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育珠水体酸性水质控制与污染物处理
1.育珠水体酸性水质与控制
淡水珍珠养殖过程中,除了病原菌的感染造成损失外,水体酸性也会造成蚌体死亡。
(1)水体酸性危害的症状。①蚌壳生长不快,出现套壳现象(即新生长的蚌壳被老壳所包围);严重的双壳不能闭合,外套膜清晰可见,即所谓的“水肿”现象。由于外套膜及内脏器官都暴露于水体中,极易感染有害病原菌,造成蚌体死亡。②蚌壳壳顶最老的部分发生腐蚀,出现深浅不一的蚀痕,特别是插蚌后,操作人员要在蚌壳上用刀刻标记的刻痕更易被酸腐蚀。随着养殖年数的增加而造成穿孔,穿孔的蚌,也因感染病原菌引起死亡。③蚌壳的进出水口因角质层积累较少,蚌壳内部的钙质层被酸腐蚀而引起“烂喷水口”。④蚌壳的外缘因受网袋、网夹和网线的摩擦,角质层被破坏而被酸腐蚀。造成所谓的“烂斧足”现象。
(2)水体酸性产生的原因。①水体的底质土壤。底质土壤是红色或黄色的黏性土,则酸性较重。底质土壤是碳酸钙为主的石灰石性土壤,则水体呈中性或偏碱性。底质土壤是氧化硅为主的砂土则水体呈中性。②施肥。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会造成水体酸性。③酸雨。雨水和空气中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这种含有亚硫酸的雨水就是酸雨,酸雨水流入养蚌塘造成水体酸性。
(3)水体酸性的控制技术。①蚌塘的选择。选择底质土壤是石灰性的土壤,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石灰性土壤最好,其次是选择水体酸性缓冲性能好的大水体,如较大的湖泊、水库。周边环境应选择没有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场地。②科学施肥。对有机肥的使用应做到:一是充分腐熟;二是选择温度低时施肥;三是加入调酸物质。对化肥的使用掌握以下原则:一是施用碱性、生理碱性、中性、生理中性肥料;二是少量多次的原则,每10天1次,根据肥料养分含量定量施用。③调节水体酸性。当水体的pH值在7以下时为酸性,5以下时为强酸。这时就应对水体进行化学调节。施用石灰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每亩使用生石灰10千克。但这种方法有效时间不长。因此用超微粉状碳酸钙调酸更安全、更有效,使用2个月后就能控制水体酸性,方法是根据水体的酸度每亩使用25~50千克,全池撒施。
2.育珠水域的污染物及污染处理
(1)污染物及污染源。容易产生污染的育珠水域主要是城郊养殖水域、工厂附近的养殖水域及采矿选矿及农药污染的水域。(www.xing528.com)
污染可归纳为油污染、热污染、富营养化、重金属、农药、有机毒物、洗涤剂、放射性等。其中热污染和富营养化若不夹带毒物,又能合理利用,则对育珠生产有一定的益处。其他各类污染物,即便数量很少,对育珠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它常统称为“有害污染物”或“有毒污染物”,其常见种类及来源见表6-4。
表6-4 工业废水中主要毒物及其来源表
续表
有害污染物对珍珠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急性中毒。有害物质浓度高,河蚌在短时间内(一般不超过96小时)大批死亡。②慢性中毒。有害物质浓度低,河蚌并不立即死亡,甚至看不到什么明显病变异常。不过随接触时间延长,其不良影响将在细胞、器官、组织、个体、群落等不同层次上表现出来,可能涉及其生活的各个不同阶段。诸如,阻塞性成熟,影响受精;损坏鳃丝,影响摄食;损害呼吸机能,阻碍成长;影响珠质分泌,减弱抵抗能力,易生蚌病和降低珍珠的产量和质量等,严重时则逐渐衰竭而死亡。③积累残毒。河蚌在积累残毒过程中,开始时往往没有任何异常症状或表现,有时甚至在浓聚因素很大时仍能正常生长,因而不易为人们发现。常见的积累性毒物为Hg、Cd、Cu、Pb、As、DDT以及一些多环芳烃致癌物质等,这些物质对河蚌育珠本身无多大影响,但随着食物链的传递,对其他生物存在潜在的危害。④破坏水体内的天然饵料基础。⑤影响育珠蚌手术后的伤口愈合、珠囊形成及珠质分泌的速度和组成成分,从而降低育珠蚌的成活率及珍珠的产量、质量及其色泽,影响了珍珠的商品价值。
(2)污染事故的处理。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第三条)。在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UDC628.39∶1.54GB8978-88)则具体规定了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因此,一旦发生因污染而使育珠蚌死亡的事故,立即报知当地的环保部门及渔政部门,特别严重的及时报告到省级渔业环境监测部门。同时,取样和记录事故发生的有关详细情况,等待备查。按照我国的渔政管理法规,将对污染源单位进行罚款、索赔等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