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寺庙是供奉神佛的地方。明清以来,寺庙的节日往往是人们朝拜祭祀、聚会经商的时机。每逢庙会,都要举办各种具有民间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在庙会上,用各自生产的粮食、手工品进行商品交换,历代相传,约定俗成,庙会形成了文化、商业的综合体。
茶棚就是因庙会而设的。在庙会期间,茶棚设在人们进出道路两旁和庙会活动所在地,给过往游人、香客提供茶水。
清代以来,金陵庙会很盛。民间流传“南有凤台门,北有蒋王庙”,就是指金陵两大庙会。
凤台门庙会是旧时金陵人一年一度的盛事。凤台门周围二里之内有六座庙,有建于宋代的凤林寺,建于元代的观音堂,建于明初的城隍庙和善司庙、皇姑庵,建于清代的花神庙。“两里之内六座庙,人人进香有去处”,花神庙是庙会的重要主角,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庙会要唱戏3天,另外每年二月十二的百花生日和九月十六的菊花生日,许多人来敬香拜佛。江湖艺人、郎中及各种商贩也不放过这个机会,摆摊设点,吆喝声不断,茶棚必不可少。
蒋王庙在钟山北麓。庙中供奉的是东汉末年的秣陵尉蒋子文。东吴孙权立帝后,封蒋子文为“钟山神”,还改钟山为蒋山。从清代到民国,直至20世纪末,每年农历四月十五,这里都办大型庙会,热闹得好似过年一般。
另外,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江浦狮子岭庙会,二月初八的高淳桠溪祠山庙会,三月二十三的下关妈祖庙会,三月二十八的浦口泰山庙庙会等也都很热闹。
金陵各处庙会,活动场所周围路上,都设置了不少茶棚。这些茶棚用几根竹竿支撑一块大布,或用茅草结扎成棚顶。在棚子里外,置上一个简易的火炉子,放着水缸、木桶。小方桌上摆放一些竹筒茶杯。众多的茶棚排列,供游人、香客休憩饮水之用。
城西的清凉寺供奉的是地藏菩萨。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的诞辰纪念日前后,八方善男信女来此进香朝拜。在进香的路两旁挤满了茶棚、香烛铺、素食小吃摊,被称为是“地藏棚”。众多茶棚从城南的大中桥,经城中的内桥,一直摆到城西的清凉山,延绵七八里,十分壮观。一些精明的茶馆老板出摊到路边设茶棚,并以资本雄厚为竞争手段,茶棚装饰精美,引人注目。“装潢之炫烂,陈设之华丽,无不争奇丰盛”,人们也多乐意到这些茶棚来饮茶憩息,因此名噪香市。《金陵岁时记》载:清凉山庙会“沿途设茶棚以饮香客,羊市桥之长兴茶棚,陈设尤精”[21]。
每年农历二月、六月、九月的十九日是观音诞生、成道、出家的纪念日,进香人流如潮,香市达到鼎盛。《金陵岁时记》载:“二月十九日,南城蟒蛇仓之石观音,北城鸡鸣寺之观音楼,香火极盛。沿街设茶棚,以供香客”。
在浦口乌江镇南一村,每年都在这里举办庙会,设置了众多的茶棚,这是该村的一大特色,因此直至现在该村的村名还是“茶棚村”。
跟茶馆相比,茶棚的设施较为简易,而与茶棚相似,设施更简便的是茶摊。金陵夏天炎热,特别是奔波街上的人力车夫,走街串巷做买卖的生意人,以及手工艺人、搬运工等,干活挥汗如雨,口干舌燥,身体非常需要补充水分。一些生活贫困的人,适应这一群体的需要,摆茶摊营生。茶摊设在路口或大树下阴凉处,放置一个水缸,放满烧好的开水,用纱布包裹的茶叶棒或茶叶未放在缸内,另外准备一些竹制或煻瓷的茶杯,也有的就放一些粗瓷大碗。茶摊旁还放一盆干净水,以清洁用过的茶杯茶碗。茶摊夏天卖凉茶,天气冷时就卖热茶,夏天的生意一般比较好(图8-2)。
图8-2 清末,南京朝阳门(今中山门)口的茶水摊
二
