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网络舆论给人的最强烈感受是批评和质疑的声音强烈,网民总是以一种批判的心态和批判的角度审视事物,往往形成一种现实社会仿佛一无是处的网络舆论。就好比孔雀开屏的时候,网民更多地不是从正面看到美,而是绕到它背后看到光秃秃的屁股;就好比一对兄弟二人进玫瑰园,网民更多的不是从哥哥的角度,认为这是个好地方,因为刺上有花,而是从弟弟的角度认为这是个坏地方,因为花下有刺;就好比桌上有半杯牛奶,网民更多的是从悲观的角度说有一半是空的,而不是从乐观的角度说有一半是满的。这就与我们在第一讲中提到多次的“塔西佗陷阱”有关。
这方面的事例,网络上不乏其例。如前些年,我国各地开始逐步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格局,这原本是顺应时代发展、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大进步,但同样有不少的网民强烈反对,认为如此必然导致社会秩序大乱,不利于社会稳定,有网民甚至认为“这是要掠夺农民的土地”。
当然,总体看来,大部分人对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绩是肯定的,是认同的。但是也有一些人,而且主要是网民对教育体制、医疗体制等改革的不到位、不尽如人意以及贫富悬殊加大和尚未共同富裕等问题,不仅全面否定国内改革,而且全面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系列成就。需要说明的是,从社会舆论领袖的角度来考量,网民中也不乏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具有自由的批判精神和审视精神,他们无须像执政决策者那样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可行性,考虑轻重缓急,考虑利益平衡,他们似乎永远对现实不满,永远向着更加理想的目标追寻。即使社会现实是歌舞升平,他们也总是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可批判和被审视的目标,从而为社会提出更加高尚、更加理想化的目标。这样的一群人是社会正常前进的必要,任何时代都不能缺乏。他们的批判不同于普通网民非理性的批判,是带有建设性意见的批判,是有值得吸取之处的。
总之,网民在网络舆论中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现实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对执政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执政理念和具体工作是一种监督和促进,另一方面也无形中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凡事均批判,彼此不信任,思想难统一,政策认同度低的局面。(www.xing528.com)
一些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大众批判,似乎已然形成一种众声喧哗的局面。批中央政策、批地方举措,批政府行政,批慈善机构、批国企行为、批这批那,甚至还批成都老大妈热心参与听证会的肯定性表态。批判与否定几乎成为一种时髦,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主导地位的大众价值取向。
有人分析“大众批判现象”形成有多种原因: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究其实质,就是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形成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新优势。面对这种复杂现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评价很容易各执一端。第二,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全方位的转型时期,包括道德规范在内的很多东西本身就具有过渡性和不确定性,有的甚至本身就在两可之间,见仁见智的各种意见与批评也就应运而生。第三,长期以来一些主流宣传严重脱离群众,要么一味歌功颂德,要么枯燥无味地教育人民,即使搞一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最后也官腔十足,说不到老百姓的心里。从一些领导到某些媒体,套话多、官话多、“人话少”已经成为大众舆论的笑柄,从而造成人们支持、喜欢甚至渴望和追捧“大众批判”的社会逆反心理,导致正面官话无人听,反面批判传千里,突显了主流宣传的缺陷与失败。第四,政府部门、大型国企自我批评的严重缺失,是大众批判众声喧哗的主要根源之一。相当多的政府部门、大型国企等“官方行为主体”,面对公共事件时缺乏能够得到公众认可和满意的信息公开和自我批评,甚至经常施展种种“掩耳”“堵嘴”“搪塞”“推诿”“拖延”等消极手段,使主流媒体的宣传更加缺少公信力,大众批判的声音更加盛行,甚至开始占据社会舆论道德制高点,形成使官方公信力相形见绌的“大众公信力”。第五,长期流行的公共知识分子理论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观念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通过科举进入官方体制,只有极少数人在不得志时才标榜“名士清流”批评朝政,或者自居隐逸与松梅竹三友为伍,表现某种消极的独立性。在现当代西方,尤其是美国,像乔姆斯基、赛义德一类始终保持独立性,对美国官方意识形态一直持批判态度的“永远反对派”,也是极少数。相反,费正清、亨廷顿、约瑟夫·奈这些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却是绝大多数,而且也居于主流地位。但是,来自欧美又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公共知识分子理论”,却一再片面倡导知识分子对于党和政府这些官方体制与官方意识形态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立场,甚至诱导我国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执政党表现出一味的疏离与对抗,这是裹挟在当前我国大众批判思潮中的一种极为复杂的消极因素。第六,时代不同了,政治在转型,由于人民民主的长期发展,更由于网络政治的强大推进和新一代网络公民的政治自觉,21世纪的中国政治,已经开始由单向度的精英治国,向着双向互动的“精英—大众”民主共治的划时代转型。过去的新中国一直是“听政府的话,跟共产党走”;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将出现一种“听老百姓的话、挑政府的错、跟共产党走”的新趋向,甚至最终将形成这样的新局面。民主权威化、领导难做将成为时代进步的潮流,不受制约的权力、不认真回应群众批评的领导再也继续不下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