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见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明显症状是女性阴道内或外阴部瘙痒。此病严重的时候,可以令患者坐立不安,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艾灸用温和灸法,每次取穴3~5处,可以达到清热祛湿、杀虫止痒、健脾利湿的目的。
一般施灸
灸蠡沟穴
位置:蠡沟穴位于足内踝尖上5寸(7横指宽)、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从内脚踝直上7横指宽,往胫骨内侧中央(无肌肉部分)按压,很容易就可以摸到蠡沟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施灸时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调经止带,缓解外阴瘙痒症状。
灸阴陵泉
位置: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膝盖内侧横纹上方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在该骨的下方和内侧会摸到一处凹陷,即是此穴。按压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清利温热,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灸三阴交
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小腿内侧,骨踝突出处上方量出约4横指宽处的骨骼后侧边缘就是三阴交,按压时会稍微感觉疼痛。
施灸方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降火。
灸中极穴
位置:中极穴位于神阙穴(肚脐)正下方4寸(6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取平卧位,施灸者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清湿热,改善气血运行,消除痛痒。
辨证加灸
症状:阴部瘙痒,甚至外阴红肿,坐卧不安,带下量多且呈黄色,口干口苦,心烦易怒。
加灸曲泉穴
位置:曲泉穴位于膝内侧横纹端上方的凹陷中,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将膝盖弯曲,在膝盖内侧所形成的横纹顶端,可碰触到一个凹陷部位,此凹陷部位即是曲泉穴,按压时有疼痛感。(www.xing528.com)
施灸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除湿止痒。
加灸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强壮和保健机体,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免疫能力。
加灸脾俞穴
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增强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
症状:阴中瘙痒难忍,带下如淘米水,或者像豆腐渣,气味发臭,尿急尿频。
加灸曲骨穴
位置:曲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5寸(约7横指宽)处。即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就是曲骨穴。
施灸方法:温和灸。施灸时,被施灸者取平卧位,施灸者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通利小便,止痒止痛。
加灸少府穴
位置:少府穴位于人体的手掌面,无名指与小指第4、5掌骨之间,左右手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治疗阴痒和阴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