亭,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建筑之一,在山水风景中起着独占鳌头、画龙点睛的作用。亭还是乘凉之地,送别之所。金陵自古多名亭,如东吴时建于中华门外的劳工亭、东晋时建于清凉山上的征虏亭,宋代建于雨花台的木末亭,建于水西门的折柳亭等。
茶亭是由亭演化过来的,金陵有一处与茶有关的亭,至今还保留着“大士茶亭”的地名。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一部分士兵解甲归田当了农民,来到了长江南岸的沙洲圩。“靠水吃水”,这些人利用江滩河塘种蔬菜、捕鱼虾,后来这里的菱角、茭瓜、藕、莲蓬、鸡头果、芋头、茨菰、茭儿菜等很有名气,被称为“水八鲜”。每年夏秋之际,农民们都要挑担子徒步将水八鲜送到水西门集市上卖,途中要在大士茶亭这块有树荫的地方换肩歇脚。
大士茶亭原先无名,离这里不远处有一座观音大士庙,庙里的和尚耳闻水八鲜盛名,见到挑担歇肩的农民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地在此栖息。他们顿生建亭供茶之念,把在大道旁建亭施茶看作是一种功德和修为。不久由庙里和尚出资兴建的茶亭落成在农民经常歇脚的地方。该亭四柱顶立、无墙、茅草铺成的亭顶。亭内摆有石桌石凳,还备有瓦钵凉茶供农民饮用。农民非常感激和尚的大慈善心,便将这座茶亭以“大士”号名称呼。后来,有人在亭旁竖立一碑石,上刻“大士茶亭”4个大字,高约2米,为城西一方醒目的地名标志。
因为大士茶亭地名的存在。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道路建设中,还衍生出了茶亭村、茶亭东街、茶亭西街、茶南小区、茶西小区等带有茶字的地名。(www.xing528.com)
传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览风光秀美的金陵名胜莫愁湖(图8-3)。在莫愁湖畔乾隆见到这座商旅古道旁的茶亭,看见亭柱上还有一副对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闲暇时,乾隆和纪晓岚谈及此事,纪晓岚听后,写了一副对联品评这座茶亭:“来不招,去不辞,礼谊不拘方便地;烟自奉,茶自酌,悠闲自得大罗天”。大士茶亭柱子上的对联形象描绘了行人进出茶亭的情况,上联写进,下联写出,上联勾勒出茶亭的特征,四面无墙,下联写出了茶亭所在的环境,两头都是道路。纪晓岚的品评对联,指出这座茶亭是不拘礼仪、来去自由的休息之地。
图8-3 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莫愁烟雨
金陵不只是城西有大士茶亭,城南也有一座茶亭。中华门至秣陵关路程有60多里,当时南乡人进城均靠步行,只有少数富裕户骑毛驴进城。进一次城十分辛苦,特别是夏天,热汗淋淋。不知名的好心人在通往金陵城的路途上,建了一座简易茶亭。用六根木柱子搭成框架,支撑着一个圆形屋顶,上铺稻草,下砌半砖墙,上 铺长条木板当坐凳,供路人坐下休息。有了这处地方,南乡人进城走到这里坐下歇脚,吃点自带的茶水,干粮,补充体力。
清末,在朝天宫西面的道路旁,由香客捐款盖了一个茶亭,供香客到寺庙进香时中途在这里休息吃茶。直到民国初,有人买了这块地,才拆茶亭改建了一家茶馆。
数百年来,屹立在路旁的茶亭,行人至此劳累可以小憩,风雨可以暂避,日夕可以安歇,焦渴可以茶饮。茶亭见证了历史风雨,为民众带来了温馨,是行走旅人不可或缺的中途驿站。
尽管今日在南京已难见到茶亭,但人们对茶亭还是怀有很深的感情。21世纪初,南京市灯谜协会举办谜语挑战赛,曾出一则谜面:桃花边上人面在,女有芳心男爱心。要求猜谜底。
