灵浸泡,以清除蚌体上的病菌,1~3天后再转入正常饲养。③植珠手术消毒。植珠手术消毒是防止手术蚌伤口感染,并促进康复。一是用1%生石灰对手术室消毒,1天后清水冲洗;二是手术蚌消毒,将手术蚌在流水中暂养1天,排空粪便,然后放入盛有1×10-4呋喃唑酮溶液的盆中,浸泡1小时,后再进行手术;三是手术工具消毒;四是细胞小片和珠核消毒,可用1‰的氯霉素土霉素消毒;五是暂养蚌的护理,进行手术后的蚌,在暂养池中也用痢特灵浸泡一次。

(6)治疗措施。①每亩用生石灰10~20千克化浆后(或用20千克枫杨叶捣碎溶于水亦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泼洒次数可根据水体pH值而定,一般可连续或隔日泼洒2~3次,以后再每隔10~15天泼洒1次。同时用1%~2%氯霉素液进行足肌注射,一般每只蚌注射1~2毫升,连续或隔日注射。每次注射完后,将蚌置于5×10-6~1×10-5的痢特灵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然后悬吊在经消毒后的水体或有微流水的水体中养殖。②每只蚌注射0.2%盐酸四环素葡萄糖酸钙(0.25克四环素加葡萄糖酸钙2支)的制剂1~2毫升。每隔1天,每只蚌再用0.1克青霉素(20万国际单位配制成200毫升的注射液)1~2毫升注射于斧足。第五天再用盐酸四环素进行第三次注射。③每10只手术蚌挂鱼泰8号20克或蚌毒灵5克,每隔5天换药1次。

2.肠炎病

(1)病原体及其特征。河蚌肠炎病的病原菌为点状产气单胞菌。当水温较高、水质较肥、缺氧、饱食情况下,育珠蚌易发该病。

(2)流行及危害。点状产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从幼蚌到成蚌各阶段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4~10月,5~7月为发病高峰。该病发病面较广,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造成损害。

(3)症状及诊断。病蚌肠道充血水肿,发炎,有淡黄色黏液流出,时有血斑等斧足残缺糜烂,少数病蚌肠道有不同程度的腹水。首先根据流行情况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取病蚌的肝脏、血液等接种在细菌培养基上,如长出黄色菌落,可确诊为细菌性肠炎。

(4)预防措施。该病原菌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水体及底泥中大量存在。当环境条件及蚌体质好时,不会引发疾病;只有当水体条件恶劣,蚌体体质下降后,才导致发病。因此,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一是池底要清塘消毒,用150千克/亩生石灰泼洒;二是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放养密度,及时灌注清水,使水质保持爽而肥;三是强化珠蚌手术前后的消毒,在发病季节定期用20千克/亩生石灰消毒。

(5)治疗措施。①用2%~4%盐水浸洗蚌体10~15分钟,或用2×10-6痢特灵每次注射1毫升,每天2次,连续注射3~5天。②用0.2%金霉素药液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每只蚌注射1~2毫升,注入肛门内。③用0.1%~10.2%盐酸四环素或氯霉素液注射,每只病蚌注射1~2毫升,病重的个体可加氢化可的松合剂(每毫升注射加50~100微克)。注射完后再放到5×10-6~10×10-6的痢特灵药液中浸泡20~30分钟,最后放到经消毒过的水体中吊养。④用漂白粉(1×10-6~1.2×10-6)、或溴氯海因(3×10-7)、或生石灰(2×10-5)等消毒池水,辅以注射治疗。

3.侧齿病

(1)病原体。该病病原体为细菌,至于由哪种细菌的引起有待进一步查明。病因是由于手术开壳过猛,侧齿受伤后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2)症状。蚌双壳不能紧闭。侧齿四周组织有明显炎症、糜烂,呈黑褐色,蚌冠翼易断。(www.xing528.com)

(3)流行及危害。该病多发于植珠手术后1~2周内,可引起手术后蚌的大批死亡。

(4)诊断。根据发病时间及症状进行判别诊断。

(5)预防。①强化插片手术培训,让植片手术工人熟练手术操作,避免手术蚌侧齿受伤,手术前后对蚌进行严格消毒。②手术蚌吊入水体前应对水体进行药物消毒。

(6)治疗措施。①用0.01%~0.05%的灭毒净药液浸泡病蚌5分钟。②用0.1%~0.2%金霉素药液对蚌进行注射,每只蚌注射量为1毫升。③用0.01%~0.02%多菌灵药液浸泡病蚌5分钟。

4.斧足溃疡病(烂斧足病)

(1)发病原因。由于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往往露于双壳的外面,在运行时受伤或遭敌害生物致伤后,受细菌感染而发病。

(2)症状。该病往往使斧足锯齿状缺刻和萎缩,呈肉红色,并有大量黏液,肌肉组织缺乏弹性;严重时斧足溃疡呈糊糜状。

(3)流行及危害。该病多在夏季高温季节发病。尽管为育珠蚌的常见病之一,但死亡率不是很高。

(4)预防措施。①蚌的斧足受伤多由水中青鱼、鲤鱼、甲鱼河蟹老鼠、黄鳝等撕咬所致。因此,育蚌池不放养危及蚌生命健康的鱼类等水生生物,还要全面清除老鼠等敌害生物。②定时用富氯、二溴海因、灭毒净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经常检查蚌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5)治疗措施。①用水质改良剂1次;用含碘消毒剂2次,再用豆浆加“蚌康二号”泼洒5~7天。②对病蚌用2%~4%食盐水浸泡15分钟,同时洗去黏液和污物,连续用药3~4天。

5.烂鳃病

(1)病因。由细菌引起。当池水透明度偏低,水质恶化时,容易发生该病。

(2)症状。鳃丝糜烂,残缺不全,呈苍白色或淡紫色(铁锈色),有淡黄黏液,鳃片上附着许多泥浆污物,两壳张开无力闭合,闭壳肌弹性差。

(3)流行及危害。无论是手术后修复期间或养殖期间均可发病。发病季节多在4~9月份水温较高的时期。有传染性,互相感染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蚌呼吸困难,血液循环受阻,很快死亡。

(4)诊断。目检即可,病蚌症状主要表现在鳃上,可见鳃腐烂,多黏液,鳃片附着污物,其余部分无明显异样。

(5)预防。洗涤手术蚌外套膜时,对开壳加塞的蚌,不能在水中用力摆动,否则会损伤鳃瓣。

(6)治疗。①养殖池水用3×10-7二溴海因或灭毒净全池泼洒,隔天再用1次。②用0.1‰~0.2‰多菌灵浸洗10~15分钟。③每只蚌注射1000~4000单位盐酸四环素等。④使用0.1‰敌百虫或0.1‰硫酸铜硫酸亚铁(5∶2)混合液喷蚌的鳃部2~3毫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