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带下病症的中医艾灸保健方,直击效果

带下病症的中医艾灸保健方,直击效果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会有少量白色无臭的分泌物,滑润阴道黏膜,称为带下。但如果带下的期、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就成了一种病症,医学上称之为带下病。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是产生带下病的内在原因。用艾灸的方法,每次取下列穴位中的3~4穴施灸,可以达到健脾利湿,补肾止带的目的。灸带脉穴位置: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左右各有一穴。

带下病症的中医艾灸保健方,直击效果

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会有少量白色无臭的分泌物,滑润阴道黏膜,称为带下。正常白带不必困扰。但如果带下的期、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就成了一种病症,医学上称之为带下病。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是产生带下病的内在原因。用艾灸的方法,每次取下列穴位中的3~4穴施灸,可以达到健脾利湿,补肾止带的目的。

一般施灸

三阴交

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小腿内侧、骨踝突出处上方量出约4横指宽处的骨骼后侧边缘就是三阴交,按压时会稍微感觉疼痛。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

功效: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

灸白环俞

位置:白环俞位于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回旋灸。施灸时,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

功效:益肾固精,调理经带。

灸气海穴

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

施灸方法:回旋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灸带脉穴

位置: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平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www.xing528.com)

功效:健脾利湿,调经止带。

辨证加灸

症状:带下色白、黏稠、无臭味,大便稀薄。

加灸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分钟。

功效:使阳气旺盛,有升提收摄之功。

加灸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此穴可自行施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分钟,5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温阳益气,通络活血。

症状:带下色白,或清冷如水,腰脊酸楚,怕冷;或者带下量不多,但颜色呈淡红、黏稠,阴道干涩灼热。

加灸太溪穴

位置:太溪穴位于内脚踝骨头突出部位的正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将其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

功效:保持肾经气血通畅,对肾虚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