这则谜面的谜底是:“桃”边是一个“木”,“花”上方是草字头,两者结合就是“茶”字。古时候有“男丁女口”之说,而“芳”字中心是一点一横,“爱”字中心是一个秃宝盖,把这四部分组合起来正好是一个“亭”字,所以为茶亭。当此谜面一揭秘,人们不由得想起了现已难见到,但仍有地名存在的“茶亭”了。
三
旧时,一般人家是用柴灶来烧菜煮饭,用开水很不容易,更不用说用开水泡茶了。清末金陵街头出现了专门卖热水的小店,叫做“茶炉子”。
“老虎灶”是茶炉子的别称。因为灶台方阔,形似虎身;烟囱高直,形似虎尾;铁锅口圆,形似虎眼;出口灰洞大,形似虎口,而得其雅名。老虎虎虎有生气,金陵习俗中把茶炉子称为老虎灶,有兴旺发达的吉利之意。
金陵城几乎每条街巷都有一家或几家茶炉子。多数人家日常饮水、用开水都是带上水壶、水瓶到茶炉子冲现成的,既便宜又省时省力。一般价钱是一分钱灌一水瓶,如果你购“水筹”(小竹片做成的购物凭证)则更实惠,一角钱可买13根水筹,即可冲13瓶开水。
人们来茶炉子打开水,一般都不用等时间,可以随到随打。因为老虎灶台上设有头锅、二锅、三锅,还有几只汤罐。头锅里是开水,二锅里是接近开的水,三锅里是热水,汤罐里是温热水,顺次添补,层递加温。在头锅里刚掺进二锅里的水,只要烧两把急火,一两分钟水就开了。
老虎灶的燃料有杂木柴、枯树枝、茅草、秸草、锯木屑、刨花等。还有的老虎灶是烧砻糠(稻壳)。每年新稻登场以后,茶炉子店主就到米行去收购砻糠。本钱大的茶炉子见好几家米行开机了,就派人去挑砻糠,甚至不用付现钱,一次进货,大半年的燃料都有了。多数茶炉子要向用水量大的客户托销水筹子做垫本来买砻糠。郊县农民进城办事,赶辆小驴车,顺带一车砻糠时,茶炉子就会买些价钱便宜的砻糠。购进来的砻糠,茶炉子店主用芦柴编制的长条芦席,从地面起一圈一圈往上绕,围成大“圆桶”,将砻糠放入“圆桶”内备用。
茶炉子不仅要把水烧开,还要讲究水质,讲究卫生。老虎灶的水清洌甘甜,比起普通人家用的河水、井水,口感要好。在没有自来水之前,茶炉子用的水大都是从秦淮河,甚至长江边用船和水车运来的。家中劳力少的茶炉子,家里都备有两三口水缸,水缸半截埋在土里,运来的水就储存在大水缸里。茶炉子用水量较大,自己运水赶不上用,于是就买水。因此出现了专门挑水的劳动者,他们有的是包挑几家茶炉子的用水。
金陵街头巷尾茶炉子店家多。竞争也很激烈。主要竞争手段就是灵活经营,服务优良。冬天来烫酒的老人,来调浆糊的老太太,茶炉子都免费为他们供开水。老常客来冲开水泡茶,还会给他们加点茶叶末子。用水量大的客户,茶炉子会主动挑水上门。不少茶炉子店家还在门前摆几张方桌,几条长凳,兼开茶馆,供客人在此吃茶。还有的另辟小间,放上澡盆,兼办简易浴室。茶炉子往往是冲开水、洗盆汤澡、吃茶3种功能兼之。
来茶炉子打开水、吃茶的多是附近住户、流动手艺人、码头劳工等。夏天吃碗茶,祛温解暑;严冬时喝碗热茶暖肚御寒。这里的茶叶并不精细,多为粗茶老梗或茶叶末。街巷四邻有时也会捧着自己的茶壶,来这里边吃茶边拉家常,一坐就是大半天。
后来,燃料有了煤块,又用上了自来水,茶炉子经改造后,有自来水出水龙头、大水箱,整个看起来像一个锅炉,但是仍保留了老虎灶原有的一些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烧热水方便,茶炉子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建于民国初年的位于城北下关的一家茶炉子,是一家客栈老板为解决用热水问题砌的老虎灶。这位老板把茶炉子交给在客栈打工者去经营,条件是免费保证客栈用热水、喝开水。2010年7月,因城市建设,这家老虎灶被拆掉了,这也是南京城最后被拆掉的一家茶炉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